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榮耀趙明高光時刻

榮耀趙明高光時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07:14:21

榮耀趙明高光時刻(對話榮耀趙明過去一年)1

文 | 最話FunTalk,作者 | 王芳潔,編輯 | 楊羽

“網上都是對我們不看好的,覺得榮耀完蛋了。”

2020年4月,榮耀内部開了一次線上員工座談會,CEO趙明在線回答同事們的問題,越尖銳越要答,再難也不能回避,大家都在看着。例如上面這條。

趙明回答他:好啊,如果對手真的認為榮耀不行了,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手的低估和小看,這絕對是利好。

其實那個4月,是榮耀的至暗時刻。經過了長時間的芯片斷供,手頭上早期備下的一批芯片逐漸消耗殆盡,供應鍊采購部門的同事隻能在外面找芯片,一顆一顆搶下來,有什麼芯片就做什麼産品。一個月最低的時候,發貨量隻有幾十萬台,連原來一天的發貨量都不夠。

三月的時候,榮耀在三亞開了一次渠道會,經銷商和零售商都來了,大家喝了很多酒,有些人說,要陪榮耀一起度過最難的時候,也有些人說,要把過去幾年在榮耀身上賺點錢,全部拿出來。

直到今天,趙明想起那個夜晚,還是會卡殼,眼神從人的臉上移開,一下子變得很遠。

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信任也是一種壓力。

這家創業公司,再也不像從前在華為時那樣,有人托底。它得在有限的資源下,讓自己活下去,盡量保證經銷商們有流水,讓大家都也都能活到榮耀恢複供應的那一天。當時,每台手機要流向哪裡,都要經過中國區總部機關來分配。但太難了,還是有很多人分不到貨。

到了四月,存貨也基本上都用光了。這一刻被标記在一條微笑曲線的谷底。

兩個月後,上遊芯片恢複供應,榮耀在中國的銷量迅速提升,直至9月末,幾近曆史高位,并且超過小米,跻身全國前三。

海外市場也于10月初開始重啟。這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候,海外是沒有産品可賣的狀态,榮耀的海外員工在和客戶交流時,通常隻能給一個預測,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預測又常常delate掉了。直至10月榮耀50系列開始在歐洲、非洲等多地區同步上市。

終于到了可以重新加入全球競争的時刻,很多榮耀的同事申請去海外工作,這當然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目前在中國之外,全球還處在疫情大爆發的狀态。真的有人去了之後中招,也平靜的接受了治療。

但即便是在谷底時,很多工作也不能停下來。在這個以日為刻度的競争環境裡,對手們為了搶占華為退出的市場份額,一方面在下遊不斷加大新産品供應,一方面在上遊瘋狂搶奪芯片。要是榮耀不早作準備,可能就永遠走不出來了,遂了對手的願。

因為芯片斷供,榮耀已經太久沒有發布新産品了。所以2021年一開始,趙明就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把供應的節奏調過來。

這一年裡,榮耀全線開火,定價在1500-2000元的X系列連發了20、30兩代,2000以上檔位發布了Play 5系列,主打旗艦定位的數字系列則在半年時間裡發布了榮耀50和60兩代産品,史無前例。

2021年8月,榮耀又推出了高端産品線magic3系列,售價從4599元一直上探到7999元。而2022年剛開年幾天,榮耀又發布了第一款折疊屏手機,榮耀 magicV系列,價格帶寬再次被拉寬到了9999元。

這種節奏給整個公司造成了極大的壓強。

每一款産品都需要前置的研發工作,要是還在華為的體系裡,事情當然容易很多,因為它背靠着一個10萬人的研發團隊,可能不經意間就能用到集團的一項技術和能力。但出來的時候,榮耀就帶了4000來号研發人員。

趙明後來回憶,大家是 “咬着後槽牙把事情扛下來的”,為了确保50系列能在6月如期上市,榮耀的研發團隊經曆了211天急行軍,在晚于對手45天拿到骁龍778芯片資料的情況下,最終早于競争對手30天發布了産品。

需要調整的又不僅僅是供應的節奏。随着獨立,榮耀面臨着危機,但也确立了全新的戰略定位,或者可以說是一次再造的機遇。它不再扮演雙品牌中年輕化的那部分,而是要全面參與市場競争,并且逐步走向高端化。

