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都争相做美國的盟友,比如韓國、沙特、英國等。波蘭甚至主動出錢建設軍事基地,邀請美軍進駐。中俄這樣的大國拒絕做美國的“盟友”還可以理解,而伊朗隻是一個地區強國,在世界上算是二三流國家,為什麼伊朗放着好日子不過,偏要選擇與美國為敵呢?
說實話,沒有任何國家想與美國為敵,畢竟美國是當今世界的第一強國。如果一個國家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那它肯定是被美國觸及到了底線,被迫反擊。
一,伊朗曾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日子并不好過。經常有人這麼問,為什麼美國的盟友都很富裕,蘇聯的盟友很窮?
其實這是睜着眼說瞎話。
美國在140多個國家有駐軍,這些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友,而世界上的富裕國家、發達國家總共才30多個,你能說美國的盟友都很富裕嗎?
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與美國也是親密盟友。當時,伊朗、以色列是美國的在中東最重要的兩個盟友。美國不但支持伊朗的工業發達,還把現役武器裝備賣給伊朗。
一方面,伊朗的經濟發展迅速,另一方面,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掌權的巴列維國王把伊朗的油田都賣給了美英資本家,換來了伊朗極少數上層人士的奢侈生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卻處于赤貧狀态。國王還鎮壓教士和民衆的反抗。最終,宗教人士和底層民衆聯合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民主政體。
二,最核心的原因:石油利益。一個國家的政權更叠,不一定會影響它的對外交往。比如巴基斯坦的政權無論如何變化,總是能與它東北方的強大鄰國維持很好的關系。伊朗的伊斯蘭革命為什麼讓美伊反目成仇呢?
答案隻有兩個字:利益。說“石油”也對。
巴列維國王已經把伊朗國内的大部分油田賣給美英資本了。如果新生的伊斯蘭政權能承認美英的在伊朗的利益,承認美英對油田的控制,那雙方的關系絕對不會破裂。
但這是不可能的。巴列維國王就是因為出賣油田,漠視民生被趕下台的,霍梅尼自然要收回油田,利用油田收益來穩定社會秩序,改善民生。
另一方面,如果美英宣布放棄在伊朗的油田利益,放棄支持被推翻的巴列維國王,那雙方也能維持友好。
但這也是不可能的。想從美國資本家手裡拿回油田,無異于虎口奪食。
更何況,美國人根本不把伊朗的新生政權放在眼裡,認為霍梅尼堅持不了多久,很快就會失去人民支持。所以,美國把逃到美國的巴列維國王當成一個重要籌碼,希望有一天巴列維還能重返伊朗掌權。
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就徹底激化了。憤怒的伊朗人沖擊了美國使館,扣押6名外交人員和平民長達444天。
三,美國在兩伊戰争中支持伊拉克。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發戰争。美國選擇在戰争中支持伊拉克,給伊拉克提供大量貸款,給伊拉克武器和情報支持,造成伊朗數百萬人死亡。
四,現實原因。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争畢竟都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現在的國際局勢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美伊都有和解的意願,兩國完全可以化敵為友。
但現實更加不樂觀。一方面,美國為了掌控世界石油定價權,深入介入中東,分化中東各國。美國試圖推翻中東所有不聽話的政權,掌控中東。伊朗就是美國的最重要的一個目标,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對伊朗經濟制裁,帝國主義亡伊朗之心不死。
另一方面,伊朗人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放任美國掌控了叙利亞、伊拉克和也門,那下一個就是伊朗了。所以,伊朗必須禦敵于國門之外,給與以上三國必要的支持,建立“什葉派之弧”。這與明朝進行萬曆朝鮮戰争的道理是一樣的。
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伊朗隻有兩個選擇:
一,像現在這樣毫不妥協,堅持到底。
二,向美國投降,做美國的“盟友”,允許美軍進駐本土,國家利益拱手與人。
顯然,有悠久曆史的波斯人隻能選擇第一條。
無論你對伊朗和美國是什麼态度,但有一點誰也無法否認:伊朗倒下對中國沒有半點好處。
大家也可以說下自己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