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先秦時期,中原各諸侯國因為争霸戰争的需要,紛紛進行變法改革,以期能夠通過變法富國強兵。
當此之時,因為社會轉型的需要,士大夫階層逐漸崛起,他們紛紛著書立說,以求能夠在春秋戰國那個大争之世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中,法家思想順應時代潮流脫穎而出,它是諸侯列國變法依據的主要思想。
那麼,法家思想到底都具有哪些理論魅力?法家思想都有哪些分支流派?法家思想在曆史中都起過哪些作用?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了解一下先秦時期法家思想的曆史沿革。
法家思想的源頭在專業研究者的眼中,法家思想是從黃老道家的分支演變過來的思想流派,而它最早的起源地,很可能是在齊國。
相傳姜子牙因為輔佐周武王滅商而被分封到齊國,因此,周禮是齊國治理依據的理論之一。
齊國國君在周禮的基礎上,依據國家管理的需要,增設邢治之法,在治國理政中強調禮法并用,這就是法家思想的源頭。
比如,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就曾經貫徹了法家思想。齊桓公是姜子牙的第十二世孫,他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堅持禮法并用,一方面用周禮作為齊國的道德規範,另一方面用嚴苛的法治懲罰危害國家治理的人。通過德邢并重治理國家,齊桓公一度領導齊國成為春秋時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而他所依據的法治思想,在先秦時期是比較系統化的,這種思想成為先秦時期法家思想的主要源頭和理論典範。
商鞅的法治思想
商鞅原名衛鞅,是法家法治思想一派的創始人。商鞅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魏國李悝變法的影響。李悝在魏國魏文侯執政時期受到重用,在魏國進行了深刻變法,這場變法使得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商鞅是衛國人,他年少時期來到魏國求學謀生,他深深地被變法後富庶的魏國所感染,因此,他也想以法家思想聞名于列國諸侯,成就一番大事業。
公元前359年,商鞅進入秦國,說服了想要在秦國變法圖強的秦孝公,商鞅在秦國展開了長達二十年的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商鞅變法涉及範圍較廣。在經濟方面,商鞅變法獎勵農耕,抑制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秦國經濟的發展。在政治方面,改革吏治,重新樹立了秦國官府的公信力,提高了秦國政治體系的行政效率。
在軍事方面,商鞅變法廢除了秦國的世卿世祿制,對貴族和平民一視同仁,激賞戰功,調動了秦人參軍入伍的積極性。在社會習俗方面,商鞅變法禁止了秦國私鬥成風的惡習,減少了秦國國力的内耗。通過商鞅變法,秦國内政外交煥然一新,秦國的崛起之路也就此奠定。總而言之,商鞅變法在秦國是比較成功的一次變法。
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商鞅的法治思想。商鞅認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種思想與他的法治思想是完全相悖的。商鞅主張依法治國,貴族與平民在國家律法面前一律平等。商鞅認為人性本惡,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他利用這一點,力圖通過嚴苛的律法來是國家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商鞅希望能夠通過變法在秦國朝野形成一種良性的法治循環,這種法治模式一旦建立,不會輕易變更,不會因為昏君淫主而廢除。
其實,商鞅法治思想除了依靠國君的支持,最主要的是要依靠廣大民衆的踐行。為了貫徹法治思想一視同仁的原則,商鞅曾經懲罰了觸犯秦法的秦太子嬴驷,将其流放至秦西關隴山地,并邢治了太子首傅公子虔和太子右傅公孫賈,以鐵腕手段推進了秦國變法。
申不害的術治思想
申不害是法家術治思想的創始人。申不害與商鞅曾經一同到齊國稷下學宮遊學辯論,不過,由于意識到齊國國君堅持黃老之法治國,對稷下學子不會予以重用,二人相約離齊,并選擇國家進行變法較量,後來,商鞅去了秦國,而申不害去了韓國。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一直是最弱小、最受欺壓的一個國家。申不害到韓國後,說服了想要想要改變韓國處境的韓昭侯,申不害開始在韓國展開他的術治變法。第一,申不害變法強調集中國君的權力,申不害在得到韓昭侯的授權之後,清理韓國積弊,沒收世襲貴族的封地和财産,将其府兵收歸國有,通過這項措施,申不害使韓昭侯真正掌握了國家權力。
