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女士在網上花200多元郵購了一條蠶絲被,但取出部分被子裡的填充物用打火機點燃一試,卻發現自己花了冤枉錢。她對被子的多個部位進行檢驗後,發現整條被子隻有被套拉鍊開口處的少量填充物燃燒後呈灰狀,被驗證為蠶絲,而其他部位的填充物燃燒後不僅有疙瘩狀,還有刺鼻的味道,顯然不是蠶絲。在李女士購買蠶絲被的購物網站,經營蠶絲被的店鋪多達20000多家,價格從100元左右到10000元左右不等,而絕大多數的蠶絲被網店都宣稱銷售的是“100%桑蠶絲”的蠶絲被。
蠶絲被的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蠶絲被的國家标準定義,以桑蠶絲綿、柞蠶絲絲綿為主要原料,即含50%以上的桑蠶絲綿或柞蠶絲綿,經制胎并和胎套绗縫(包括機縫和手工縫)制作而成的被類全部都被稱為蠶絲被,分為純蠶絲被和混合蠶絲被兩類。這裡有一點需要特别注意,國家标準裡,隻要有50%的蠶絲,不管是桑蠶絲還是柞蠶絲,也不管另外50%是化纖、棉還是木棉都可以稱為蠶絲被,大家可能不知道,化纖、棉和木棉的價格可是特别的便宜的。
桑蠶絲
蠶絲被按原料的分類
1.根本就沒有達到國家蠶絲被分類标準要求的假蠶絲被。
裡面根本不含蠶絲,或者含極少的蠶絲的假蠶絲被,目前市場上的技術能将木棉的外形拉制得十分近似桑蠶絲外形,非專業人士十分難以辨别。而木棉的成本隻有幾元1斤,成本隻有好桑蠶絲的百分之一。這種被子一般現在賣幾十到幾百元一床,按照成本100倍計算,木棉假蠶絲被買幾十到幾百元的,真正的蠶絲被要賣到幾萬元一床,但目前好的蠶絲被一般也在幾千元。所以說賣假蠶絲被的比賣真蠶絲被的賺得多。
桑蠶繭
2.蠶絲和其他纖維混合的蠶絲被(市場上很多也是假蠶絲被)
裡面含有一部分,一般是50%以下,正規品牌可能會做到含50%蠶絲,不正規的品牌會在20%到30%左右,其他的原料包括化纖、棉、粘膠、天絲、木棉等,這些纖維的成本是蠶絲的十分之一,尤其是如前所說的,目前在蠶絲被中用得最多的木棉,是蠶絲價格的百分之一。
化纖絲(左)和蠶絲(右)對比照片
3.雖然是100%的純蠶絲被,但卻是以柞蠶絲為原料的蠶絲被
柞蠶絲和桑蠶絲的區别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目前市場上,柞蠶絲為短絲,桑蠶絲是長絲,柞蠶絲的成本為最高等級桑蠶絲的一半左右,所以價格自然和好的桑蠶絲被不一樣。
4. 雖是100%的桑蠶絲被,但用的是低級桑蠶絲,其原料和品質與好的桑蠶絲差異也在十倍以上。
他們的差異,具體表現在:拉絲的蠶繭品質不一樣。
最差的為桑蠶繭下腳料,成本隻有好的桑蠶繭的十分之一,其次是疵繭、爛繭、薄皮繭做的蠶絲,成本也隻有好的蠶繭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最好的為色澤均勻自然白的蠶繭,成本是前兩類的十倍左右,當然制成的蠶絲被價格就不一樣了。
桑蠶絲長絲
5.即便用最好的蠶繭,拉絲的工藝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
手工剝繭和機器剝繭所産的絲品質不一樣,價格不一樣,目前市場上是手工剝繭的産品比機器剝繭好。
同一個蠶繭拉絲的程度不同,所産的絲品質也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拉絲的程度小,所産絲的品質越好,成本越高。
了解了以上蠶絲被的定義和按原料分類後,大家就對現在的蠶絲被價格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了,為什麼便宜的隻要幾十元一斤,而貴的要幾百元一斤了。當您幾百元買到一床厚被子,也許不是賺到了,而是虧大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