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預防腦卒中的藥物,相信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了,主要包括抗血小闆、降壓、降糖、調脂等藥物,可以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但卒中的發生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因素——動脈狹窄,而目前的治療藥物并不能逆轉動脈狹窄,無法将已經出現了狹窄的血管重新恢複至順通狀态。
來源:攝圖網401802186
也就是說,對于部分血管狹窄程度較為嚴重的患者,即使通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與藥物預防後,其卒中的發生風險依舊較高。研究發現,在有症狀且經過藥物治療的頸動脈狹窄患者中,狹窄程度為70~79%的患者的卒中風險為19%,狹窄程度為80~89%患者的卒中風險為28%,狹窄程度為90~99%的患者卒中風險為33%1。
那麼如何降低血管的狹窄程度呢?此時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了,主要方法便是血管成形術。
來源:攝圖網500739273
1
什麼是血管成形術2
以最常見的頸動脈狹窄為例,主要包括頸動脈内膜剝脫術(CEA)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
➤ 頸動脈内膜剝脫術(CEA)是指使用手術方法将增厚的頸動脈内膜斑塊進行切除,以恢複大腦血供。該手術比較成熟,開展至今已有 50 多年曆史,多年的應用史也證明了其有效性;且随着技術的進步以及醫生水平的提高,此手術的風險已經被控制至很小,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證,是目前治療重度頸動脈狹窄的首選技術。
➤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是近十年來開展的一種新的微創性、低侵入性介入治療,手術成效高且施行簡易。手術操作時在患者的股動脈做一個穿刺小孔,将保護裝置透過導管送至頸部動脈,再置放支架,即可将已狹窄的頸動脈血管撐開。整個手術耗時不長,成功率超過 98%,能有效降低因頸動脈狹窄導緻缺血性腦卒中的幾率。CAS 手術的住院時間短,對于年長、不适合大型外科手術的患者尤其适用。
來源:攝圖網401962560
2
哪些人适合接受血管成形術?
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動脈狹窄。當然,并非所有的動脈狹窄都需要手術治療,隻有當血管狹窄進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推薦接受血管成形術。目前建議1.2:
➤ 如果動脈狹窄程度處于輕(<50%)或中度(50%~70%)但沒有腦卒中相關症狀時,可以選擇繼續觀察或接受藥物治療。
➤ 如果動脈狹窄程度處于中度,且已經出現了腦卒中相關症狀時,應立即接受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仍出現相關症狀,則推薦接受成形術治療或其他介入手術治療。
➤ 如果體檢時發現動脈狹窄程度已達到重度(>70%),無論是否出現過相關症狀,均推薦接受介入手術治療。
來源:攝圖網401866103
總之,血管成形術可通過機械方法切除增厚的血管斑塊或撐開已狹窄的血管,以恢複正常的血流,此方法成功率高、療效好、安全性高,适用于血管狹窄程度較高的患者。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頸動脈狹窄介入診療指導規範.2015.
2、王隴德主編.腦卒中百問[M].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編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