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9:09:24

導學:财務報表分為通用财務報表和管理用财務報表,不同報表形式有着不同的用途,與之相對應有不同分析方式和财務指标,财務報表分析(1)講解通用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2)講解管理用報表分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

第一節 财務報表分析概述    一、比較分析法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

常用分析方法

含義

報表分析的比較法,是對兩個或幾個有關的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揭示差異和矛盾的一種分析方法。

比較對象

比較分析按比較對象(和誰比)分為: (1)與本公司曆史比,即不同時期(2~10年)指标相比,也稱“趨勢分析”。 (2)與同類公司比,即與行業平均數或競争對手比較,也稱“橫向比較”。 (3)與計劃預算比,即實際執行結果與計劃指标比較,也稱“預算差異分析”。

比較内容

比較分析按比較内容(比什麼)分為: (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總量是指報表項目的總金額,例如,總資産、淨資産、淨利潤等。總量比較主要用于時間序列分析,如研究利潤的逐年變化趨勢,看其增長潛力。有時也用于同業對比,看公司的相對規模和競争地位的變化。 (2)比較結構百分比:把利潤表、資産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轉換成結構百分比報表。例如,以收入為100%,看利潤表各項目的比重。結構百分比報表用于發現有顯著問題的項目,揭示進一步分析的方向。 (3)比較财務比率:财務比率是各會計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反映它們的内在聯系。财務比率是相對數,排除了規模的影響,具有較好的可比性,是最重要的分析比較内容。财務比率的計算相對簡單,而對它加以說明和解釋卻相當複雜和困難。

  二、因素分析法(連環替代法)

含義

因素分析法是依據财務指标與其驅動因素之間的關系,從數量上确定各因素對指标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又稱為連環替代法。

原理

設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聯系的A、B、C三個因素相乘得到,報告期(實際)指标和基期(計劃)指标為: 報告期(實際)指标R1=A1×B1×C1基期(計劃)指标R0=A0×B0×C0

原理

在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标R的影響程度時可按順序進行: 基期(計劃)指标R0=A0×B0×C0  (1) 第一次替代  A1×B0×C0 (2) 第二次替代  A1×B1×C0 (3) 第三次替代 R1=A1×B1×C1  (4) (2)-(1)→A變動對R的影響 (3)-(2)→B變動對R的影響 (4)-(3)→C變動對R的影響 把各因素變動綜合起來,總影響:△R=R1-R0 【注意】如果将各因素替代的順序改變,則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也就不同。

【例·計算題】已知某企業20×1年和20×2年的有關資料如下:

20×1年

20×2年

權益淨利率

10%

18%

資産淨利率

5%

6%

權益乘數

2

3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依次計算資産淨利率和權益乘數的變動對20×2年權益淨利率變動的影響。  【提示】權益淨利率=資産淨利率×權益乘數

『正确答案』  分析對象:20×2年與2021年權益淨利率之差=18%-10%=8%   2021年: 5%×2=10%……(1)  替代資産淨利率:6%×2=12%……(2)  替代權益乘數: 6%×3=18%……(3)  資産淨利率變動影響:(2)-(1)= 12%-10%=2%   權益乘數變動影響: (3)-(2)= 18%-12%=6%   各因素影響合計數為:2%+6%=8%

【分析】替代順序問題的分析   資産淨利率的影響=(20×2年資産淨利率-20×1年資産淨利率)×20×1年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的影響=20×2資産淨利率×(20×2年權益乘數-20×1年權益乘數)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3

替代分析圖示

第二節 财務比率分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4

财務比率分析

  一、财務比率的類型及其規律  (一)比率類型

  學習基本财務比率時,首先需要注意:首先從總體上把握其基本框架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5