就像任正非在送别榮耀時期許的:“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争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成為你們一個自我激勵的口号。”

終究不可能真這樣喊,8月,趙明在行業裡率先喊出了:“和蘋果終有一戰”,但要戰勝蘋果,可沒那麼容易,需要在軟硬件上全面對标。

所以,這一年裡,雖然研發團隊鑼齊鼓不齊,榮耀還是辟出一支隊伍來進行magic live智慧引擎的研發,趙明的目标是打造可以比肩IOS的系統和軟件體驗,早在華為時期,他就已經堅信操作系統和個性化體驗是産品的戰略控制點。

“終于可以按照我們的理想做最好的産品了,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獎勵,有天花闆沒問題,去捅破它。”趙明說,他和團隊是有幸福感的。

1月11日,圍繞榮耀是如何走過這一年,趙明與《最話》等機構聊了兩個小時。盡管現在還不是寫回憶錄的時候,但這條因為特殊事件而被改變的命運軌迹,值得在當下留下一個标記。

它可能是個逗号,是個破折号,但絕不是一個句号。就像每一個頑強的生命,總在春天的第一場雨後複蘇。

以下是本次與趙明的對話,有删節。

01 決策的寬度、廣度和深度比以前更大了

Q: 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戰略的尺度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樣了?

A:在榮耀沒有獨立出來之前,我們的戰略是華為和榮耀雙品牌,獨立出來之後,你可以選擇跟原來的榮耀一樣的戰略,也可以選擇對标蘋果。我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戰略。

在新的戰略定位上,我們去赢得競争。

Q:在獨立之前有想過對标蘋果嗎?

A:沒想過,那個時候想對标蘋果幹嘛。當時雙品牌中,榮耀的定位還是針對年輕人的品牌,在整個設計當中如何更加實現更酷的科技,更炫的設計,這是榮耀當年所思考的。

Q:從magic 2到magice 3,中間斷檔了三年,也是因為Magic系列和華為有競争關系,所以導緻當時沒有做下去嗎?

A:其實當初在做Magic的時候,和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的定位是有沖突。但更重要的是,當時我們把Magic當作榮耀對于未來科技的突破和探索,是科技理想主義的系列産品。

今天,我們重拾了科技理想主義。

對于今天的榮耀來說,Magic系列的每一步推進,都是我們打破原來的天花闆和局限, 它是一個箭頭,承載着榮耀不斷把天花闆往上頂。

Q:其他方面有什麼不同嗎,例如決策的鍊條和管理的幅度。

A:資源整合地更完整和徹底了。可能在原有的平台化體系當中,這些資源存在着平衡和協調,但現在所有的資源都在榮耀公司下面了,平衡和協調的責任和職責也都到了我這裡。

Q:這會給您個人帶來很大的變化嗎?

A:就我自身來說,倒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因為當初管理榮耀,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上面有高層,今天我上面也有董事會。隻不過決策的寬度、廣度和深度比以前更大了。

某種程度上,我也要做好自我的克制和約束,避免錯誤的決策帶來更大的損失。經營上的決策,CEO要承擔核心職責,決策的随意性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在我們公司内部,有各個委員會在發揮職能,例如産品的、合規的,就是要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來平衡好決策。

Q:從之前的一些采訪報道來看,您身上還有很強的華為底色,例如牢記“惶者生存”。随着決策的尺度更大,是不是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A:肯定每一天都會經曆問題,隻不過大和小的區别。很多時候,到最後需要拍闆,都是幾個億,幾十個億的投下去,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判斷,例如對進一步發展路徑的判斷,對消費者認可的判斷,也涉及到對風險的判斷。所以獨立出來之後,更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好處就是你的神經會被磨煉的越來越粗大。

02 不向前快速突進,就會一直跑在節奏的後面

Q:Magic V定價9999元,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因為大家原本預計要在萬元以上。

A:公司裡其實也有不同的意見,我們是不是可以定價更高一點?定價高,這些貨量也可以賣得出去,還可以多賺一點錢。現在市場上的幾款産品,要麼是産品設計、體驗根本不是一個級别的,要麼就是定價高,體驗還不如我們的。

