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6 02:13:50

作者:楊穎 文/圖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傳統武術是體育瑰寶)1

(圖為霍燕山在教學生訓練)

2020年1月2日,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支排列整齊的隊伍,依然在位于清流縣燕山跆拳道館内喊着充滿力量的口号:“一二一!”在這裡,清流縣武術協會會長霍燕山正領着他的弟子們進行訓練。 習武30多年來,霍燕山獲得過全球華人武術大賽太極劍第一名、太極槍第一名、太極拳第一名、點穴二路拳第一名;全國武術太極拳公開賽一等獎;海峽兩岸武術大賽太極拳第一名等獎項。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傳統武術是體育瑰寶)2

自小習武 霍燕山,1980年出生在河南開封一個武術之家。父親和叔叔們都是習武之人,受家庭熏陶,霍燕山幼小的心靈就種下了一個習武夢。“大概8歲時我就開始對傳統武術基礎性的知識進行練習。”霍燕山說。 也許是天性使然,幼年的霍燕山特别喜歡武術,一招一式模仿得像模像樣。好武讓霍燕山身體協調性好,父親也開始有意培養他。 “小時候學武,父親對我要求非常嚴厲,但是平時,他又特别重視對我品德和氣質的培養,經常講述古代英雄的愛國事迹,以此來啟發和鼓勵我,培養愛憎分明的情懷和不怕苦不服輸的武術精神。”霍燕山深有感觸地說。 12歲那年,霍燕山被父親送到少林寺,開始專業學習傳統武術。“練武是一件非常考驗人意志的事。在少林寺期間,每天從清晨5時就開始訓練,除了吃飯、休息,基本都是在練習,一直要練到晚上9時才結束。這其間的枯燥辛苦可想而知。”霍燕山坦言,起初,他曾多次想放棄。“師傅在教我們武藝的同時,也教育我們要有武者那種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霍燕山說,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 此後,霍燕山對傳統武術有了進一步的研究和學習。8年少林習武生涯,他武藝長進,并經常代表少林寺比賽班參加省内外舉辦的各種傳統武術比賽,拿過金牌、銀牌等。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傳統武術是體育瑰寶)3

清流開館 2002年,少林寺比賽班畢業後,霍燕山被三明市少林文武學校聘請為總教練。多年的實戰經驗使霍燕山在教學和武藝方面更趨成熟。 因為熱愛武術,霍燕山一直想自己創辦武館,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武術。“作為一個武術人,就應該将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傳承下去。讓孩子們在強身自衛的同時,也能傳承中華武術精神。”霍燕山說。 三明任教期間,他多次到将樂、泰甯、建甯等地考察。2006年初,偶然的機會,他來到了清流,發現清流人熱情好客,不排外。這是清流人給他留下的良好印象,當時清流縣沒有武術館,他決心在這片土地上辦館招生。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傳統武術是體育瑰寶)4

傳承中華武術 在平時的武術教學中,霍燕山不僅訓練孩子們武術技能,更注重培養孩子們頑強、果斷、自信、堅毅等吃苦耐勞的意志。 學生家長黃先生說:“我家孩子練了幾個月,變化很大。很多事情都開始自己做了,然後也肯吃飯了,體質也好了。” “目前,館裡共開設跆拳道、拳擊、武術散打、搏擊、傳統武術等課程。共有200餘人參與學習,其中年紀最大的50多歲,最小的5歲。”霍燕山告訴記者,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的體育瑰寶,它不僅僅是一種競技本領,更是一種民族精神。 17歲的陽松平習武6年,曾在霍燕山武館學習,是2015年三明市運動會跆拳道冠軍獲得者。“武術使我快樂,有時候也覺得訓練枯燥又無聊,但一想到勝過對手後的自豪感,我又為自己加油了。” 開館10餘年來,霍燕山已經培養了3000多名優秀學員。

中西方傳統武術優勢(傳統武術是體育瑰寶)5

去年8月,他還受邀參加電影《中華武魂》拍攝,不過他并不滿足。“傳統武術是國粹,現在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各種形式的表演和比賽。”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習,讓更多人從武術習練中壯懷心靈,強健體魄,讓中華武術煥發生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