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收禮?剛剛過完元旦,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察爾森化嘎查的包雲亮迎來了她的37歲“本命年”,然而碰到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包雲亮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年我不過本命年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本命年收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剛剛過完元旦,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察爾森化嘎查的包雲亮迎來了她的37歲“本命年”,然而碰到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包雲亮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年我不過本命年了!”
以往,察爾森化嘎查農牧民講究每逢本命年擺酒請客,元旦前後,就到了紮堆辦酒席的日子,但是今年年終歲尾嘎查裡張羅酒席、邀請親朋好友的竟然一個都沒有。怎麼回事?
“前幾天,嘎查把我們20多名37歲和49歲的村民請去開了一個茶話會,為我們過了一次不一樣的本命年。”在包雲亮家的炕頭上,這個快言快語的農家婦女給我們解開了這個謎團。
“婚喪嫁娶、孩子滿月、本命年生日、喬遷新居、學生升學,今天兩家擺場子、明天三家辦酒席,大家不去還不好意思,去了就要‘随份子’。”包雲亮說,按一家最少随上100塊錢算,一年下來光随禮就要五六千,名目繁多的禮金讓她不堪重負。“有些貧困戶一年随禮就要花去全年收入的一半,到種地的時候還要借錢買種子、化肥。為倡導節儉辦事,村裡開茶話會,号召年輕人帶頭抵制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我們都叫好響應,這回可以名正言順的誰請也不去,自己也不用為過這本命年犯愁了。”
包雲亮說,茶話會當天嘎查活動室裡其樂融融,嘎查幫扶單位的駐村幹部、鎮裡的領導和嘎查“兩委”班子與他們歡聚一堂,村裡的“文藝達人”還給他們表演了節目,歌曲舞蹈輪番上演,笑聲掌聲此起彼伏。
“茶話會加深了群衆對移風易俗的認同,也減輕了人情消費,讓大家倍感溫暖。”一旁的嘎查第一書記白永軍接過話茬告訴我們,茶話會上大家還一起學習了移風易俗倡議書,黨員幹部帶頭做到不設宴、不參宴、不收送禮金,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餘事不辦”的文明新風,抵制奢華闊氣講排場。
“農村面貌日新月異,産業欣欣向榮。但陳規陋習,積重難改。我們提出‘一帶兩轉三改’,即通過黨支部帶動農牧民,轉變思想觀念、轉變生産方式,進而改變居住環境、改變陳規陋習、改變飲食習慣。這其中‘一帶’最為重要,我們通過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以正确導向和行為示範帶動廣大群衆轉觀念、破舊俗、立新風。”科右中旗委書記白雲海說。
在巴彥高嘎查活動室,10多名農牧民正翻閱書籍,抓學習忙“充電”。那包色吉拉胡笑着告訴我們:“要禁牧了,我們得整明白啥叫舍飼養殖,這幾天一直在這裡找‘書先生’幫忙呢。”
在開展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中,科右中旗努力培育新型農牧民,讓農牧民的思想發生轉變,随着農牧民素質的提升,眼下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開始上手搞養殖、外出務工,尋緻富新路子。學習農牧業新成果新技術,盡展農牧民新風貌。
西日道蔔嘎查的文化牆、室外宣傳欄、文化活動室和幸福院裡,一幅幅和農牧民群衆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宣傳畫、一張張素質提升工程的責任圖表,詳細闡釋着嘎查在開展農牧民素質提升中的做法和經驗。
作為科右中旗30個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示範嘎查之一,西日道蔔嘎查短短幾年從過去治安案件頻發、遠近聞名的“上訪村”,變為了家家都有小轎車、人人争當文明表率的“先進村”。
“嘎查烏蘭牧騎的隊員們正在準備春晚的節目,大家把小品節目與移風易俗結合,用群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來。”嘎查書記劉海林說,這幾年,村民們的錢包漸漸鼓起來了,大家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堅持每年舉辦嘎查春晚,就是希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改變農牧民的精神面貌,營造勤勞緻富、文明和諧的農村新風尚。
“農牧民素質提升并非一日之功,我們嘎查還修改村規民約,倡導文明新風,開展主題宣講、現場培訓、文藝演出、評選表彰等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活動,以嘎查業餘烏蘭牧騎等民間自發性藝術組織,教育引導群衆,轉變過去‘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衆脫貧緻富内生動力,打造鄉村美、民風淳、家風正的和諧幸福新農村。”劉海林說。(記者 胡日查 高敏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