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9 20:52:01

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北京過年有段諺語:“(農曆十二月,即臘月)廿三(日)糖瓜兒粘;廿四(日)掃房日;廿五(日)糊窗戶;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殺公雞;廿八(日)把面發;廿九(日)蒸饅頭;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農曆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春節期間,北京人愛逛廟會,大鐘寺廟可以敲永樂大鐘,白雲觀廟會可以摸石猴、打金錢眼,廠甸廟會可飽覽古玩、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等稀奇玩意兒和高跷、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等花會表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各地過新年有什麼風俗)1

各地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北京過年有段諺語:“(農曆十二月,即臘月)廿三(日)糖瓜兒粘;廿四(日)掃房日;廿五(日)糊窗戶;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殺公雞;廿八(日)把面發;廿九(日)蒸饅頭;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農曆正月初五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飯。正月初七日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春節期間,北京人愛逛廟會,大鐘寺廟可以敲永樂大鐘,白雲觀廟會可以摸石猴、打金錢眼,廠甸廟會可飽覽古玩、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等稀奇玩意兒和高跷、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等花會表演。

台灣稱除夕為“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歲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飯(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壓歲錢”等。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進入初一,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澳門年俗别有風情。“謝竈”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竈神,澳門人謂之“謝竈”。澳門人過年從臘月二十八開始。除夕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将,看電視,叙舊聊天;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開富貴,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節(大年初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要吃“開年”飯,必備發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