但是過去,折疊屏可以作為主力機的認知還沒建立起來。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實現這種認知。讓大家在争議面前快速統一思想,不要再花時間精力在這上面。

Q:最終,讓大家一想起榮耀就會想到的品牌标簽會是什麼,比如有的品牌UI特别好,有的商務特别好。

A:智慧化方面,我們絕對是可以做到最好的。

Q:如何保證這個智慧化不是自以為是的智慧化,例如我隻是路過地鐵站而已,手機卻調出了地鐵卡。

A:做産品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價值觀,會涉及到你用什麼樣的邏輯,技術是沒有傾向性的,但是工程師有,企業有,這也決定了每個廠家和平台的智慧化體驗是不一樣的。

把手機推薦廣告化,對于消費者來說肯定是不可接受的。比如午飯時間,當我熟悉你的習慣是用餓了麼,就要把餓了麼推薦給你,而不應該是美團。

Q:之前很長時間裡,榮耀的線上和線下銷售比例基本是五五開,最新的數據達到了三七開,這裡面線下經銷商應該出了不少力吧。

A:去年三月份的時候,我們在三亞開了一個渠道的會,那個時候榮耀真的特别艱難。但大家都知道榮耀肯定會回來,會給手機市場帶來不一樣的東西,所以都願意陪榮耀度過最難的時候,甚至把自己之前在榮耀身上賺的錢,都拿出來。

那天大家喝了很多酒,我真的特别感動,榮耀一直堅持的理念是“有朋友有未來”,大家相信我們,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Q:10月底的時候,海外市場也重啟了。海外市場的目标是什麼?

A:2022年,海外肯定會高速發展,我們也會更有耐心一點,目标是三五年内,海外市場規模超過中國市場。因為中國也在增大,所以海外的增速會快一點。

Q:過去這一年,榮耀的産品發布頻次非常高,這種加速度是有的放矢,還是不得不的選擇。

A:我們要調節奏,2021年上半年,榮耀沒貨了,很多下半年發貨的産品,包括Magic3,理論上都應該是在上半年發的。所以我們要快速的把它們交付完,之後才可以定下心來,好好的思考和優化。

因為又要做技術儲備,又要做産品交付,還要維系和提升存量用戶的滿意度,這個過程中,把整個團隊的弦繃的特别緊,這讓我感到非常的糾結和不忍心。但如果不用這種超常規的方式,向前快速突進的話,你的節奏是調不過來的,會始終跑在節奏的後面。所以,我們下定決心,該咬着牙扛就扛過去。

不過今年肯定沒有那麼多産品了,要是2022年還像去年下半年的發布密度,我們團隊就瘋了,市場也瘋了。

Q:但今年開年,榮耀又是第一家發布旗艦産品的廠商,還是折疊屏。

A:折疊屏太耗投資了,錢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研發資源的投入,從這個角度來看,得從上半年就開始準備關鍵技術,直到鉸鍊技術突破之後,我們才下定決心做出這款産品。

有人說我們的鉸鍊供應商是從華為帶出來的,哪能帶出那麼多,其實最後大家的選擇都不一樣。開發的基礎是在11月17日獨立的那天,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大家分岔發展。走到今天,軟件體系和系統、折疊屏都是我們自己的東西。

Q:在這種加速度的過程中,需要您特别快的做決策吧?

A: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歸因到我一個人身上,我們的核心團隊在很多時候比我還要激進。比如說,我們的産品線總裁就是一個做産品的狂熱分子,很火爆,也很有想法。所以在産品領域上,他的工作和思考對我來說就是很好的互補。因為團隊之間的平衡和組合,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去做正确的決策。

而我會更多聚焦在體系化建設上,平衡好短期和長期之間的關系。沒有短期,人活不下去也不行,但人也不能活在夢想當中。

特别是戰略上,我得考慮讓大家不動搖,堅定不移。比如在高端崛起這個戰略上,做一款折疊屏的研發投入,絕對是整個Magic 3系列的投入量級。但Magic V和Magic 3的銷量肯定不是一個等級。短期内,你不可能指望Magic V帶來多大的利潤。但是你突破了它,就會在高端戰略、引領消費、産品創新上實現巨大突破。過了這個坎,反過來再看其他事情,就會很輕松。

不是說我是CEO就沒人質疑我了,這很正常,但當大家都在質疑你的時候,你要扛得住。

Q:這一年多的發展,您覺得符合預期嗎?給團隊打多少分?

