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号上午,備受矚目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珠海拉開帷幕。殲-20再展雄姿,廣大軍迷倍感振奮。更引人矚目的是,據空軍發言人申進科介紹,參加此次航展飛行表演的殲-20,裝備的是國産發動機。這也是配裝國産發動機的殲-20首次公開亮相。
作為我國自行研制的第四代雙發重型戰鬥機,早在2017年3月10日,官媒就宣布其已進入我空軍部隊作戰序列。2016年8月,美方空軍首支F-35A的作戰中隊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說起來殲20也沒比美方的F35A慢多少,但殲-20的産量一直起不來,到2019年末,殲-20交付空軍僅約30來架。
服役早期的殲20
為何産量提不上去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發動機。據悉,此前無論是試飛的原型機還是首批列裝部隊的量産型号,使用的均為俄制AL-31發動機的發展型号。不過,我國力求主戰裝備自力更生,盡量不受制于人。第一架裝備WS-10“太行”發動機的殲20大約在2017年中首飛,經過兩年多緊鑼密鼓實驗,約2019年8月宣告成功,此後逐漸量産階段。
換裝國産發動機後的殲20
那麼換裝國産發動機後,殲-20作戰能力如何呢?是否能滿足我們的國防需求呢?首先作為第四代戰機,最重要的指标自然是隐形性能。據相關資料顯示,現有幾種四代戰機的隐形性能,在僅考慮外形而不考慮隐形塗料的情況下,大緻數據為:F-22八個波系,F-35為十個波系,殲-20約10個波系左右,蘇-57為11個波系左右。所謂X個波系,就是機身有多少處可以反射雷達波,波系數越少隐形性能越優良。可見從以上數據來看,在不考慮隐形塗料的情況下F-22隐形性能最好,殲-20和F-35次之。
相對來說,殲20由于使用的是更利于隐身的DSI進氣道,而F-22采用的是隐身較差的“加萊特”進氣道,在前向隐身方面,殲20未必比F-22差;而在後向隐身方面,F-22則占據優勢。不過考慮到F-22研制和部署時間較早,一些殲-20和 F-35所擁有的子系統,F-22沒有配備;更重要的是F-22已經停産,而F-35還在大規模量産,并且未來周邊多國都将裝備。因此,抗衡數量更多的F-35機群,對于殲-20來說似乎是更為重要的任務。
幾年前,關于殲20使用的到底是什麼發動機,網絡上争議還是很大的。不過,這一兩年,争論似乎已經減弱很多了,因為很多人已經逐漸接受了殲20暫時使用太行改發動機的事實。而本屆珠海航展,也正是觀察殲20使用的到底是什麼發動機的最好時機。
太行發動機與殲20所使用的發動機的對比
當然,得益于這次的航展,我們得到了殲20所使用的國産發動機的高清圖片:
顯然,結論已經很明顯了。不過,這次露面的殲20裝備的或許不是WS-15發動機,但不代表目前殲20沒有裝備WS-15發動機——比如正在進行飛行測試。套用這次航展中,中航回答轟20、新一代艦載機進度時的回答,不用急,等等吧,很快就出現了。
作者:鄭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