财務比率類型

  (二)财務指标規律   1.命名規律    (1)母子率類指标。比如資産負債率,資産為分母,負債為分子。  (2)子比率類指标。比如流動比率,分子是流動資産;速動比率,分子是速動資産。(短期償債能力指标)  (3)周轉率類指标    某項目周轉次數=周轉額/該項目金額    周轉額主要是指銷售收入   2.其他規律   (1)财務比率分子分母一緻性問題  比率指标一般有分子分母兩項。作為一個科學的财務指标,分子分母的時間特征必須保持一緻。這是一般的要求,但也可能為了簡化,而不保持一緻。   這裡存在三種情況:    ① 時點指标/時點指标。比如:資産負債率=負債/資産   ② 時期指标/時期指标。比如: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    ③ 時期指标/時點指标。比如:權益淨利率=淨利潤/所有者權益   【注意】特殊指标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一般來講,該類比率中的流動負債(債務總額)采用期末數而非平均數,因為實際需要償還的是期末金額,而非平均餘額。   (2)基本指标中涉及的“現金流量”,是指經營現金流量,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現金流量表項目)。  (3)對于任何一個指标的分析不要絕對化。比如,流動比率是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情況下,該指标越大,表示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不能絕對認為,流動比率越大越好。  二、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中的“債”是指“流動負債”,企業償還流動負債,一般是使用流動資産,因此,該類指标通常涉及的是“流動負債”和流動資産或者流動資産的某些項目。  (一)營運資本

公式及理解

營運資本

=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長期資本-長期資産

=經營營運資本-短期淨負債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6

營運資本=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經營流動資産-經營流動負債)+(金融流動資産-金融流動負債)

=經營營運資本-短期淨負債

分析

(1)營運資本為正數,表明長期資本的數額大于長期資産,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動資産,營運資本的數額越大,财務狀況越穩定。極而言之,當全部流動資産沒有任何流動負債提供資金來源,而是全部由營運資本(此時全部為長期資本)提供時,企業沒有任何短期償債壓力。 【提示】營運資本越大,财務狀況越穩定。 (2)營運資本為負數,表明長期資本小于長期資産,有部分長期資産由流動負債提供資金來源。由于流動負債在1年或1個營業周期内需要償還,而長期資産在1年或1個營業周期内不能變現,償債所需現金不足,必須設法另外籌資,則财務狀況不穩定。 (3)營運資本是絕對數,不便于不同曆史時期及不同企業之間比較。把這個指标變成相對數形式,就是流動比率。

注意

教材【指注會教材】中,還提出了一個指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營運資本/流動資産,該指标與流動比率所反映的償債能力是相同的,二者可以換算。(流動資産的兩個來源:流動負債、營運資本)

【例·多選題】下列說法中,正确的是( )。  A.營運資本等于流動資産超過流動負債的部分  B.營運資本為正數,表明長期資本的數額大于長期資産  C.當企業的長期資本不變時,增加長期資産會提高财務狀況的穩定性  D.當企業的長期資本不變時,增加長期資産會降低财務狀況的穩定性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淨營運資本=流動資産-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産,當長期資本不變時,增加長期資産會降低淨營運資本,而淨營運資本的數額越大,财務狀況越穩定。

  (二)流動比率

公式

流動比率=流動資産/流動負債

分析

(1)就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來看,一般情況下,該指标越大,表示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該指标越小,表示短期償債能力越差。 (2)不同行業的流動比率,通常有明顯差異,營業周期越短的行業,合理的流動比率越低。 (3)西方财務管理中,多認為生産型企業的合理流動比率為2,但最近幾十年發生了新的變化,許多成功的企業該指标小于2。 (4)為了考察流動資産的變現能力,有時還需要分析其周轉率。

問題

流動比率指标假設全部流動資産都可以變為現金并用于償債,全部流動負債都需要償還。該假設存在三個問題: (1)有些流動資産的賬面金額與變現金額有較大的差異,比如:産成品等; (2)經營性流動資産是企業持續經營所必需的,不能全部用于償債; (3)經營性應付項目可以滾動存續,無需動用現金全部結清; 因此,流動比率是對短期償債能力的粗略估計。

關系

注意流動比率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之間的關系:

營運資本配置比率

=營運資本/流動資産

=(流動資産-流動負債)/流動資産

=1-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的關系: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7

  1/流動比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1

  【例·多選題】公司當年的經營利潤很多,卻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為查清其原因,應檢查的财務比率包括( )。  A.銷售淨利率  B.流動比率  C.存貨周轉率  D.應收賬款周轉率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因為是到期債務,所以通常是“短期負債”,對于短期負債而言,我們需要把握的是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反映的是短期償債能力,為了考察流動資産的變現能力,有時還需要分析其周轉率。所以BCD是正确選項。

  (三)速動比率

公式

速動比率=速動資産/流動負債

速動資産的理解

速動資産,是指可以在較短時期内變現的資産,包括貨币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産和應收款項等。另外的流動資産,包括存貨、預付款項、1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資産和其他流動資産等,稱為非速動資産。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8

