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簡介?範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範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曆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範仲淹請出京,曆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谥号“文正”,世稱範文正公,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範仲淹簡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範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範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曆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範仲淹請出京,曆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谥号“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範文正公文集》傳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