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是木星,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如果将它們的名字和他們的顔色樣貌對照的話,還真的能發現它們的确是很對應的。
比如水星就像灰藍色的水。
金星就像黃金的顔色,看上去就像一塊金餅。
火星,好像一團紅紅的火焰。
木星就更形象了,不僅和木頭的顔色非常像,甚至還帶着木頭的紋理。
土星的顔色則和黃土區别不大。
古人并沒有望遠鏡,無法看到這些行星的具體情況,為什麼對它們的命名卻這麼恰當呢?這真的很讓人詫異。
五大行星和我國的五行學說有很大的關系,這一學說的創立和五大行星的命名有時間上的趨同性。我國古人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形成,這些元素也都有其最直觀的顔色,古人研究星象的時候,也是覺得五大行星很神秘很神奇的,當觀察這些行星的時候,也發現它們确實有各自的顔色,于是就将它們聯系了起來。
成書于唐的《乙巳占》《開元占經》曾賦予五星以五方五德,如:歲星,東方木德;熒惑,南方火德;鎮星,中央土德;大白,西方金德;辰星,北方水德,這兩本書引用了不少《淮南子》和《呂氏春秋》的内容,可見五星在兩漢間,谶緯開始為五星确定了它們所代表五方五德,稱呼上也開始向五行靠近,但正規天文志與星占書一直沒有單獨用五行名稱呼五星,真正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來稱呼五大行星,可能開始于明清時期。
古人之所以能很形象地用五行相應的顔色指代五大行星,和其長期對五大行星的觀察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現在在夜晚用肉眼看火星(如今夜晚南天域那顆明亮的泛紅光的大星),也會覺得它的顔色有些發紅,古代那些星象學家長年累月的觀察這些星體,當然也就更容易看到它們最本質的顔色,并且認為它們和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有着緊密的聯系,于是就按五行中最直觀的顔色和它們相對應地命名了。
不過五行學說隻在我國和受我國文化影響的中華文化圈中盛行,西方并不這麼認為,西方對五大行星的命名是以希臘神話中的神祗命名的,水星神是泰希斯,金星神是維納斯,火星神是阿瑞斯,土星神是卡勒姆,木星神是宙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