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12:17:32

“湯液經法圖”講到現在,我們已經把常見的肝木、心火和脾土治療方給大家講了講。對于每一個治療方,我們都會分析各個組方中藥的藥味,然後從五味補瀉的角度,幫助大家認識方劑的功效特點。在這裡面,分析确定每個組方中藥的藥味,其實非常關鍵。

也許有人會說,五味不是最基礎的中藥藥性理論的内容嗎?在《中國藥典》或《中藥學》教材上,不是都有五味的記載嗎?直接引用不就行了,為什麼還需要分析确定呢?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湯液經法圖系列)1

《湯液經法圖講記》

(一)

原因在于,“湯液經法圖”所用的中藥五味,與現代的五味記載,是不完全一樣的,有些一樣,有些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湯液經法圖”年代久遠,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它都不是組方用藥的主體理論,其中許多内容逐漸失傳。我們推測,即使是現存最早的《神農本草經》,也不是五味理論的源頭,也是經過多次傳承之後的五味記載,也是不完整的,包含錯誤内容的。那麼,五味理論的源頭是什麼樣的呢?這就涉及到我們說的第二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陶弘景的《輔行訣》裡面,直接轉引了《湯液經法》對于五味理論的說法。而正是這一段記載,與現有五味理論大相徑庭。以往的課程,我們談及過相關内容,今天呢,讓我們完整地來看一下《輔行訣》中轉引的這段内容:

經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樸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術為土,竹葉為水。

此二十五種,為諸藥之精,多療五髒六腑内損諸病,學者當深契焉

好,看完這段内容,大家有什麼感覺呢?

第一,與《神農本草經》相比,這種五味理論與五行的關系更密切,即辛木,鹹火,甘土,酸金,苦水。而且,直接提示了五味的本源,是五氣所化生,是金木水火土五氣所化生。從這一點上看,《湯液經法》的五味記載,應該是比《神農本草經》更早的五味本原理論。第二,描述了一種全新的中藥屬性,即中藥的五行屬性。什麼意思呢?“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則桂為“木中木”,椒為“木中火”,姜為“木中土”,細辛為“木中金”,附子為“木中水”。這是一種與常規認知不同的用五行屬性描述的中藥藥性。

采用這種五行屬性的描述法,有很多好處,其一是便于理解不同中藥的相同之處,其二是便于理解不同中藥的不同之處,其三是便于理解中藥的主導五行和主導藥味,便于抓主要矛盾,其四是便于采用一個簡單的标準來統籌複雜多樣的中藥,其五是便于理解中藥品種進化和演化的源流路徑,其六是有可能為中醫藥臨床相關工作提供一個方法學範式。

總之,好處很多。我在第一次看到這個五行屬性的描述時,就認定其一定是更為本原的中藥藥性内容,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湯液經法圖系列)2

中藥的五行屬性(圖源網絡)

這段描述記載的25個中藥,我們習慣稱為二十五味藥精,這25味中藥的藥味是比較明确的,可以直接填入“湯液經法圖”,用于方劑功效特點的分析。例如,桂枝湯由桂枝、芍藥、姜、大棗和甘草組成,這5味藥均在二十五味藥精中,即,桂枝和姜味辛,芍藥味酸,大棗和甘草味甘。了解到上述信息,我們就可以分析整個方劑的功效特點了。

與此同時呢,也有很多中藥沒有列入,例如柴胡、半夏、栀子、當歸、川芎、牛黃、朱砂、麝香、冰片、石膏等,這就隻能分析确定了。這幾個中藥都是我們之前分析過的,尤其是在安宮牛黃丸、小柴胡湯那幾次課,我們分析的比較詳細,忘記的同學可以再返回去看看。基本的方法,就是功效藥理和法象藥理相結合,标識藥味與真實滋味相結合,臨床應用與傳統記載相結合,綜合判斷。

這是目前最好的判定方式了,但依然可能會有錯誤,所以,大家可以保持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對課程中所講的某個藥的藥味有疑問,就去自己思考自己查資料,我們歡迎大家這樣做,也鼓勵大家這樣做,保持有理有據的思考。

(二)

好,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木中土”、“金中火”的可能含義。

在“木中土”、“金中火”這樣的描述中,出現了2個五行屬性,前面的叫做前位屬性,後面的叫做後位屬性。那麼,前位屬性和後位屬性,分别與現有中藥藥性理論的哪些内容契合度比較高呢?這就需要我們以那25個藥精為數據源,來做一個科學研究。

其實呢,這個研究已經做完了,整個研究發表在《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21年第23卷第2期上。大緻的做法,首先,分别寫出《中國藥典》關于上述25個中藥的四氣、五味和歸經信息的五行屬性,例如,熱性對應火,平性對應土,辛對應木,甘對應土,肝膽對應木,肺大腸對應金等。然後,就是把二十五味藥精的前位屬性和後位屬性,分别與這些信息進行比較,然後看看,哪些相符度高,哪些相符度低。

結果顯示,二十五味藥精的前位屬性,與《中國藥典》五味的整體符合度最高,為76%,與《中國藥典》四氣的整體符合度最低,為28%。二十五味藥精的後位屬性,與《中國藥典》歸經的整體符合度最高,為68%,與《中國藥典》四氣的整體符合度最低,為8%。

從這個結果看,前位屬性就是藥味,後位屬性就是作用定位。例如,“木中土”代表一個作用于脾土的辛味藥,考慮到辛味瀉脾,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能瀉脾、能用于治療幹嘔腹瀉的辛味藥。在二十五味藥精中,“木中土”是姜,生姜或幹姜。從功效上看,生姜辛味溫中止嘔,用于胃寒嘔吐,的确是典型的“木中土”。

