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最近看的耽美劇《上瘾》和《那一天》。
很多人都知道《上瘾》,卻不太了解台劇《那一天》。
這兩部劇都是關于同性相戀的愛情故事,前者結局完滿(至少電視劇版是這樣的),後者則是個幸福裡藏着悲傷的結局。
先來比對一下哈。
首先是相似點:
《上瘾》:背景高中生活,雙男主是同學,最初是互相捉弄,然後互相了解,最後互相愛慕。
《那一天》:背景高中生活,雙男主是同學,最初是因誤會相識,然後互相了解,最後互相愛慕。
這兩部劇都是講述‘我喜歡的人剛好是同性’這一個概念。所以說,它們的男主,即強勢一方都是雙性戀,既可喜歡異性,也可喜歡同性。
其次是不同點:
《上瘾》:雙男主的愛情引線,是強勢一方的好奇,捉弄以及了解,造就了弱勢一方的厭煩,反擊以及了解,然後,在強勢一方的堅毅‘進攻’下,弱勢一方漸漸明白自己的心意,最終,倆人愛得如膠似漆。雙男主的愛情并沒有被親朋好友所發現,除了強勢一方的前女友。
《那一天》:雙男主的愛情引線,是強勢一方的捉弄,讓弱勢一方受到傷害,強勢一方有些後悔,于是慢慢去了解弱勢一方,然後,在強勢一方的死纏爛打下,弱勢一方慢慢有了回饋,倆人走到了一起,情比金堅,雖然阻礙連連,但倆人的感情相當深厚,隻是,結局使人悲傷,弱勢一方因為事故死了,強勢一方一直走不出悲傷。最初,雙男主的愛情得不到親人的支持,但在他們的努力下,親人有了改觀,而雙男主的朋友們則都很支持他們的愛情。
綜上所述,這兩部耽美劇的風格相仿,但給人的感覺卻大不相同。
于我而言,這兩部劇都給人清新自然的氣息,也就是說這些愛情更像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
相對之下,《上瘾》拍的更有鄉土氣息(請原諒我的直接,望柴作家的粉絲們不要揍我),而《那一天》則更為電視劇化,更文藝一些。
好了,讨論完這兩部劇的劇情和角色等因素後,我想再跟各位分享一下後感。
先說《上瘾》。
選自百度圖片
它與《盛勢》雖是同一個作者,但風格迥異,一個唯美,另一個則生活化。
讓人驚歎的是柴作家的選角能力,真的一流,兩部劇的演員都很漂亮,都與作品的角色設計相符。當然,也因為演員們的顔值,讓這兩部劇大賣!火爆!
我以為,不管是否大賣,劇中的愛情觀值得探讨。
其實,我一直都有疑問。顧海是否真的愛白洛因?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的?
因為,從開始的捉弄,到後面的毛手毛腳,顧海都一直處于對朋友的那種逗樂,不太像愛情,直到前女友假裝出軌,他才完全一改常态,果斷‘移情’白洛因。
那究竟他是一直都喜歡白洛因,卻礙于與前女友的關系,他不敢表白?還是他在等待機會,既不想做先提分手的惡人,也不願錯過白洛因,所以一直吊兒郎當呢?亦或是,他在打探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而遲遲不與前女友分手?
這有點懸!我的想法是,顧海的性格有些寡斷,常常需要時間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但他同時又很會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也就是所謂的霸道。
白洛因這個人也是寡斷,可能明明對顧海有好感,但為了強調自己是個男人,不喜歡同性,他表現得很是‘堅定’。在數次被‘挑逗’後,他才漸漸喜歡上顧海愛的方式。
有一點值得贊歎的是,顧海這個人思想有點深度,在浪蕩不羁的外表包裹下,他的内心實則是沉穩和成熟的。兩件事可以體現這一點:一是當知道白洛因家裡窮得隻有三條内内時,顧海不僅為對方準備日用品,甚至早餐,而且,還自損顔面,把自己全身的行頭換成低檔貨,甚至把名車換成了單車;二是當知道白洛因就是後媽的親兒子時,顧海不僅沒有打人罵人,而且還沒有斷絕與白洛因的往來,甚至還不舍得冷落白洛因的爸爸。
反觀白洛因呢?在第一點上,他表現得很自我,明明需要人關愛,卻因為自尊心作祟,總是把自己放在高處;在第二點上,他的表現更為極端,說什麼我并不恨你,但我不想再跟你有任何關系,因為你的出現,會讓我的家人難堪。事實上,白洛因的爸爸根本不嫌棄顧海,即便知道了顧海的身份,他也是抱着感恩的心對之。
說起兩人的感情的升華,不得不說,這完全拜兩位可有可無的女性角色推動,一位是外貌和脾氣成正比的顧海前女友,另一位則是直到結尾才出現的刁蠻公主,白洛因的前女友。
如果不是這兩位前女友的‘傾情演出’,估計顧海與白洛因的愛情不會如此快地進入自然的夫夫階段。
雖然,《上瘾》這部劇在内地隻放映了15集,真正的電視劇版結局并未揭曉,但,大團圓的可能性比較高。這應該是廣大腐女粉絲們喜聞樂見的。
接下來,咱聊聊《那一天》。
選自百度圖片
這部劇屬于台灣的History系列,與之同系的還有《越界》、《着魔》以及《圈套》。可以說,它們都是精品,尤其是《着魔》和《圈套》,往後我會單獨談談。
回到正題。
《那一天》裡,除了主角項豪庭和于希顧的愛情外,還有另一對配角的愛情,即盧志剛與孫博翔。
他們的愛情故事,前者是陰陽相隔,後者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并不知道,作者的意圖是什麼,隻是,讓一個從小父母雙亡,為了保證學費繳齊,每天能不吃飯就不吃飯的可憐孩子,在努力争取幸福,并剛剛感受幸福的滋味時,意外身故,這究竟是在諷刺可憐人不配擁有幸福?還是這個可憐人在追逐幸福的路上還不夠努力,所以便抹去他的存在?
