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它實際上不是一個帖子,而是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信件的合集,所以,我們看到《十七帖》中的字,風格并不完全一緻。
《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現傳世的《十七帖》都是刻本。上野本筆法精細,連帶自然,是比較優秀的刻本。可惜的是,這個刻本不在中國,而是在日本,現藏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
唐代的張彥遠在《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迹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二、十七帖的筆法 高清例字(這是欣賞美字的部分)1.基本筆法之一——以點代畫
草書很簡略,經常以點代畫,這在《十七帖》中十分明顯,總共有以點代橫、以點代豎、以點代撇、以點代捺、以點代局部等形式。
(1)以點代橫
不

至

(2)以點代豎
下

嚴(嚴)

(3)以點代撇
勿

委

(4)以點代捺
笑

果

(5)以點代局部
者

皆

虛

想

2.基本筆法之二——筆畫減省
草書書寫快捷的另一種方法是直接減省部分筆畫,通常有減省橫畫、減省豎畫、減省點畫、減省捺畫、減省局部等形式。
(1)減省橫畫
有

時

(2)減省豎畫
而

何

(3)減省點畫
安

奕

(4)減省捺畫
從(從)

故

(5)減省局部
慰

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