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家住浙江台州的趙大伯和往常一樣去打理果樹,突然覺得右手食指一陣疼痛,細看,原來手指被紮進去一個小刺。
“小刺大概1公分左右,我當時把它拔掉了。”趙大伯覺得沒什麼稀奇,幹農活免不了破皮,既沒出血,又無其他明顯不适,便沒有去醫院就診消毒。
沒想到過了幾天,自己右上臂靠近肩膀處皮膚鼓出一個腫塊,不痛不癢,但後面逐漸變大,變多.....這些 “瘤子“大如核桃,小的也有蠶豆大小,密密麻麻凸出在趙大伯右臂上,共有10多個。有的腫塊還破潰滲出,面目猙獰,看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這些“瘤子”是腫瘤嗎?
趙大伯住院後專家會診認為:趙大伯有外傷史,且在短期内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皮膚腫塊,個别的腫塊還出現了滲液,考慮可能是皮膚感染所緻,且很可能是比較少見的真菌感染。
在經過一系列真菌培養和塗片後發現元兇-申克孢子菌。
經過抗真菌治療後,趙大伯的“瘤子”已經變小了很多。
申克孢子菌怎麼導緻感染的呢?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孢子菌所引起的慢性深部真菌病。常累及四肢和顔面等暴露部位。亦可引起皮下組織及其鄰近淋巴系統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經皮膚創傷處感染。孢子絲菌病呈典型的結節,慢性炎性肉芽腫,潰爛,化膿及滲出,有時可波及各髒器。
該菌是土壤、木材、植物的腐生菌,可由呼吸道、污染的土壤、患病動物咬傷等感染。
趙大伯被一根小刺紮傷,這個小刺上正好有申克孢子菌,從而導緻的感染!
野外工作或遊玩時怎麼避免感染呢?
在野外工作或遊玩時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
#手指紮進小刺後冒出10多個“瘤子”##了不起的醫生##井健康守護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