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廣元 應急響應

廣元 應急響應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4 04:02:16

廣元 應急響應?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川觀新聞記者 燕巧 攝影報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廣元 應急響應?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廣元 應急響應(坐火車進出川都能喝上熱水)1

廣元 應急響應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燕巧 攝影報道

“車要進站了,準備幹活。”2月10日,正月初十下午15時37分,北京西開往成都的T7列車進站。塗太和和同事一行4人,戴好安全帽和防護手套,互相檢查防護裝備,從站台專用通道列隊下到鐵路股道間的步行闆上,沿着股道向上水井走去,準備給進站列車上水。

51歲的塗太和是一名列車給水員,主要工作就是給進站的火車上水,把地面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列車自帶的水箱中,保障整列火車用水。平時,在火車上接開水、洗手、沖廁所,這些在我們看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都離不開給水員的工作。

向霖谷 攝

今年是他從事上水工作的第30個年頭。

廣元火車站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蘭渝鐵路、寶成鐵路、西成高鐵的多方向車站,也是一個重要的上水站。凡途徑寶成線、蘭渝線的普速旅客列車進出川時都要在這裡補足水,才能繼續運行到下一個給水站。

春節剛過,給水員如何保障春運工作,川觀新聞記者走進廣元火車站,探訪他們的工作故事。

向霖谷 攝

保障旅客在冬天喝一口熱水

列車停穩,塗太和從上水井取出水管,插入車廂上水接頭,按下遙控器,清澈的水便注入到水箱裡,上水過程中,塗太和又跑向下一節車廂,重複前面的流程,10分鐘左右,他負責的4節車廂都“喝”上了水。一趟列車4個給水員同時工作,每個人要負責大約4節車廂的上水工作。

“上水動作一定要快,不然上不滿水,車上旅客用水就成問題。”塗太和說,自己的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幹活一定要麻利、動作要快。“部分列車停車時間短或是同時多輛列車進站,就必須要加快速度,才能正常供水,我們都是在争分奪秒搶時間。”塗太和說。

向霖谷 攝

雖說沒有技術含量,但上水工作曾是個體力活。“以前設備落後,上水管道有幾十斤重,上水井和車廂注水口有時候距離遠,都是拖着水管上水,并不輕松。”而現在,上水井設備經過改造升級,水管變輕了,并且可以自動回卷,花費的體力少了許多。

雖然設備改進,但給列車上水是露天作業,要經受風雨的考驗。“不論刮風下雨還是下雪,我們都要給上水,不然旅客就沒有水喝。”

向霖谷 攝

最艱苦的是天氣最冷和最熱的時候。塗太和腳下的裝備一年四季都是一雙防滑膠鞋,冬涼夏熱。“冬天的時候,滴水成冰,水管容易凍裂,注水口也容易結冰;夏天熱的時候,室外溫度達到40攝氏度以上,股道燙得下不了腳。”塗太和說。

地處“川北門戶”的廣元冬季寒風刺骨,到夜晚,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拉薩開往重慶西的列車淩晨1時40分駛進廣元站。由于西北地區氣溫低,水管接頭早已被殘留在管口的冰凍住。上水前,塗太和和同事必須快速處理注水口的結冰後,才能注水。“淩晨氣溫低,但是車次密集,零點到4點間有近20趟列車需要上水,是一天工作中最辛苦的時候。”

向霖谷 攝

30年沒回老家過年

春運期間,廣元火車站上水班組平均每天大概要為近70趟列車加水,火車上旅客增多,到達廣元站的列車水箱幾乎都是最低線。塗太和帶領班組成員提前上崗,事先處理水井殘冰,做好給水準備。正值冬季,氣溫低,作業場堪稱冰場。

向霖谷 攝

節假日旅客出行的時候,就是給水員最忙的時候,春節期間更是如此。塗太和是四川德陽人,已經30年沒有回過老家過年。“越是别人的節日越是我們忙碌的時候。”他說。

每趟列車進站,每位上水員都必須迎站和送站,冬季寒冷的天氣讓工作更加辛苦。碰到列車密集或臨時停車,塗太和和他的同事要連續在室外工作近3小時之久。作業結束往回走的路上,大家常常都是渾身冰霜,累得邁不動腿。

春運繁忙,給水員要對每趟列車的編組做到心中有數,站立位置和上水車廂也都明确到人,避免忙亂導緻上水失誤。每日12時至15時、23時至次日4時是塗太和最忙碌的時間段。每次上水,給水員要在股道上來來回回走4個車廂,每位給水員平均每天行走超過2萬步。時間久了,塗太和和同事們腳下都起了厚厚的繭。

一班作業下來,雖然臉上帶着倦意,他們卻說:“冬天能讓旅客喝上一口熱水,再苦再累我們也值得!”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