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田園詩人”,相信很多人腦海裡蹦出來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陶淵明,他作為我國是個曆史上田園詩一派的開創者,給我們帶了了很多淡泊恬靜的田園詩,很多還入選了學生的課本當中。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詩應該算是陶淵明最有玄機的一首詩,相信很多網友都曾在上學的時候背過這首詩。
《飲酒》(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其實從字面理解很簡單,大概就是:我在人世間紮個小茅屋,遠離車馬的喧嚣。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能夠這樣?答案就是隻要你心存高遠,你自然會覺得所處的地方就僻靜了。在東邊的籬笆下面采摘些許菊花,悠悠然的我看到了悠悠然的南山。山中的氣候和傍晚的風光實在是太過美麗,而遠飛的鳥兒也開始歸巢。這裡面似乎潛藏着生命的意義,但是想要說出口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初讀這首詩時,都覺得這是一首唯美的田園詩,羨慕詩人的悠然自得,但了解過陶淵明的生活軌迹之後才會知道,裡面也滿含着鄙棄與厭惡。陶淵明早年間生活比較潦倒,直到中年之際才入仕,他也和其他讀書人一樣,有着建功立業施展自己抱負的理想。但是生活往往不盡如人意,他看遍當時官場的黑暗和腐敗,想要在仕途發展就勢必要與那些他所鄙夷的人打交道,要不想要潔身自好就隻能遠離官場。而陶淵明選擇了後者,選擇歸園田居。
但是詩人所處的年代,政壇十分黑暗,官場也是一片腐敗,作為一個讀書人又能怎麼樣?而且當時統治者也是驕奢淫逸,而且對于言論這一塊兒十分嚴苛,隻要是文人敢于對于政壇和統治階層發表不利的信息,就會受到統治者的迫害和殺戮。這也讓當時很多文人墨客對于政治敬而遠之,整日隻能遊山玩水或是酗酒放浪,當然也有像陶淵明這樣隐居的,其實這些并不是他們的本意,讀書人又有哪個不願意建功立業施展抱負呢?
田園詩人并非陶淵明之本願,所以我們細細揣摩他的詩作不難發現,表面上他歸園田居怡然自得,但其中的欲言又止又有幾人知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恰恰正是詩人在借這樣的欲言又止來抒發自己的苦悶麼?世道腐敗黑暗,隻能躲在田園間“悠然自得”,其實又哪有什麼逍遙可言,隻是無可奈何罷了!
其實在筆者看來,哪有人是天生淡泊的,無非是世事不相與,又不願與之同流合污,更為無奈的是還不能說真話,所以詩人隻能借以醉酒之後的《飲酒詩》欲言又止,醉酒之後都還不忘欲言又止。吃飯于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