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望日,指月圓之日,通常指農曆十五。前一天十四叫“即望”,後一天十六叫“既望”。
“即”和“既”兩個字讀音相近,字形也相似,是不是很難區分,偶爾會寫錯?
其實,如果知道這兩個字的古字形,一眼就能分清楚。[靈光一閃]
上面就是“即”的古字形,像一個人在一個盛滿食物的器皿旁邊,意思就是飯好了,準備吃飯。所以“即”表示将要發生。[驚喜]
上面就是“既”,看右邊人的狀态,頭扭過去了,表示已經吃飽了。瞧!肚子都鼓起來了。所以“既”表已經完成。[驚喜]
這下,“即”和“既”,你分清了嗎?[送心]
那麼,你想知道古人是怎麼解釋“月”的嗎?畢竟,那時并沒有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
上面是“月”的古字形,《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
月和阙韻母相同,阙和缺音也近,所以就是缺的意思。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就是半個月亮。“月有陰晴圓缺”總難全。
《說文解字》“望”的解釋是“出亡在外,望其還也。”與月并沒什麼關系。
為什麼把月圓之日叫望日?
是否是對難全之事的期盼?盼望着,盼望着,終有月圓之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