原本,我真的認為,相愛的人,在經曆各種阻礙後,如果仍能攜手前行的話,那将是永久的幸福。然而,于希顧的故事提醒我一個道理,那就是‘好人一般命不長’。
劇情裡,對于于希顧的身亡,鏡頭并沒有作出描述,僅僅是對項豪庭的表情作了特寫。那一刻,當看到項豪庭的表情從一臉幸福,到不知所措,最後是茫然,雖說悲傷沒有顯露,可按照項豪庭劇中的人設,他是很少有這種表情出現的,除了在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于希顧之際。
每每回想倆人的幸福瞬間和抗争的勇氣時,我就感慨,真的,愛就是這麼純粹。
話說,項豪庭跟顧海相仿,都是一臉的玩世不恭,吊兒郎當,誰也管不了老子,然而,他們對于喜歡的人,用情可是相當地深,願意為對方傾盡所有,作出任何改變。
項豪庭最初是喜歡女生的,他也有前女友,隻是那個前女友李思妤是個綠茶婊,為了自己的榮耀,她利用美貌和嗲功,期盼同時一腳踏兩船,看誰更受歡迎,看誰更聰明,就跟誰交往。所以,或許是這樣的原因,項豪庭漸漸把目光轉向于希顧,并且眼裡隻有他一人。
于希顧是個渴望愛的孩子,因此,隻要有人真心用愛把他包圍,他必以專情相對。
在劇中,他們愛情的最大阻礙來自項豪庭父母的反對和不理解。為此,他們傾盡所能,努力去讓項爸項媽理解和包容他們的愛情。
雖然成果喜人,可是,再也沒有以後了。這是嘎然而止的幸福,好讓人悲傷。
幸好,劇中的另一對盧志剛與孫博翔倆人的愛情填補了這個遺憾。
這對相差14歲的戀人,最初是最不被看好的。
盧志剛是個敏感的人,在經曆幾段感情傷害後,他對永遠的理解趨向負面,不再相信有永遠的感情。
而孫博翔則剛好相反,他年輕,對于愛情抱有最大的期盼,相信愛情是美好的,會有永遠的。
如此,倆個愛情觀背道而馳的人,竟走到了一塊。
當然,這也是孫博翔的功勞。若不是他的堅持和真心,盧志剛是不可能感動的。
想不到的是,他們倆人從磕碰不斷,一直還相愛相守,直至盧志剛的父親完全接受他們的愛情,真的是可喜可賀,個中的堅毅和勇氣,不得不讓人佩服。
劇中,他們的結局是完美的,相守六年,還得到了家人的認可,盧志剛終于可以牽着男朋友的手,光明正大地回家了。
現實中,又有多少同性相戀的戀人可以這樣?
很多時候,我們隻看到同性戀人們交往的片段,卻看不到他們為了幸福而抗争,而努力,而傷感的過程。
有人會問,既然這樣的愛情如此艱難,為什麼不選擇放手?
愛情這事兒吧,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一旦入坑,道理都是虛的。
隻有不愛了,或是裝愛的,才會有能力及時止損,果斷放手。
若不是這樣,為啥還會有很多人被愛所傷呢?
同性相戀也是一種愛,與異性相戀不同的是,他們的愛更為艱難罷了。
不歧視,多了解,多包容,這才是我們對待同性相戀該做的。
毋庸置疑,《那一天》與《上瘾》一樣,都是好看的耽美劇,呃,重點要說一說哈,如果信奉顔值即正義的朋友們,請忽略《那一天》裡于希顧的容貌,單純看他的柔弱和堅毅,這樣會更舒服些。
以《那一天》劇末的一段話結束今天的話題吧!
‘當被時間推着往前時,才明白那些珍藏心底的記憶,都是我們走過的那一天。緻:每個唯一的那一天’
人生中存在很多的‘那一天’,隻要與對的人在一起,那就是無比珍貴的回憶。
願天下同性相戀的戀人們都能擁有很多很多幸福的共同記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