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發了一些有關《藍色生死戀》的文章,在某個平台的評論裡,看到不少網友站在小芯愛那邊為她鳴不平,并責備小恩熙的不是。
總結一下,網友列出的小恩熙的“罪證”包括:
作為學渣,卻當了班長;
沒有藝術才能,卻“厚臉皮”地參加了畫展;
參加畫展之後,還要自稱是“公主”;
作為“假千金”,享受了“真千金”芯愛應該享有的幸福生活,因此欠了芯愛的。
而這些所謂的證據,也成為了一些網友同情、理解芯愛各種做法的原因。
芯愛把恩熙的襯裙挂學校樹上了。他們說,這是因為恩熙搶了屬于芯愛的參賽機會,而且還嘚瑟,所以,事出有因,不算什麼。
芯愛誣陷恩熙是小偷,他們又辯解,論點主要包括:
恩熙與芯愛在14年前被家人抱錯,芯愛白白受了本該屬于恩熙的苦;
以及,芯愛回歸自己真正的家之後,不被親媽媽尹太太接納,不被親哥哥俊熙喜歡。
甚至有一些網友認為:芯愛沒有做過任何錯事,她才是好孩子(不好意思,看到此類評論時,我都是哈哈大笑着看完的)。
所有評論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姑娘說的話——“一旦主角變了,芯愛拿的就是依萍的劇本……可惜她拿的不是女主劇本。支持芯愛。”
這段話提醒了我,将尹芯愛與我喜歡的陸依萍聯系了起來。
仔細想想,芯愛和依萍身上真的有相似性。
她們都窮困潦倒過;都曾被家暴;對家人懷有怨恨;一樣有報複心理;一樣有好勝心……相比而言,芯愛似乎還更慘一些,畢竟,她的人生中沒有出現一個何書桓來治愈她。
可盡管如此,我還是覺得芯愛絕不是那麼清白無辜,在有些時候,她是真的做錯了。
比方說:恩熙參加詩畫展前,老師這樣說:“國語老師推薦了尹恩熙和崔芯愛,嗯,在老師我看來吧,還是讓恩熙去參加比較好,因為芯愛在上學期不是已經參加過詩畫展了嗎?而且尹恩熙的哥哥還可以幫她畫畫。”
我不清楚老師這樣建議,到底是趨炎附勢,還是想給更多學生機會。
但可以清楚的是,這時候,芯愛雖然臉色黑如炭,卻還是在老師發問“這次可不可以讓她(恩熙)參加”後,違心地說了句“可以”。
這樣一來,恩熙就坐定了詩畫展參賽者的位子。
如果事後,芯愛把老師的襯裙挂到了樹上,我倒能理解一些(開個玩笑)。可她幾乎把所有怨恨都投射在了恩熙身上。
在恩熙面對嘲諷,反擊說自己是公主的情況下,芯愛的怨恨爆發了——她将恩熙的襯裙,寫上了班級和名字,任人圍觀。
後面,她還讓叫自己“不要欺負恩熙”的俊熙下跪。
個人感覺,以這樣比較極端的方式發洩不滿,過火了。
緊接着,小芯愛又做了一些過火的事。如,在得知與恩熙“互換”人生後,就趕緊拽着恩熙去其生母的家;還當着俊熙的面,把恩熙推向了被老師同學誤認為是小偷的境地。
小芯愛可能不知道,這些行為會損傷她在尹家人心中的印象分。
當然,這時的芯愛不過才十幾歲,行為雖不妥,但也能因為“她還是個孩子啊”“她原生家庭不好”等理由而獲得諒解。
可是,成年後的她,身上依然有小時候的毛病。
尹太太因思念恩熙生病,曾病到了認不清芯愛和俊熙的程度。恩熙終于出現在眼前了,芯愛想的卻不是拉着恩熙去見尹太太,而是讓恩熙離開。
接着,看到恩熙與尹太太、尹先生等人團聚,芯愛又是容忍不了,竟給了恩熙一耳光。
得知自己喜歡的韓泰錫戀上恩熙,她更是怒火中燒,覺得恩熙搶走了自己喜歡的人(腦回路與部分網友很像)。
芯愛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出在了愛用“搶”字上吧。
實際上,芯愛與恩熙被抱錯,她們倆都不屬于過錯方,恩熙是被動地成為了“千金”,何來搶呢?(看到有人說最可恨的是将她們名牌弄到地上的俊熙,這個我同樣不認同,畢竟那時俊熙才3歲)。
小俊熙
而小恩熙能當上班長,那也是經同學們投票獲得的。并非是,一個“學渣”依靠家庭勢力去搶奪。
如果你注意看劇情的話,就會發現,恩熙在得知身世後雖然的确講過自己不像哥哥那麼會畫畫(并不是:不會畫畫),也講過自己念書不好,可成年後芯愛的一句話卻表明了恩熙在學校裡的表現不是那麼不堪——“我記得你以前的成績也很好啊。”
恩熙養父養母對恩熙的愛,當然也不是恩熙奪來的。那是自然而然的親情啊!