速動資産的計算

速動資産的計算有兩種方法: 一是加法:速動資産=貨币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産+各種應收款項 二是減法:速動資産=流動資産-存貨、預付款項、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資産及其他流動資産等。

分析

(1)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2)速動比率過大,盡管償債的安全性很高,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占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3)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一個原因: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成現金(實際壞賬可能比計提的準備多),另一個原因:報表中的應收賬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注意】計算題中,有時可能假定企業的流動資産由速動資産和存貨構成。在這種情況下,指标之間的相互推算,需要注意特定的假設。

  【例·計算題】已知某企業存貨為18萬元,流動負債為20萬元,速動比率為1.5,假設該企業的流動資産由速動資産和存貨構成,要求:計算該企業的流動比率。

『正确答案』  速動資産=20×1.5=30萬元  流動資産=30+18=48萬元  流動比率=48/20=2.4

【例·多選題】流動比率為1.2,則賒購材料一批,将會導緻( )。  A.流動比率提高  B.流動比率降低  C.流動比率不變  D.速動比率降低

『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流動比率大于1,說明流動資産大于流動負債,因而賒購之後流動比率會降低;由于賒購之後速動資産不變,流動負債增加,所以速動比率降低。

【提示】如果一項業務的發生涉及分子分母同時等額增加或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比值如何變化需要根據業務發生前該比率是大于1還是小于1來判斷。

  (四)現金比率

公式

現金比率=(貨币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産)/流動負債

含義

現金比率假設現金資産是可償債資産,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資産作償債的保障

注意

這裡的現金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現金,而是指現金資産。教材定義:在速動資産中,流動性最強、可直接用于償債的資産稱為“現金資産”。現金資産包括“貨币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産”。

【例·單選題】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列使現金比率上升項目有( )。  A.貨币資金增加   B.交易性金融資産減少  C.賒銷商品,導緻應收賬款增加   D.賒購商品,導緻應付賬款增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現金比率=(貨币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産)÷流動負債,交易性金融資産減少現金比率下降。

【小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9

  【提示】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五)現金流量比率

公式

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注意

(1)公式中的“經營現金流量”,通常使用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2)一般來講,該比率中的流動負債采用期末數而非平均數,因為實際需要償還的是期末金額,而非平均餘額。

含義

現金流量比率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的經營現金流量保障程度。該比率越高,償債越有保障。

(六)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   ——表外因素(根據其對短期償債能力的影響分為兩類)

增強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1)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标:不反映在财務報表中,但在董事會決議中披露。 (2)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産:比如出租的房屋,企業發生周轉困難時,可以将其出售,并且不會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 (3)償債能力的聲譽。聲譽好,易于籌集資金。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0

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1)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如果它的數額較大并且可能發生,就應在評價償債能力時給予關注; (2)經營租賃合同中承諾的付款:很可能是需要償付的義務; (3)建造合同、長期資産購置合同中的分階段付款:也是一種承諾,應視同需要償還的債務。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1

【例·單選題】下列業務中,能夠降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是( )。  A.企業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置一台大型機械設備  B.企業從某國有銀行取得3年期500萬元的貸款  C.企業向戰略投資者進行定向增發  D.企業向股東發放股票股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選項A屬于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包括三項:(1)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2)經營租賃合同中的承諾付款;(3)建造合同、長期資産購置合同中的分階段付款。

【例·單選題】下列事項中,有助于提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是( )。   A.利用短期借款增加對流動資産的投資  B.為擴大營業面積,與租賃公司簽訂一項新的長期房屋租賃合同  C.補充長期資本,使長期資本的增加量超過長期資産的增加量  D.提高流動負債中的無息負債比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營運資本=長期資本-長期資産,選擇C可以導緻營運資本增加,所以,有助于提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總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2

  三、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流動負債,不考慮付息

長期償債能力:負債總額,考慮付息能力

    (一)資産負債率

公式

資産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産總額

分析

(1)資産負債率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 (2)資産負債率還代表企業的舉債能力。 該指标越低,企業舉債越容易,該指标越高,舉債越困難。當資産負債率高到一定程度,由于财務風險過大,債權人往往就不再對企業貸款了。這也就意味着企業的舉債能力已經用盡了。

