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尚未入門的新手來說,買紫砂壺,很容易會被市場風向誤導。
什麼風大買什麼,比如火爆某音的龍血砂,聽得人熱血澎湃,生怕搶不到吃大虧;什麼好看買什麼,比如問世以來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的大紅袍,紅潤嬌豔,人見人愛;什麼故事動聽買什麼,比如發色媲美“雨過天青”汝瓷的大水潭天青泥;什麼稀缺買什麼,獨産于黃龍山的本山綠泥,94年後停止開采的四号井底槽清。
一、龍血砂
光聽名字就夠唬人的,傳說是被龍血浸泡過,有人聽得熱血沸騰,我聽着怎麼這麼唬人。信神話不如信事實。龍血砂是高端降坡泥的一種,在2007年修陶都路的時候被發現,夾在黃龍山三号坡的兩塊巨石中間,礦料殷紅,含鐵量最高,最高窯溫是1160℃,總量不過3噸。
可見龍血砂總量少,是稀缺的。反觀市場上“專門回饋老壺友”的龍血砂,一茬接一茬,春風吹又生,這就很考驗我們的辨别能力了。
各位新手朋友們,咱就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二、朱泥/大紅袍
關于大紅袍,前面文章有寫過。2000年往後才大規模生産,多數是采用紅泥添加鐵紅粉的方式來進行。懂行的玩家尚且慎之又慎,初出茅廬的新手就别以身犯險了,傷錢小事,别冒傷身的風險。
清早期 哲如款朱泥梨式壺,細細體味一下
朱泥比大紅袍好點,至少人家沒“添油加醋”,雖然“泥中貴族”的稱号免不了有噱頭的成分,但朱泥确确實實泥性酥、收縮大、變形率高、容易出問題,導緻很少有商家願意用真朱泥做壺。市場上那麼多“橫行”的朱泥壺,它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保守估計80%吧,多多少少都是摻了鐵紅粉的。
三、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是一種泥中泥,長在别的泥料的夾層中間,隻有薄薄的一層。它比底槽清、比朱泥還要少,還要貴。關于本山綠泥更詳盡的内容,還請移步正宗的本山綠泥
真正的本山綠泥品質好,因此名氣也大,非常受追捧。因為泥料成本較高,消費者又不懂辨别真假,就給了商家很多鑽空子的機會,用段泥冒充本山綠泥,尤其是低價位上,幾乎買不到真的。新手朋友們要麼會買到如圖1的假本綠,要麼就是花本綠的錢卻隻買到段泥壺。
如果你還不具備對本山綠泥的辨别能力,務必謹慎購買。
四、天青泥
天青泥為周高起首提,來看看他在《陽羨茗壺系》中是怎麼解釋的。“天青泥出蠡墅”,也就是現在的丁山大水潭一帶。“陶之變暗肝色”,說明原礦不是暗肝色,而是燒制後才變成了暗肝色。那天青泥的原礦應該是什麼顔色的?我們往後看。
該天青泥原礦圖出自宜興陶瓷博物館,提供人為朱澤偉先生,沒錯,就是編寫《宜興紫砂礦料》的那位。絕世的天青泥礦料,便是這模樣,任我怎麼看都瞧不出和汝瓷的發色有什麼聯系。
幸運的是,我在丁山當地某私人紫砂博物館裡意外發現了一把天青泥成品壺。該博物館所屬者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大家之後,從紫砂的有序傳承來看,這把掇球對天青泥“暗肝色”的準确性參考價值極高。
再來看一眼直播間裡的天青泥,這是妥妥的智商稅啊!所以,當壺商和你說他有天青泥,并裝模作樣地拿出一把成色如圖的紫砂壺的時候,别猶豫,趕緊麻溜地跑。
五、底槽清
有一種泥料最是廣為人知,且極其珍貴,但又非常常見,價格還忽高忽低,它的名字叫做底槽清,如果可以加個前綴的話,那就是四号井底槽清。
底槽清是紫泥最底層的礦,俗稱龍闆底,是目前公認的紫泥裡最好的。與其相對應的還有上槽清、中槽清。上槽清又叫普紫,大多用于制作紫砂花盆;中槽清又叫拼紫,多用于紫砂壺制作。
中槽清有類似底槽清的雞眼礦斑,隻是沒那麼多,欠周正、少油潤。泥料商們就會在中槽清的礦料裡加少許綠泥或段泥砂顆粒拼配,做出明顯的黃色泥斑,去冒充“金砂隐現”的底槽清。這樣加工出來的底槽清燒制成壺後,顔色、特征、手感和正宗的底槽清能有90%的相似度。
剛入門的新手往往還沒形成自己的看壺邏輯,很難洞悉其中的差别,也經不住壺商巧言令色的一通忽悠。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不買!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轉發!
我是磚磚,關注我,一起交流紫砂心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