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立秋 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此時,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消秋涼,秋天開始之意,是反映農物收獲季節的節氣。
北京時間 8月7日農曆六月廿九的14時53分48秒,迎來“立秋”節氣。
《七律 。孟秋 立秋吟》
原創詩詞
一葉知秋銀杏黃,
暑去秋來風送爽。
微雨梧桐秋意濃,
東籬清菊映夕陽。
節令立秋涼風至,
晨霧凝露寒蟬鳴。
晴空豔陽清風揚,
芙蓉蓮蓬滿塘香。
于辛醜 牛年 農曆六月廿九 立秋
文/作者:子墨詩文 号:半佛居士
立秋 .節氣概述
在元代吳澄所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也就是說,秋天預示着草木開始結果收獲了。而“立”是開始的意思,也有着“往者過去,來者續存”的一重含義,表示着秋季将代替夏季繼續下去。總的來說,“立秋”這個節氣可以理解為“收獲的季節即将到來”。
立 秋 . 分三候
一候:涼風至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也就是說,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天氣也呈現初轉涼的趨勢了。
二候:白露生
立秋時節,大雨過後,清風徐來,天上的霧氣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結成露珠,稱之為“白露生”。通俗點講的意思是就是早上大地上會有霧氣的産生。
三候:寒蟬鳴
立秋時的蟬,感覺到陰氣上升,鳴叫得更加響亮和凄切。寒蟬開始鳴叫,說明天氣真的開始變冷了,寒蟬鳴于秋,就猶如布谷鳥鳴于夏,都是一種信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