(二)産權比率和權益乘數

基本公式

産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權益乘數=總資産/股東權益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3

關系公式

産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産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式。要注意這三個指标之間的相互關系。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4

變動關系

權益乘數、産權比率和資産負債率三者是同方向變動的,如果一個指标達到最大,另外兩個指标也達到最大。

計算技巧

(1)已知一個指标,要能夠計算出另外兩個指标。比如,已知資産負債率為50%,則權益乘數為2,産權比率為1。 (2)在計算題中,兩組數據(資産負債率、産權比率和權益乘數;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已知一組中一個和另一組的一個,即可求出其餘的各指标。

【例題·單選題】已知某企業20×1年平均産權比率為1,平均資産為10000萬元,負債的平均利率為10%,則該企業的年利息為( )萬元。   A.1000  B.500   C.100   D.6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為産權比率為1,說明負債和權益相等都是10000/2=5000(萬元),則年利息=5000×10%=500(萬元)。

  (三)長期資本負債率

公式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5

提示

(1)企業的長期資金來源(長期資本)包括非流動負債和股東權益,因此,本指标的含義就是長期資本中非流動負債所占的比例。——長期資本的構成 (2)資本結構管理中,經常使用該指标。流動負債經常變化,因此,本指标剔除了流動負債。 【提示】如果企業不存在流動負債的話,該指标與資産負債率是一樣的。

(四)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指标反映企業經營收益為所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的多少倍。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6

公式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淨利潤 利息費用 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提示】

(1)分子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的全部費用化利息;包括本期發生本期費用化,還包括本期和以前期間資本化利息的本期費用化部分。 (2)分母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費用化利息,還包括資本化利息。

分析

(1)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因此,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 (2)如果利息保障倍數小于1,表明企業産生的經營收益不能支持現有的債務規模。利息保障倍數等于1也是很危險的,因為息稅前利潤受經營風險的影響,是不穩定的,而利息的支付卻是固定的。

(五)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公式

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流量/利息費用

分析

(1)該比率表明1元的利息費用有多少倍的經營現金流量作保障。 (2)該比率比以收益為基礎的利息保障倍數更可靠。因為實際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現金,而不是收益

(六)現金流量債務比

公式

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債務總額 【提示】一般來說,該比率中的債務總額采用期末數而非平均數,因為實際需要償還的是期末金額,而非平均金額。

分析

該比率表明企業用經營現金淨流量償付全部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償還債務總額的能力越強。

【鍊接】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流動負債   

(七)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表外因素

①長期租賃(指長期經營租賃)

融資租賃形成的負債大多會反映于資産負債表,而經營租賃則沒有反映于資産負債表。當企業的經營租賃量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籌資,這種長期性籌資,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産生影響。因此,如果企業經常發生經營租賃業務,應考慮租賃費用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②債務擔保

擔保項目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涉及企業的長期負債。有的涉及企業的流動負債。在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應根據有關資料判斷擔保責任帶來的潛在長期負債問題

③未決訴訟

未決訴訟一旦判決敗訴,便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在評價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要考慮其潛在影響。

【注意】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中未列出“未決訴訟”  【總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7

 【例·多選題】權益乘數為4,則( )。  A.産權比率為5   B.資産負債率為1/4  C.産權比率為3  D.資産負債率為75%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權益乘數=1 産權比率,權益乘數=4,所以産權比率=3。權益乘數=1/(1-資産負債率),由此計算出資産負債率=75%。

【例·多選題】已知甲公司20×1年末負債總額為200萬元,資産總額為500萬元,流動資産為240萬元,流動負債為160萬元, 20×1年利息費用為20萬元,淨利潤為100萬元,所得稅為30萬元,則該公司( )。  A.20×1年末資産負債率為40%  B.20×1年末産權比率為2/3  C.20×1年利息保障倍數為7.5  D.20×1年末長期資本負債率為20%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20×1年末資産負債率=200/500×100%=40%,産權比率=200/(500-200)=2/3,利息保障倍數=(100+30+20)/20=7.5,長期資本負債率=(200-160)/(500-160)=11.76%。

  四、營運能力比率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8

  【注】一般情況下,某項目金額使用年末數,如果年末數受季節性、偶然性和人為因素影響,可以考慮使用平均數。  (一)應收賬款周轉率(三種表示形式)

