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在我看來這個名字多少有些誤導觀衆的意味,而英文名《Wonder》則更為貼切地表達故事。因為故事并不是僅僅記錄小男孩奧吉,而是通過多視角引出了一個溫暖的話題。
奧吉,一個天生有面部殘疾的小孩,一個躲在卧室裡最向往太空的靈魂,一個藏在頭盔裡最渴望被看見的男孩。衆所周知,一杯水能讓光影折射,而故事中的奧吉就是那杯水,折射出周圍人對于善良的選擇。
生活中的平衡是門藝術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如同汪洋中一座座的島嶼,彼此獨立。
但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我們隻是忽略了那島與島之間蔚藍的海。每個人以這種奇妙的聯系,彼此牽挂,彼此解答,彼此依偎。電影中的每個人的生活也正是如此,即便困難重重,都努力尋找自己生活中的平衡。
那他們是如何獲得平衡?
削弱自我為中心
電影的主角除了奧吉,還有奧吉姐姐-維娅、維娅閨蜜-米蘭達、奧吉好友-傑克,他們并沒有完全被奧吉的光環掩蓋,他們同樣也有成長的煩惱和被了解的渴望。成長是陣痛的,同時也是一個平衡點向另一個平衡點的過渡。
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些人,如太陽光般惹人關注(暫且不論原因),永遠是衆人的焦點,像奧吉;而有些人永遠是聆聽者,像是維娅。
但這樣真的好嗎?
有些朋友,聊天時可以滔滔不絕,但主題總離不開他自己。還有些朋友一天能發數條朋友圈,關注朋友對其的評論和點贊,卻不搭理他人的朋友圈。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慣性思維方式有時會帶來很多負面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從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産生誤會而傷害别人。
比如Ta沒回自己微信,就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忽略了自己,或者猜想是否惹對方生氣了。其實對方可能隻是正忙沒看信息或手機沒電了而已。又或者你興緻勃勃地找朋友聊天,卻讓辛苦工作一天的朋友疲于應付,最終得到冷淡的回應而倍感難過。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看上去有些可笑的想法?
在這個強調“自我”的時代,自我實在太容易被無限放大了。然而,這世上并不是每件事都與自己有關,并不是每個人都要圍着你轉。凡事總先想到自己與凡事都先考慮别人應該保持适當的平衡。就如同維娅也可以成為舞台上的女主角,奧吉也可以坐在台下為姐姐大聲喝彩!
換位的包容看待問題,我們需要花時間精力去感受對方的内心,發現對方的立場。對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就像張白紙,父母可以随意在上面添加東西,可以是善意,也可以是暴力,更可以是包容。
奧吉一開始的上學之路并不順利。開始在餐桌上發脾氣,母親伊莎貝爾并沒有立即給與安慰,而是先明确鬧情緒離開餐桌是不禮貌的,這個餐桌上的人都是愛你的人,不能把負面情緒宣洩給愛你的人。然後又到房間中安撫奧吉,傾聽他的心聲。而後堅定地支持和鼓勵兒子。最後說出“心決定我們去哪裡,臉标記了我們去過的地方”的金句。
姐姐維娅成為了家庭中最受冷落的人。奶奶的去世,好友米蘭達的疏遠,她的内心失去了依靠。即便心有不滿,她還是會穿上萬聖節服裝去耐心地安慰弟弟,和他分享學校的經曆,告訴弟弟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我們有彼此呀,我們是彼此的朋友,我會把我要到的所有糖果分給你。她包容了弟弟與父母,同時也在尋找自己的路。她加入了新的社團,結交了新的朋友,并發現了與父母溝通的另一種方式。一切又回歸了平衡。
放過内心的掙紮曾經無話不談的彼此竟再也無話可說!以前不管去哪兒都要結伴的兩人,後來即便在路上不期而遇也會尴尬地回避。不明究理的維娅,表面雖若無其事,背地裡卻暗自傷心。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與自己心理預期相差十萬八千裡的情況:毫無預警就分手的戀人,無意中得知好友的背叛等等。因此維娅看不到米蘭達内心深處的秘密,維娅也始終不知道閨蜜疏離的原因。許多誤會與遺憾也由此而生。而這些又因為無法說出,而讓人倍感孤單。
但電影告訴了我們,如果你不喜歡你在的地方,那麼就幻想你想去的地方。
要知道人心始終是自由的,若你不想被束縛,就沒有人能束縛得了你。
我一直覺得好的溫情電影不需要多麼刺激性的畫面,也不需要多麼強烈的情感,但觀衆卻可以感受到情節背後的東西——明明包含着全世界的暖意但溫暖之後你依然清楚明白這個世界有惡的存在,人該用畢生力量維護世界的真善。這是這類電影應該給觀衆傳達的情感,也是這類故事存在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