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用行動将法治陽光灑向遼闊草原

用行動将法治陽光灑向遼闊草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4:53:15

  用行動将法治陽光灑向遼闊草原(法治清風吹綠大草原)(1)

  “法治清風”吹綠大草原

  内蒙古赤峰:在助力鄉村振興中

  展現檢察擔當

  【到内蒙古考察】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來到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等地考察。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考察時強調,鄉村振興了,環境變好了,鄉村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要繼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青山吐翠,綠水泛波。當第一抹嫩綠在蒼茫的草原上蘇醒時,北歸的候鳥也在赤峰大地上找到了栖息之處。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色、環境優美的村落、嘹亮動人的牧歌和村民臉上的幸福微笑交織在一起,一幅鄉風文明、繁榮和諧的法治鄉村圖景徐徐展開。

  的殷切囑托是内蒙古自治區人民奮力拼搏的科學指引,更是赤峰市檢察機關能動履職的不竭動力。三年來,他們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找準檢察工作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着力點,為建設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鄉村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

  重拳掃黑+源頭治理

  激發基層活力

  如今,赤峰市敖漢旗古魯闆蒿鎮康家營子村花草繁盛,人們生活怡然自得。殊不知,赤峰市掃黑除惡專項鬥争“第一槍”就在這裡打響。

  三年前,以康某為首的家族有組織地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産,嚴重侵害該村300餘名村民的合法權益。

  為了将這起案件辦紮實,赤峰市檢察院辦案團隊深入一線調查取證、引導偵查。面對擔心遭到打擊報複的村民,檢察官多次溝通,幾經釋法,終于打消他們的顧慮,獲得重要線索。針對紛繁複雜的案件證據,檢察官深入分析,列出近百項補查意見,并就“打财斷血”“打傘破網”等問題提出意見,有力引導了公安機關偵查取證。最終,檢察機關指控的近40起犯罪事實和提出的量刑建議被法院全部采納,以康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受到法律嚴懲。

  成功打掉“村霸”,對赤峰地區的不法勢力起到強烈的震懾作用。“以常态化開展掃黑除惡鬥争為着力點,重拳打擊危害鄉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犯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關注源頭治理。”赤峰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隋亞靖說。

  近年來,赤峰市檢察機關堅持“鄉村治理,法治先行”的理念,為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激發鄉村振興活力貢獻了檢察智慧。通過建立“一案一建議”機制,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村兩委換屆選舉程序不規範、落實惠農資金不到位等問題,該院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形成長效機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檢察幹警以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為普法現場,以身邊人身邊事為案例,加強法治宣傳。2019年以來,赤峰市檢察機關深入94個蘇木(鄉、鎮)、128個嘎查(村、社區),集中開展了246次法治宣講,發放宣傳資料、知識手冊12萬餘冊,切實打通普法宣傳的“最後一公裡”。

  檢察公益訴訟與小廟子村發展

  同向而行

  2019年,到赤峰市考察調研,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傑參加座談。當時,趙會傑用6張照片向彙報了小廟子村的發展變化。兩年多時間過去了,“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自治區級文明村”……小廟子村的名片越來越多。

  “這其中離不開檢察工作的助力!”趙會傑直言。從小廟子村流過的陰河被稱作赤峰的母親河。2018年,該村村民發現陰河受上遊河北省圍場縣的澱粉加工作坊排污影響,水質受到污染,不僅嚴重影響村民生活,還影響了村裡的藥材産業發展。

  恰逢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檢察官到小廟子村開展公益訴訟普法宣傳,趙會傑趕忙向檢察官“訴苦”。了解到這一線索後,松山區檢察院立即通過實地走訪、咨詢水利部門等方式進一步掌握污染情況,随後推動與圍場縣檢察院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正式建立起區域間生态檢察合作機制。

  依托合作機制,松山區檢察院與圍場縣檢察院商請加大環境執法檢察監督,對澱粉生産等水污染重點行業進行專項整治。承德縣水務局、鄉鎮政府等10餘家單位收到檢察建議後積極履職,陰河又恢複了往日的風采。

  小廟子村發展與檢察工作同向而行,正是檢察守護鄉村美好生态環境的一個縮影。2020年,在辦理赤峰市生态環境局松山區分局對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内違建行為未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案件中,松山區檢察院督促該局對三座店水利樞紐工程周圍的私搭亂建行為進行調查處理,解決了周邊多個鄉鎮的水源安全問題,小廟子村就是受益村落之一。

  随後,松山區檢察院又聯合多家相關單位,合力治理非法占用農用地、焚燒稭稈、村莊河道垃圾等問題。今年,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大讨論活動中,松山區檢察院檢察官建立了與小廟子村的生态線索發現報送機制。“公益訴訟檢察真管用,我們村是嘗到甜頭了,我自願報名做生态檢察聯絡員!”趙會傑感慨地說。

  赤峰市檢察機關加大鄉村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護的腳步從未止步。據統計,2021年以來,該市檢察機關針對破壞草原林地違規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受理審查起訴案件206件,涉及草原3.8萬餘畝,林地1萬餘畝;發現公益訴訟線索45件,立案44件,進入訴前程序33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件。

  司法扶貧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

  2020年初,一起因家庭糾紛引起的故意殺人、放火案受到赤峰市檢察院關注。村民宋某的母親被宋某的丈夫殘忍殺害,宋某本人也被砍成重傷二級,幫忙的鄰居也被打傷。此外,宋某的大兒子是智力殘疾,小兒子也因家中變故而辍學。多次到宋某家中了解情況後,檢察官确認宋某和鄰居兩家人均符合司法救助條件,遂幫助他們申請司法救助金。

  然而,司法救助金作用有限,怎樣才能不讓陰霾繼續籠罩這個家庭?經過研究讨論,赤峰市檢察院依據相關規定,向赤峰市原扶貧開發辦公室發出了幫扶宋某一家的建議。

  小建議發揮大作用。在扶貧部門的協調下,一系列對宋某家庭的幫扶措施全部落地——屬地扶貧辦啟動防貧保障基金2.2萬餘元,并将宋某一家納入邊緣戶長期跟進;村裡安排宋某的大兒子做了村級衛生保潔員,按月支付工資;醫保局為宋某報銷農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救助金9萬餘元,醫院為宋某減免住院治療費1萬元;與校方溝通後,宋某的小兒子得以正常回歸校園……

  “檢察院的建議非常及時,司法與扶貧合力,産生了‘1 12’的作用。”赤峰市原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傑表示。

  據了解,2019年以來,赤峰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63件204人,發放救助金330.9萬元,其中助力鄉村振興救助農村困難當事人109人,發放救助金213萬元,救助人數和救助金額分别占比53.43%和64.37%。

  關注民生、積極融入支持鄉村振興是赤峰市檢察機關一以貫之的工作理念。三年來,赤峰市檢察機關下派駐村幹部200餘人次。他們穿梭于農戶村落、深入到田間地頭,普法宣傳、出謀劃策,用腳下的泥土诠釋心中的真情,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書寫檢察擔當。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沈靜芳 張明哲 張金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