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淨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多麼空靈出世的境界,由此偈初識禅宗,六祖惠能大師“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禅學對中國佛學産生深遠影響。奈何本人慧根甚淺,時時勤拂拭,還是惹塵埃。
六祖惠能大師在南華禅寺傳授禅法三十七年,創立了禅宗,南華禅寺也稱六祖道場,它是南宗禅法的祖庭福地。一直心向往之,今年5月終于得以拜谒。
菩提樹下的大雄寶殿
南華寺坐落于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馬壩東南7公裡的曹溪之畔,依山而建,寺廟裡建築恢弘,曲徑通幽。1500年前印度高僧智藥三藏自廣州北上,途經曹溪,四顧群山,峰巒奇秀,“可于此建梵刹,一百六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于此演化,到達者如林。”遂建議在此建寺。天監三年,寺廟建成,梁武帝賜“寶林寺”名,後又先後更名為“中興寺”、“法泉寺”、至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賜“南華禅寺”,寺名乃沿襲至今。
仰望第一道山門曹溪門,“勅賜南華禅寺”懸挂在牆上,古樸典雅。有工作人員派有三支免費的香,但隻能在門口香火處點插,更往裡的院内是不可以帶點燃的香燭進的。
古樸典雅的曹溪門
曹溪門後的放生池裡烏龜或悠哉地遊動或懶洋洋地曬太陽,有一個小烏龜背上竟然有一枚銀光閃閃的硬币,太可愛了。
五香亭位于曹溪門與寶林門之間的石橋上,四周樟榕遮天。五香可是六祖壇經中的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第二道山門寶林門一副楹聯分挂門的兩旁,上聯是:“東粵第一寶刹”,下聯是:“南宗不二法門”,橫批匾額“寶 林道 場”,這正是南華寺的地位的體現。
東粵第一寶刹、南宗不二法門的寶 林道 場
寶林門的後面就是壯觀天王殿,灰牆琉璃碧瓦,雕刻精美。
天王殿前高大的銀杏樹下儒雅的年輕僧人在講經,細碎的陽光從樹縫撒下來,周遭鍍了一片金光,他所說的“做事要有大智慧,做人要有大慈悲”,深以為然。當金黃的銀杏葉子鋪滿一地時,不知這僧人依然在此講經否?
銀杏樹下講經的儒雅僧人
拾步而上就是大雄寶殿了,莊嚴肅穆。周圍古木高大粗壯,樹枝彎曲盤延,建築及植物都很有年代感,很有皇家園林的感覺。
古木圍繞的莊嚴大雄寶殿
鐘、鼓二樓歇山頂檐角挑起,鐘樓頂層懸有宋代鑄造萬斤銅鐘。鼓樓的頂層置放一面大鼓,遙想當年聽十方梵音禅唱,暮鼓晨鐘,萬籁此都寂,但餘鐘磬音,到如今,古刹鐘聲是否依然悠揚?
古刹的鐘聲是否依然悠揚?
中午時候寺院供應免費的齋飯菜,一個胖胖憨憨的僧人賣力的吆喝“免費的午飯,吃多少拿多少,不夠再拿,一定要吃幹淨,不要浪費錢糧食”。我吃着齋菜,他搖着大蒲扇,坐在台階上有一搭沒一搭地瞎聊,正午的太陽也不覺得那麼曬了。
無意間的幾缸荷花,增添了不少意境。
南華寺的荷花
大雄寶殿後面高台上的偉岸建築是藏經閣,裡面珍藏有千佛袈裟,供奉着一組北宋木雕五百羅漢造像。至今還保存着多道珍貴的曆朝皇帝聖旨原件,收藏有金書《大藏經典》幾千冊,還有jjs的題匾等等。千佛袈裟是唐代皇帝賜給六祖的珍寶,袈裟用金線繡出12條金龍,張牙舞爪,繡工極其精巧傳神,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唐代刺繡精品,也是鎮寺珍寶之一。還有北宋的木雕羅漢像,這些羅漢造像形态自然,變化多樣,生動傳神,具有相當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國内僅存的宋代五百羅漢造像。據說虛雲老和尚1936年新建大雄寶殿時,決定将這批珍貴的羅漢像除留18尊供在海會塔、1尊供在功德堂外,其餘木雕羅漢像均置于3尊金身大佛髒内,1963年才又重見天日。
突然下雨了,紛紛揚揚,微風卷起菩提樹在屋頂的枯葉,葉子紛飛,美極了。 藏經閣前幾隻貓任你如何撩,就是不甩你卷成一團呼呼大睡。
高台 下擺放着一口巨大的鍋叫千僧鍋。鐵鑄于元惠宗元四年(1338年)。相傳此鍋能煮米數百斤,可供千僧飯食,可見當年寺廟之鼎盛。早些年還用其煮臘八粥分給香客居士們食用。
南華寺最著名的當屬一塔一殿一泉了,靈照塔是南華寺裡最古老和最高的建築。不少的香客信衆虔誠的轉塔祈福。鴿子咕咕在塔前閑庭信步,一點都不怕人。
靈照塔原是供奉六祖真身和收藏其生前用過器物的佛塔,因惠能逝後被诏封為“大鑒禅師”,該塔又稱為大鑒師塔。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改木塔為磚塔,并另造六祖殿,也稱祖殿,專門安置六祖真身像。
郵票裡的靈照塔
祖殿内供奉着六祖惠能左右還有憨山,丹田兩位大師的真身。六祖真身像是南華寺最珍貴的文物,至今已曆千多年的六祖真身像,坐像高80厘米,六祖結跏跌坐,雙目微閉,面型清瘦,面容祥和。菩提樹下望祖殿,心生敬畏,心情非常甯靜。
靈照塔後六祖殿前有陳亞仙祖墓,當年陳亞仙施地給寺院時,要求留下祖墓,六祖答:這是應該的。
走出禅寺側門,卻又是另外一個天地,流水潺潺,古木參天,千年水杉,随處可見的古菩提樟樹榕樹。
古木參天
過了伏虎亭和飛錫橋,走進寫着“天下寶林”牌坊,便是卓錫泉,又稱九龍泉,傳說六祖以錫杖拄地,清泉從地下湧出,九個泉眼,如同九龍吐水,故稱九龍泉,六祖曾在此浣洗袈裟。掬一捧、喝一口清泉。期望新的一年順順遂遂,平安如意。六祖惠能大師與蘇東坡的形象也在九龍壁上。蘇東坡前後至少有三次到過南華寺。撰寫南華寺《六祖塔功德疏》、題寫了《卓錫泉銘》,作《南華寺六祖塔功德疏》,留下了不少墨寶。
卓錫泉
不遠處就是虛雲老和尚紀念堂,上有對聯“參見祖師必須空心無我,來到佛地總是宿世有緣”。約百米是虛雲老和尚的舍利塔。轉來轉去,最後得師父指引才尋到開山祖師智藥三藏德紀念館,這真是清雅幽靜的地方。
繼續前行,便走到無盡庵,口渴,進去讨杯水喝,甘甜。過了無盡庵後又回到了曹溪門内。
一陣風吹過,拄着拐杖的老僧人蹒跚走來,“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拄着拐杖蹒跚走來的老僧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