加之恩熙在14歲時回到了生母家,養父養母對她的情裡面就多了幾份心疼、愧疚和惦念,使得這情在有時,便更顯深沉。
至于韓泰錫對恩熙的感情,那更不是恩熙能搶的了。韓泰錫從頭至尾,都沒有對芯愛動過心呀。
愛用“搶”字的芯愛,犯了一個大錯——歸因上,總不準确。遇到事情時,她老是将責任和過失都推诿給他人。
作為人,偶爾依靠“貶損”這個防禦機制,以減輕内心的不适感,算是一種自我保護。
可這一招若使用得頻繁,是有風險的。
如果我們總覺得問題都是由某個人造成,便有可能會為追求心理平衡,或為追求心中的“正義”,而實行過激的報複行為。
報複完了,我們還會加上一句評語:那個人罪有應得!而我,情有可原!
這是何等的扭曲?
在我們的法治社會,一個人是否有罪,并不根據他人生的境遇來決定。
同樣的,一個人是否犯錯,也往往不會根據他的原生家庭之狀況來判斷。
若你去追究一個“罪人”的曆史,也許那裡面,也寫滿了不幸。可是他的不幸,不應該變成為他開脫的理由。不幸,從來不是免罪金牌!
芯愛确實有許多可憐之處,如果我經曆了她所經曆的(事實上我也經曆過一部分),我也會感到傷心難過。
但我真的有些抵觸,當我們談論這個姑娘時,一味地去強調什麼“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意思難道不是“别輕易勸說他人一定要大度、寬容”嗎?什麼時候,釋義成了“他經曆過好多苦,所以他就可以犯錯”啦?
在看芯愛故事時,令我最有感觸的是她與其養母崔媽媽的對話。
崔媽媽說:“這件事誰都沒有錯,你跟恩熙交換的事情,還有你以前吃的苦,這一切都是你們的命啊。”
芯愛卻哭喊:“事實上我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為什麼我所有的事情都輸給她,我才是真的诶,為什麼?”
這個“為什麼”,應該困擾了芯愛許多許多年吧。以至于,她忽略掉了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并沒有輸給恩熙。
起碼,她獲得了尹太太、尹先生的陪伴,學習了恩熙根本不知為何物的MBA,事業有成,收入頗多,Emmmm,她的個子也比恩熙高……
我感覺,芯愛最需要做的,僅僅是,聽崔媽媽的這句勸。
崔媽媽的“這一切都是你們的命啊”,才是人生中的大智慧。因為其中,蘊含着“我接受”。
“我接受”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有着重要意義,借用心理咨詢師武志紅的話來說,便是:
我們會像小孩子一樣,認為過去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該發生,一些人不該那樣對待自己。就好像過去那些事情還可以糾正過來……
想結束不幸的事對我們的影響,令心靈獲得自由,隻有一件事可以做:接受已發生的事實,直面人生的真相。
未學會接受前,我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學會接受之後,我們的注意力放到了自己身上,從而能深深懂得,自己才是問題的答案,糾結會由此結束,最終會獲得更大自由。
這個“我接受”,正是今天我想借芯愛的故事去表達的。
畢竟,看到網友評論,讓我意識到,芯愛的問題,也是我們許多人身上正存在的問題呀。
作者:肖大雨
(創作不易,如果你認同我的内容,歡迎點擊關注20年後重溫偶像劇鼻祖《薰衣草》,發現男主“渣”,女主“茶”?
藍色生死戀:20年後再看,發現恩熙養父養母都是惡人?
逼走編劇、熱愛“手段”的李少紅,拍出了驚豔21年的《大明宮詞》
這部瓊瑤片裡,“反封建鬥士”林青霞,最終卻因愛情成了精神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