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1:06:20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2035年左右我國将進入重度老齡化)1

今天,衛健委在回答記者關于人口老齡化問題時候透露了幾個重要數據,一舉将人口問題推上了熱搜:

  • 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
  • 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将突破3億,占比将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PS:21到35年,14年間增加2億60歲以上人口,這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一方面代表了壓力之大,另一方面也代表了産業發展的機遇。4億老齡人,每人每年生活費1萬就是4萬億。
  • 二是人口老齡化區域差異大。從城鄉來看,城鎮地區老年人數量比農村多,但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比城鎮地區更高(PS:曆史文章《【深度長文】我國人口所面臨的挑戰與非對稱機遇!》有詳細數據,此文建議必讀)。按照2020年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轄區人口比重超過20%的省份共有10個,主要集中在東北、川渝等地區(PS:在分析成都房地産前景我闡述過四川老齡化問題,非成都地區優質年輕人被吸收到頂了,四川急需加速非成都經濟社會發展)。三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重。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将相繼達到峰值。(PS:我此前也是估算2050年左右是我國老齡化最高峰,和衛健委一緻,65歲劃分則是2055年随着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應對任務很重。 (PS:一方面國家會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有一波非常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潮;另一方面就是養老問題的妥善解決了,或者說緩解。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2035年左右我國将進入重度老齡化)2

這些數據,在我過去人口相關的文章中也重複過N多遍,随着出生人口下滑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顯著,人口已經成了所有人重點關注的話題,每次人口新聞爆出,都可以上熱搜。

在2019年的文章《如何看待2019年出生人口預估約1100萬?》,我曾說:未來幾十年人口老齡化以及人口負增長将長期占據中國熱點新聞前列,國家大小會議及文件也将頻繁出現“老齡化”“養老”“促進生育”等詞彙。

很顯然,現在已經是這樣的了,而且未來還将持續下去。

對于人口老齡化這個事實,關注我的朋友想必是理解得透透的了,因為我真的重複太多次了,比如:單純人口分析,房地産角度分析人口影響,投資角度分析人口影響,甚至國際關系中我也會把人口作為重要參數加以分析。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最直接也是最大影響就是經濟活力問題,比如消費方面老齡人肯定遠遜于年輕人,創造力方面老齡人也不如年輕人。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勞動力倒不是最大影響,因為自動化、智能化已經很先進了,通過采用機器人和智能技術可以解放很多勞動力。雖然我國人口老齡化,但是基于我國龐大人口基數,勞動力還是很富裕的,現在的失業率數據也可以為證。

認為老齡化導緻勞動力不足是很多人的誤解,還有說要引進非洲人,那就更是離譜了,我國需要高消費能力的年輕人而不是一窮二白的年輕人,所以怎麼可能大規模引進勞動力?我國自己的年輕人都缺乏工作呢!(其他國家有錢家庭年輕人我認為引進一點也是可以的)我國依然是世界上移民最嚴格的國家,有些政策變化一點要先搞明白,别一驚一乍被帶節奏了,我國不可能大規模引入勞動力,把心放肚子裡。

人口老齡化對我們個人來說,最重要就是做好兩件事:其一是工作和投資(PS: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投資),其二是養老。

【先說一句】大家一定要多關心自己的父母長輩,多問問有沒有人向他們推銷保健品和養老項目,以防父母長輩被騙财。現在很多詐騙團體盯上了老齡人對疾病恐懼和養老恐懼,千方百計通過保健品、養老項目等騙取錢财。

對于第一個問題,老齡化無疑會系統性改變一些産業的根基,比如工作方面,選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會比嬰兒相關的好很多,因為一個是龐大的增量市場,另一個則是縮量市場,比如奶粉/紙尿褲方面,我們可以順其自然推導出成年奶粉和紙尿褲是一個不錯的市場,我還真看過相關研報,我國成年紙尿褲滲透遠低于歐美日韓,有相當發展空間。

投資亦如是,人口老齡化下,醫藥醫療大健康産業這是肉眼可見需求,大家千萬不要低估了人類對生的渴望,就像不能低估女性對美的渴望一樣。不要拿個例說事兒,要是經濟允許,誰不希望多活一秒呢!?日本這個先行人口老齡化國家就是很好的案例,資産泡沫破滅後,日本醫藥醫療闆塊是走勢top的闆塊。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也談論過多次,比如文章《年均2000萬人退休,最大“退休潮”來臨!》。

2021年初,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曾說:

如果繼續執行現行養老保險體系,到2023年,全國範圍内職工養老保險即出現資金缺口,到2029年,累積結餘将消耗殆盡,到2050年,職工養老金累計缺口占當年GDP的比例将達到91%。

另外,到2050年,中國全社會總養老金支出(包括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占GDP的比例将達到11.85%,這一水平與當前歐洲一些高福利國家的水平大緻相當

我國現行養老體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包括由政府主導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此外,全國社保基金(國家已經多次讓央企給社保基金注資,截至2020年底累計有1.21萬億)作為補充來源,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第二支柱是由單位主導的職業養老金,包括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由個人主導的個人養老金(剛起步)。

但是我國目前主要依賴第一支柱,截至2020年,第一、二、三支柱占比分别為69.7%、29.8%、0.5%。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2035年左右我國将進入重度老齡化)3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2035年左右我國将進入重度老齡化)4

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雖然數額尚可,但是覆蓋的人群很窄。據人社部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11.8萬個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人數2875萬人,占第一支柱參與人數比重僅2.8%。

目前,第三支柱規模較小、基本可忽略不計。當前第三支柱主要為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為了應對已經到來的養老金危機,發展第三支柱勢在必行。

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我國養老第三支柱頂層制度正式确定。目前我國個養老金制度剛起步,很多還不完善,比如額度每年限制12000,個稅減免等(以後很可能有投資收益稅收減免,投資交易費率更低等優惠政策)。

我國多久進入老齡化(2035年左右我國将進入重度老齡化)5

不管怎麼樣,面對已經到來的人口老齡化大時代,我們都需要仔細規劃我們的養老金。僅靠基本養老保險還是不足以保障我們的養老生活,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這種第三支柱也可以考慮,他們不是替代基本養老保險或者企業年金,而是更好的“補充”,讓普通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尤其是利率下行大趨勢下,提前未雨綢缪做好養老規劃,鎖定長期利率對于追求穩健的養老資産配置來說很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