同時,生姜還能發汗解表作用在肝,能夠祛痰止咳作用在肺,這就又恰好是辛補肝和辛散肺的作用。所以,在“木中土”裡,木是主導屬性,辛味是主導藥味。所以,在前面講課的時候,無論是桂枝湯、葛根湯、理中丸,還是半夏瀉心湯,幹姜或生姜都是按照辛味藥計算的。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湯液經法圖系列)3

生姜(圖源網絡)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水中土”白術和蒼術,是苦味燥濕,主要作用于脾土的中藥。“水中水”地黃,是苦味補腎,主要作用于腎水的中藥。“火中金”細辛,是辛味溫肺化飲,主要作用于肺金的中藥。

當然,也存在不太符合的例子,比如說我們在講小柴胡湯時提到的黃芩和甘草。黃芩是“水中木”,前位屬性水代表苦味,苦能清熱,後位屬性木代表肝膽,但黃芩并不善于清肝膽熱,反而善于清肺熱。甘草是“土中木”,前位屬性木代表甘味,甘能補益,後位屬性木代表肝膽,但甘草的歸經中甚至沒有肝膽。所以,這裡面還有一些尚未完全解決的疑惑。

不管怎樣,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中藥的五行屬性,記住“木中土”、“金中火”的表述方式,記住中藥的主導屬性和主導藥味,這些都是在應用“湯液經法圖”時必不可少的知識。

(三)

最後,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在剛才提到的研究中,即使是最高的符合度,也未達到80%,更别說100%了。那麼,造成不符合的原因是什麼呢?換句話說,二十五味藥精記載與《中國藥典》,一個是敦煌遺書記載的很久以前的信息,一個是現行的藥品标準,為什麼會不符合呢?我們該以哪個為準呢?

首先,造成兩者不符合的原因,主要就是曆史原因。我們之前和大家說過,中醫藥的研究,面臨的問題不是資料太少,而是資料太多,曆朝曆代的各種醫書和本草汗牛充棟。這種以千年為單位的傳承,一點不出問題是很難的。換句話說,現在看到的中藥藥性理論,已經與最本原的藥性理論不同了,這其中會摻雜曆朝曆代社會環境的影響和醫家個人的認識。

張仲景在撰寫《傷寒雜病論》時,為什麼要避道家稱謂呢?可能就是源自社會環境的影響。現有的中藥藥性理論中,為什麼要納入最初并不存在的歸經理論呢?可能就是源自少數醫家的認識。而這些因素,會讓後來的藥性理論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純粹。現在對于藥性理論的各種現代科學解讀,也注定會影響後學。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湯液經法圖系列)4

張仲景(圖源網絡)

讓我們通過例子,來看看這些複雜因素。

第一個例子,是枳實。《輔行訣》對枳實的五行屬性描述是“金中木”,按照這個描述,枳實是一個酸味藥,酸收酸斂,同時主要作用于肝膽。從《中國藥典》記載的枳實藥性和功效來看,枳實的歸經為“脾胃”,與肝膽沒有關系。但是,枳實的功效是破氣消積,化痰散痞,能夠用于痞滿脹痛,痰滞氣阻。《名醫别錄》也記載其能夠“除胸脅痰癖”、“消脹滿”、“明目”。那麼,一個能夠治療胸痹脅痛、氣滞痞滿,能夠明目的中藥,是不是也可以歸肝經呢?所以,中藥的歸經屬性,有時并不準确。

這種不準确延續到清朝,醫家徐大椿終于發出“不知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泛;執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泥”的告誡,提醒臨床醫生要靈活對待歸經理論。

第二個例子,是大黃。《輔行訣》對大黃的五行屬性描述是“火中木”,按照這個描述,大黃是一個鹹味藥。但在《中國藥典》或中藥學教材中,大黃都不是一個鹹味藥,而是一個标準的苦寒藥。為什麼大黃是苦味呢?很簡單嘛,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的中藥,往往都是苦味的喽。所以,有很多中藥的藥味,都是依據功效來确定的,這就是功效與藥味之間的關聯關系。

實際上,如果我們認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假如藥味與功效真的存在這種強關聯關系,那麼,要麼藥味屬性,要麼功效屬性,根本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因為從一個就能得出另一個,完全是一回事,完全可以相互替代。那麼,既然現在不能相互替代,就說明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強關聯關系,而是一種複雜的離合關系。

所以,單純依靠功效來定義藥味,是不完整的。就大黃來說,這個中藥的真實滋味,根本就不是苦,而是澀,略帶鹹味。從功效上看,通便瀉下是它最主要的功效,而這明顯是瀉肺瀉大腸的操作,而在“湯液經法圖”中,鹹味瀉肺。從産地上看,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的道地産區,分布在甘肅、青海、四川等西部地區,而西方對應肺金。

所以,大黃的鹹味是有理有據的。

卯山酉向的十二長生水法(湯液經法圖系列)5

大黃(圖源網絡)

好,總結一下。

本節課主要是講中藥的五行屬性,這種五行屬性的記載,與中藥的藥性理論之間存在相關性。其中,前位屬性與相應中藥的五味相符度最高,而後位屬性與相應中藥的歸經相符度最高,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來判定25種藥精之外其他中藥的五行屬性。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這種五行屬性與現代藥性認知的不同,這種不同正是曆史傳承造成的偏差。

我們在“湯液經法圖”體系下思考問題時,就要把中藥的藥性切換到五行屬性模式,請大家記住這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