A:榮耀從華為體系出來之後,家底沒那麼厚,所以好多時候,我們要做一些在當時看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整個團隊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非常的辛苦,尤其是研發團隊。

站在當下來看,我覺得基本上是符合預期的,如果10分滿分,我們給自己8分左右。

Q:剩下的2分在哪裡?

A:客觀來講,很多方面做的還不夠,比如一些決策執行的堅決性。因為每天做的權衡比較多,我會去想,站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做的更果斷,更堅決一點。

03 這個行業如果說真是把蘋果也卷下來,那算是本事

Q:去年整個芯片市場都供應緊張,今年這樣的産業舊傷還會蔓延嗎?

A:相比2021年,芯片的問題在今年會有一些結構性的緩解,總體來說短缺的情況會改善。因為2021年還有個原因,華為和榮耀突然離場了一段時間,大家都來搶奪這塊市場,所以每家都在over booking。當時我們一看就樂了,要是各家的芯片都得到滿足,就遠遠超過了市場容量。除非特殊情況,沒有幾家企業會餓死,都是撐死的。

Q:基于曆史原因,榮耀沖擊高端要稍微晚一些,但後發有個優勢是看的比較清楚,現在的趨勢中,折疊屏、自研芯片等,哪些我們會跟,哪些不會?

A:我們不跟别人,跟别人沒出息。而且總被别人和輿論牽着鼻子走,未必是正确的選擇。我更看重把時間拉長來看,這個決策是否正确。

包括做芯片這個事情,可以說做芯片對榮耀來說沒什麼難的,當初我就是做算法的,麒麟芯片的負責人就是從我的團隊出去的,所以我很清楚做芯片的核心關鍵點。其實真正難的是做SoC芯片,如果不做SoC芯片,有很多設計公司可以合作。

對于榮耀來說,要是在技術發展路線上,我們需要這樣一枚芯片,在行業裡又找不到,就會考慮自己做。

Q:那些友商在網上發起的挑戰,榮耀會回應嗎?

A:我還是習慣于用事實和産品說話。即使當年榮耀做互聯網第一品牌的時候,你看我什麼時候在網上跟人撕過,這也不是我擅長的,我還是希望用事實去打别人臉。

Q:所以是他們在主動發起進攻?

A:産品的競争,比較功能和性能,都很正常。我們也會拿蘋果進行比較。但是,這個過程中要基于客觀和實事求是。坦率講,今天蘋果在整個系統設計和消費者體驗上,做得比我們好。但是,蘋果也有蘋果的不足。榮耀的目标是在中國的服務生态上,率先超過蘋果的體驗,比如說由Magic Live智慧引擎加持的各種互聯網服務。我們在通訊方面,也已經比蘋果好了。當然,跟蘋果比通訊,大家會說你是不是在欺負人?

Q:現在手機行業比較内卷,大家整體的價位都被卡在4500元以下,很難上去,好像都是在中低端上做同質化的事情。

A:我覺得還是我們做的東西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大家還在相對低層次的重複,這也是榮耀複出之後一直警醒的,要對自己有一個更清醒的認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埋怨市場和消費者,消費者永遠是正确的,要問自己有沒有做出讓消費者尖叫和驚豔的産品。

客觀來講,2021的各款旗艦産品,沒有什麼能讓我認可的。不是說用了旗艦級的芯片,消費者就要認可你。因為他不是買芯片的,而是買的體驗。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你在4500以上沒賣好,那就是你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不足,包括品牌的價值、體驗價值、使用的價值。

現在來看,競争到了一個新的狀态,就像大家說的,整個行業比較内卷。其實,内卷就意味着變化和突破性的時機要到了。否則,再内卷下去,這個行業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我總體還是很樂觀的,畢竟蘋果的價值錨定在那裡。這個行業如果說真是把蘋果也卷下來,那算是本事。否則的話,其實都是自己感覺内卷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