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子
“
你和甜蜜的生活之間,差啥?
啧,昨晚夢裡左手清華、右手北大的錄取通知書,瞬間不香了~
秋天裡的濃情蜜意,還差一個烤起來流油,吃起來流蜜的地瓜。
有一種地瓜最适合烤,堪稱烤薯界天花闆。它就是為烤而生的。
它含糖量特别高,更接近于水果的味道,屬于“甜炸”級紅薯,而且簡直是集萬千優點于一身。
原來,一般的紅薯畝産量在3千斤左右。按照市場價格2元一斤計算,每畝紅薯的産值大概是6000元。
而這個“甜炸”品種,每畝地的産量能有5000斤左右,每畝地能賣出近1萬元左右。在互聯網終端,甚至能賣到6元一斤。顔值高、甜度高、産量高、種植範圍廣……這是實打實的土裡挖出的“金疙瘩”。
最近幾年,網紅的地瓜品種越來越多,因為種紅薯獲得人生第一個百萬的人,大有人在。這些種紅薯發家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選對了品種。
這個紅薯品種叫“煙薯25”,是山東省煙台市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研發出來的。煙薯25的出現,打破了烤薯界多年沒有合适新品種的僵局。随後,為了穩定質量,科學家們又給紅薯種苗做起了手術,研發出了質量穩定高産的種苗,讓煙薯25走出實驗室,傳遍大江南北。
橫空出世的煙薯25,也改變了一個女記者的命運。
山東有個叫劉朝麗的姑娘,大學畢業後曾是媒體的一名财經記者。29歲那年,劉朝麗想自己創業做點什麼,她盯上了煙薯25。
2016年,恰好是電商平台在農産品生鮮領域發力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煙薯25也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認可,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0萬畝。劉朝麗想抓住這個機會,她辭去了記者的工作,開了一家網店,專門賣煙薯25。
選對了品種,那就開始吧!
最開始,隻有一張桌子和一台電腦。劉朝麗既是老闆又是客服,既是打包員又是采購員。靠着勤奮努力,到2018年時,劉朝麗的店鋪月銷售額已經超過百萬元了。然而,現實卻很尴尬。
訂單不少,可錢卻難賺。原因是這個行業開始瘋狂“内卷”了。
在網絡平台的價格戰中,如果不加入進來,就相當于被出局了。沒辦法,劉朝麗把成本一降再降。包裝箱尺寸越來越小,而且有時大地瓜、小地瓜都裝到了一個箱子裡,鼓鼓囊囊,質量更是參差不齊。
結果可想而知:砸了自己的招牌。甚至有消費者評論說:
“孫子爺爺一家全上陣了。”
這句評論,把劉朝麗刺激着了。
對劉朝麗來說,接下來是個痛定思痛的革新過程。
現在,劉朝麗總結出創業經驗:
盲目打價格戰,品質隻會越來越差。做農産品電商成功的關鍵是:标準化的質和量。
具體來說就是:管理制度标準化,加工流程标準化。
産品分級、挑選、打包、裝箱等都要按照規範來,所有流程都有非常詳細的标準。有人說劉朝麗要求太高了,她不以為然。這才是打造優質農産品的必由之路。
拼多多電商平台,也給予劉朝麗非常大的支持。在百億補貼活動中,拼多多電商平台給劉朝麗每單補貼了三元錢,扶持她們做優質的紅薯。消費者等于少花了三元錢,但買到了優于市場同等價位的紅薯。
接下來,怎麼尋找更多優質貨源呢?劉朝麗找到了山東省商河縣懷仁鎮。當地從2018年開始重點打造鮮食甘薯小鎮,不僅鼓勵農戶利用當地特色沙土地種植紅薯,還鼓勵發展紅薯加工銷售等項目。2020年,劉朝麗到了商河縣發展。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劉朝麗把研究薯類種植的專家請到懷仁鎮,手把手教農戶種煙薯25。當地建起了标準化的紅薯種植基地,從地裡挖出來的紅薯,會被送到一個6000多平方米的集運加工中心。小紅薯通過分級的方式,能夠身價倍增。從地頭收購價2元一斤,漲到了6元錢一斤。
劉朝麗還把電商直播的場景直接搬到了加工車間,很多主播都是當地的村民。一車一萬多斤紅薯,分級打包後有兩千多箱,10分鐘後基本就賣完了,這就是電商的魅力。
優質農産品 平台助力,數商興農賦予鄉村振興之路。
現在,劉朝麗的網店平均每天要賣出3萬多單煙薯25,一天銷售額達60多萬元,一年銷售額上億元,同時帶動了種植端山東省商河縣的種植戶們通過種紅薯緻富。現在,劉朝麗的公司總共有100多個合作種植的農戶、100多個打包收儲的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務農的中老年人。
在科技助力下,鄉親們笑靥如花,小紅薯變成緻富增收的金疙瘩。
這個既“甜炸”又“賺麻”的煙薯25,是如何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的?在賣地瓜這個極度内卷的行業裡,劉朝麗又是怎麼實現年銷售額過億的?今晚21:20分CCTV17農業農村頻道《緻富經》欄目為您揭曉答案,敬請收看!
CCTV17《緻富經》——《“拼多多”科技助力煙薯香》播出時間為:
首播:20220919 21:20
重播:20220919 23:21
20220920 08:31
20220920 17:0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