表示形式

1.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應收賬款 表明應收賬款一年可以周轉的次數,或者說明1元應收賬款投資可以支持的銷售收入。 【提示】理論上應使用“賒銷額”,但外部分析人員無法取得賒銷數據。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也被稱為應收賬款的收現期,表明從銷售開始到回收現金平均需要的天數 3.應收賬款與收入比=應收賬款/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與收入比,可以表明1元銷售收入需要的應收賬款投資。

注意問題

1.應收賬款的減值準備問題。 計提減值——收入不變,應收賬款項目金額降低——周轉次數增加,周轉天數減少 這種周轉天數的減少不是好的業績,反而說明應收賬款管理欠佳。如果減值準備的數額較大,就應進行調整,使用期末未提取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計算周轉天數。 2.應收票據是否計入應收賬款周轉率。因為大部分應收票據是銷售形成的,隻不過是應收賬款的另一種形式。應該将其納入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計算,稱為“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周轉天數”。 【提示】計算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考慮應收票據,計算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周轉天數考慮應收票據。 3.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一定是越少越好。應收賬款是賒銷引起的,如果賒銷有可能比現金銷售更有利,周轉天數就不會越少越好。收現時間的長短與企業的信用政策有關。

(二)存貨周轉率

表示形式

1.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存貨 2.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次數 3.存貨與收入比=存貨/銷售收入

注意

(1)計算存貨周轉率時,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斷短期償債能力,應采用銷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評估存貨管理業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在分解總資産周轉率(周轉天數)時,應統一使用“銷售收入”。

注意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19

(2)存貨周轉天數不是越低越好。比如,減少存貨量,可以縮短周轉天數,但可能會對正常的經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再如,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三)其他營運能力指标

指标

表示形式

流動資産周轉率

(1)流動資産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産 (2)流動資産周轉天數=365/流動資産周轉次數 (3)流動資産與收入比=流動資産/銷售收入

營運資本周轉率

(1)營運資本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營運資本 (2)營運資本周轉天數=365÷營運資本周轉次數 (3)營運資本與收入比=營運資本÷銷售收入

非流動資産周轉率

(1)非流動資産周轉次數=銷售收入/非流動資産 (2)非流動資産周轉天數=365/非流動資産周轉次數 (3)非流動資産與收入比=非流動資産/銷售收入

總資産周轉率

(1)總資産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産 (2)總資産周轉天數=365/總資産周轉次數 (3)總資産與收入比=總資産/銷售收入 【提示】總資産周轉率的驅動因素分析,通常可以使用“資産周轉天數”或“資産與收入比”指标,不使用“資産周轉次數”。 因為各項資産周轉次數之和不等于總資産周轉次數,不便于分析各項目變動對總資産周轉率的影響。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0

【總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1

  【例·多選題】(2011)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列計算方法的改變會導緻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減少的有( )。  A.從使用賒銷額改為使用銷售收入進行計算  B.從使用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改為使用應收賬款平均淨額進行計算  C.從使用應收賬款全年日平均餘額改為使用應收賬款旺季的日平均餘額進行計算  D.從使用已核銷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後的平均餘額改為核銷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前的平均餘額進行計算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選項A和選項B會導緻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增加,從而導緻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減少;選項C和選項D的影響正好與選項A和選項B相反。

【例·多選題】兩家商業企業本期銷售收入、存貨平均餘額相同,但毛利率不同,則下列關于評價存貨管理業績的存貨周轉次數的說法正确的是( )。  A.毛利率高的企業,存貨周轉次數高   B.毛利率高的企業,存貨周轉次數低   C.毛利率低的企業,存貨周轉次數高   D.毛利率低的企業,存貨周轉次數低

『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評價存貨管理業績時,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毛利率=1-銷售成本率,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餘額,銷售收入相同的情況下,毛利率越高,銷售成本越低,存貨平均餘額相同的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低。反之,毛利率越低,銷售成本越高,存貨餘額相同的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  在題設情況下,毛利率與存貨周轉次數成反方向變化。

  五、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通用模式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2

  (一)銷售淨利率

公式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

分析

(1)“銷售收入”是利潤表的第一行數字,“淨利潤”是利潤表的最後一行數字,兩者相除可以概括企業的全部經營成果。 (2)它表明1元銷售收入與其成本費用之間可以“擠”出來的淨利潤。該比率越大則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驅動因素

