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海門市區都有什麼

海門市區都有什麼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0 12:34:27

古海門建縣于後周顯德五年(958),迄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對于“海門”地名的由來,衆說紛纭,但我們聽到比較正統的解釋一般有以下三種:一是“江海門戶”的簡稱,但“江”和“海”是如何組成“門戶”的?可能誰也說不清楚。二是“海之門”的簡稱,這種說法似乎“海門”與“江”沒有關系,而把港口理解為是大海之門,因而認為古代的“海門”是呂四港,現代的海門是東竈港。三是“扼守江海門戶之地”(或“扼江海門戶”),雖然持這種說法的人并不多,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确的。當然,如果認為是這種說法首先要解決這個所謂的江海“門戶”在哪裡的問題,然後才可以談“扼守”的問題。

海門市區都有什麼(你知道海門的由來嗎)1

《嘉慶海門廳志》對“海門”做出如下解釋:“過九江道、金陵,出金、焦二山之間漸趨于海,故昔人名其處曰海門;由金、焦北至圌山折而東過狼山江愈闊,俗即謂之海,而實則江,以南有高家嘴,北有料角嘴(筆者注:或稱廖角嘴,下同),出是二嘴方入大海,二嘴遙遙相對,為江水朝宗(筆者注:朝宗指臣下朝見帝王,這裡比喻小水流注大水)門戶……”這段話實際講了兩個“海門”,即昔日“海門”和後來發現的“海門”。

海門市區都有什麼(你知道海門的由來嗎)2

海門港

昔日“海門”是指長江中相鄰的兩座山,即金山與焦山,這兩座山猶如一扇守衛江海的大門,故古人稱此為“海門”。這裡我們先要認識一下金山和焦山。金山在今鎮江市區的西北角,焦山在今鎮江東北約5公裡的長江中,兩山之間相距約8公裡。原先兩山都在江中(金山在清光緒年間才與陸地連成一片),兩山的西側江面較狹,東側江面寬闊,古人以為兩山東側就是大海了,所以把金、焦兩山視為江海的大門,并稱之為“海門”。

以上這種說法确實也有記載,據《舊唐書·韓滉傳》載,韓滉率“樓船戰艦三十餘艘,以州師五千人由海門揚武威,自申浦而還……”這裡的“海門”就是指金、焦二山間(申浦指的是今上海市區一帶,當時申浦還未成陸)。又如北宋初著名詩僧子熙《登京口古台夜望》中的詩句“海門帆正泊,京口雁初來”。其中的“海門”也指的是金、焦二山處。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在焦山東北的江中有兩座一近一遠的小山(屬于焦山的延伸),稱之為松廖山和夷山,好像兩塊石阙(石關)守衛在古代大江入海的海口,故而稱此處為“海門”。但不管是哪種說法,都說明古人曾把金、焦二山處說成是“海門”。

但後來人們發現,長江水從金、焦二山流過後,到了北固山、圌山折而東,過了狼山以後江面更闊,人們稱這裡是海,但實際是長江。真正的大海是狼山向東出了“二嘴”才是大海,所以“二嘴”間才是江水“朝宗”、大海的“門戶”,即真正的“海門”。“二嘴”指的是料角嘴和高家嘴。

料角嘴是長江北岸江岸線與海岸線的交界處,在今啟東境内。曆史上的料角嘴曾幾度移動。據史料記載,六朝時期(222~589),長江北側岸線大緻在今泰興、如臯以南至白蒲以東一線,料角嘴在今如東掘港鎮附近。唐初,胡逗洲并岸後,料角嘴推展至今通州區餘西鎮附近。宋初,東布洲并岸後,料角嘴則延伸至今啟東呂四附近。清光緒年間,海、啟群沙并岸後,料角嘴移至今啟東寅陽鎮附近。

關于料角嘴之名的由來,據明代一部政治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料角嘴為江海海會,水分鹹淡……中有積沙,其長無際,浮海者以竿料淺深,此淺生角故名料角,明不可度越雲。”

高家嘴曾是長江南岸的江岸線與海岸線的交界處,明清時期,高家嘴在今上海市金山縣金山衛東南,現為一個曆史地名。據明《嘉靖東南平倭通錄》記載:“倭賊百餘,由華亭縣漴缺登岸……參将湯克寬引舟師追擊,及于高家嘴,毀其舟,斬七十三級,生擒十四人……”又據清《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松江府華亭縣的高家嘴“在府東百餘裡翁家港口……今屬青村所”。同時,《讀史方輿紀要》還引用了《海防考》的記載:“高家嘴突出海中,與江北料角嘴相對。”

上述這些記載說明:在明清時期,長江南岸的高家嘴與北岸的料角嘴是遙遙相對的,兩嘴相距100多公裡。必須指出的是,江北的料角嘴曾幾度随着江岸線的移動而移動,那麼,地處江南的高家嘴是否也曾移動過?筆者查閱了上海市金山區(縣)相關史料,得知金山縣是上海市成陸最早的地方,其前身是華亭縣,華亭建縣于唐天寶十年(751),至于其成陸時間則更早。也就是說,唐代至清代的較長曆史時期内,高家嘴作為長江南側的江海交界處,其所在位置變化不大,不管江北的岸線怎樣移動,它始終與北岸的料角嘴形成二點一線的“門戶”。而海門,就處在這個“門戶”的中間,扼守這個“門戶”就成了海門人的天然職責。

海門市區都有什麼(你知道海門的由來嗎)3

海門原名東布洲,于後周顯德五年建縣,當時海門尚未并岸,隻是江海中間的一群沙洲,那時候的料角嘴大約在今通州區餘西鎮附近。這群處在“江海門戶”之間的沙洲,建縣前為吳國的東洲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優勢,它既是一座軍事重鎮(吳國的水軍訓練和戰船戰艦的屯集基地),又是一座經濟重鎮(漁鹽業基地),更是扼守江海門戶的重要地方。吳國正是靠了這樣的優勢,使周世宗(後周國主)在統一的道路上,與吳國的戰争打得相當艱苦。後周消滅吳國後,便決定在東洲建縣,并仍要利用東洲這個優勢,使其繼續成為“扼守江海門戶之地”。為區别于前朝,同時也為彰顯此地的重要性,故對東洲重新命名,謂之“海門”。

作者:李元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