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時間?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端午節的時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風俗
(1)家人給孩子手腕纏繞五彩絲線,傳說可以續命,祈盼長命多福。
(2)懸鐘馗像: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鐘馗捉鬼,用以鎮宅驅邪。
(3)挂艾葉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以僻邪驅瘴。
(4)賽龍舟: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以紀念屈原。
(5)吃粽子:在荊楚地區,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現在全國各地粽子不論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6)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7)吃餾米: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米飯。 遊百病:在貴州地區盛行。
(8)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香囊内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
(9)寫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驅鬼的符咒。這一傳統民俗現已基本絕迹。
(10)立蛋:如在正午時将雞蛋直立起來,表示來年會有好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