第二,申不害變法強調國君加強對臣下官吏的控制和監督,并進行定期考核,賞善罰惡。申不害認為君主不必事事親為,隻需要通過術治來駕馭官員就能夠使國家得到治理。第三,申不害變法為韓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新軍,申不害經常率領韓國新軍在新鄭郊外進行訓練和閱兵,一時間,天下諸國都知道了經曆過變法的韓國不容小觑。
然而,術治較之法治有較大的缺陷,它容易造成君主和臣下的隔閡,一旦國家出現重大變故,變法進程就會被迫中斷。戰國中期,魏國霸主地位削弱,它急需發動一場戰争來證明和維系自己的霸主地位。由于韓國與魏國的摩擦不斷,魏國決定拿韓國開刀。然而,經曆過術治變法的韓國信心大增,和魏國進行了正面硬剛。魏王命龐涓為統帥進攻韓國,一直打到了新鄭。韓國在抵抗半年之後,不得已向齊國求助。齊國趁魏韓交戰兩敗俱傷之際,出奇兵在馬陵道大敗魏軍。然而,韓國變法以來所積攢的國力也消耗殆盡。申不害在韓國的術治變法最終以失敗草草收場。
慎到的勢治思想法家除了法治思想和術治思想,還有一種勢治思想。勢治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稷下學宮的大學者慎到大師。慎到擅長黃老之學,他長期在稷下學宮講學,因此受到齊宣王的重視,慎到以勢治思想教于齊宣王。
勢治思想的要旨在于尊崇君主,遵守法律。慎到認為,隻要君主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治理國家也就能夠順勢而為,這個勢,其實講的就是君主的權威。慎到認為君主的權威來自于百姓,因此隻有實施無為而治,令百姓安居樂業,君主才會有真正的威嚴,這就是君主的勢。君主有了勢,群臣百官都會以君主為表率,國家自然會政治昌明,政通人和。慎到的勢治思想受到齊國國君的采納,但是這種思想對君主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齊國在明君齊威王、齊宣王時代,國泰民安,而勢治思想遇到像齊愍王那樣剛愎自用的君主,自然也會走向了極端和滅亡。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韓非子是韓國王室的公子,也是戰國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融合了法家法治、術治、勢治思想,将這三者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法家霸道思想和君主專制思想。
韓非子認為世事是不斷變化的,每個時代都應該有自己的治國理論,他從曆史層面論證了變法的合理性。韓非子的法家思想是比較全面的。第一,韓非子強調應該建立嚴苛刑法,将國家權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之手。第二,韓非子認為法律應該應用于國家的一切人群,不應該有特權階級。第三,韓非子主張愛民護民、輕徭薄賦,隻有民人生活穩定,國家才不會陷入動亂。第四,韓非子要求法家專制,杜絕其他怪談雜說,依據法家思想制定社會禮儀規範并嚴格按照規範執行。
韓非子是韓王的兒子,然而,韓王屢次拒絕韓非子在韓國進行變法的進言。後來,秦王政聞聽韓非子的法治思想,便迫使韓王派韓非子出使秦國,向韓非子詢問治國之道。不過,由于受到秦國權臣的排擠,韓非子并未受到秦王的重用,後來還受到誣陷被毒死在鹹陽獄中。但是,韓非子的思想卻流傳到後世并産生巨大影響。
結語
法家思想順應了先秦時期列國諸侯進行變法的時代潮流,成為那個大争之世的顯學。法家思想對于變法強國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相關理論的制定,都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學依據,法家思想不僅在先秦時代意義重大,而且成為了後世法治思想重要的理論源頭,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的寶貴精神财富。
然而,法家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法家思想要求制定嚴苛刑法來治理國家,由于許多變法者采取了鐵血手段推進變法,這容易擠壓民怨民憤,所以,曆史上的變法者往往沒有好的結局。另外,由于法家思想推崇專制,禁絕諸子百家學說,抑制了文化自由,這是法家思想受到民間抵制的一個重要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