銷售淨利率的驅動因素是利潤表的各個項目

注意

“銷售淨利率”又簡稱“淨利率”。某個利潤率如果前面沒有指明計算比率使用的分母,則是指以銷售收入為分母。比如毛利率等。

(二)總資産淨利率

公式

總資産淨利率=淨利潤÷總資産

分析

總資産淨利率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雖然股東的報酬由資産淨利率和财務杠杆共同決定,但提高财務杠杆會同時增加企業風險,往往并不增加企業價值。此外,财務杠杆的提高有諸多限制,因此,提高權益淨利率的基本動力是總資産淨利率。 【提示】權益淨利率=總資産淨利率×權益乘數

驅動因素

總資産淨利率的驅動因素是銷售淨利率和資産周轉率。可用因素分析法定量分析銷售淨利率、資産周轉率對資産淨利率影響程度。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3

(三)權益淨利率

公式

權益淨利率=淨利潤/股東權益

分析

權益淨利率的分母是股東的投入,分子是股東的所得。對于股權投資人來說,具有非常好的綜合性,概括了企業的全部經營業績和财務業績。

  【總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4

  六、市價比率  (一)市盈率

公式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東淨利潤÷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提示】反映普通股股東願意為每1元淨利潤支付的價格

注意

(1)市盈率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前景的預期 (2)對僅有普通股的公司而言,每股收益的計算相對簡單。在這種情況下,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東淨利潤÷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則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淨利潤-優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3)每股收益概念僅适用于普通股。

(二)市淨率

公式

市淨率=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産每股淨資産=普通股股東權益÷流通在外普通股【提示】反映普通股股東願意為每1元淨資産支付的價格

注意

既有優先股又有普通股的公司,通常隻為普通股計算淨資産,在這種情況下,普通股每股淨資産的計算如下: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5

(三)市銷率

公式

市銷率=每股市價÷每股銷售收入 每股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

含義

市銷率(或稱為收入乘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銷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普通股股東願意為每1元銷售收入支付的價格。

【總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6

  【提示】  (1)每股收益和每股收入是根據當期流通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的;每股淨資産是根據資産負債表日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計算的。   (2)這三個市價比率主要用于企業價值評估(企業價值評估方法另行介紹)

  【例·單選題】已知某公司某年每股收益為2元,銷售淨利率為10%,年末市盈率為20倍。則該公司的收入乘數為( )。  A.1.5  B.2  C.3  D.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市盈率=2×20=40元,每股收入=2/10%=20元收入乘數=40/20=2

  七、杜邦分析體系  杜邦分析體系,又稱杜邦财務分析體系,簡稱杜邦體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務比率之間的内在聯系,對企業财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系統評價的方法。該體系是以權益淨利率為龍頭,以資産淨利率和權益乘數為核心,重點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權益淨利率的影響,以及各相關指标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因其最初由美國杜邦公司成功應用,所以得名。  (一)傳統财務分析體系的核心比率和核心公式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7

  (二)分析框架(層次分析)與分析方法(主要是因素分析)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8

幾個結論:

  1. 銷售淨利率與資産周轉率成反向變動;
  2. 總資産淨利率與權益乘數成反向變動;
  3. 為了提高流動性隻能降低盈利性。

【提示】  (1)注意掌握杜邦體系與因素分析法的結合  (2)涉及資産負債表的數據,要保持一緻。同時使用期末數或同時使用平均數。

  【例·單選題】某公司今年與上年相比,銷售收入增長10%,淨利潤增長8%,資産總額增加12%,負債總額增加9%。可以判斷,該公司權益淨利率比上年( )。  A.提高  B.降低  C.不變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資産總額增加12%,所以(負債總額 所有者權益)增加12%,因此負債總額增加12%,同時所有者權益增加12%,或者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一個增加小于12%,另一個增加大于12%,從而使得總額增加等于12%。因此,資産總額增加12%,負債增加9%,所有者權益增加一定大于12%。那麼就可以得出,權益淨利率的分母所有者權益的增長大于分子經淨利潤的增長,那麼權益淨利率是降低的,選項B是正确的。

(三)傳統分析體系的局限性  1.計算總資産淨利率的“總資産”與“淨利潤”不匹配  總資産淨利率=淨利潤/總資産  2.沒有區分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損益

3.沒有區分金融負債與經營負債。  

基本的财務報表分析(财務報表分析1)29

THE END

@森哥财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