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去了三家醫院,拍了三次骨齡片,女兒預測隻有1米54!這兩年什麼藥也沒吃,什麼運動都沒做,身高卻已達1米62……
據都市快報消息
這個暑假
你會為孩子預約長高門診嗎?
每年暑假,不少家長就會籌劃着要不要給孩子拍張骨齡片,預測一下成年後的終身高。如果片子拍出來說是骨齡超前或預測終身高不達預期,就會十分焦慮,纏着醫生能不能開點長高的藥。如果這個醫生不給開藥或不給拍骨齡片,往往會換家醫院或換個醫生去尋找“長高秘方”,這也直接導緻暑假的長高門診人滿為患。
明天起,小學生正式開始放暑假,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正在為預約不到長高門診專家号而頭痛?
别急!也來聽聽一對龍鳳胎媽媽的“現身說法”,再來聽聽浙大兒院專家的臨床建議。
去了三家醫院
看了三個專家
拍了三次骨齡片
結果什麼藥也沒吃
什麼運動都沒做
身高已經超過我們預期了
“三年前,我和很多家長一樣,對孩子的身高也很焦慮。”何女士有一對龍鳳胎,上個月剛滿14周歲。
“我和我先生身高都比較矮,我先生不到165厘米,我不到155厘米。我一開始對孩子的身高不太在意,但我先生比較在意,最後搞得我也焦慮起來。所以從10歲開始,幾乎每年都要去看一下長高門診。”
何女士說,她和先生對孩子的身高要求其實并不高,希望兒子不要低于170厘米,最好能到175厘米。希望女兒不要低于155厘米,最好能超過160厘米。
10周歲那年,雖然兩個孩子長得蠻好,在班上身高屬于中等,但他們還是帶孩子去了一家醫院的兒科門診,主動跟醫生說要拍骨齡片。“主要是想看看骨齡有沒有超前,能不能長到我們希望中那樣高。”何女士說。
醫生看了骨齡片,又看了看兩個孩子的身高,說這身高正常的,不用幹預,不用吃藥,多運動運動吧。
何女士說,聽了醫生的話,當時挺失望的。“我們當然知道這身高是正常的,我們就想能不能開點藥,保證讓孩子長到我們期望的高度。”
孩子快11周歲時,聽說有家醫院有個醫生預測身高很準,他們果斷帶孩子去挂了這個專家的号。“人真的多,早上8點去挂的号,到晚上9點多了才看上。”
拍了骨齡片,測了父母和孩子的身高,最後電腦裡吐出一張身高預測表,顯示兒子終身高176.4厘米,女兒終身高157.7厘米。
何女士說,看到這個結果還是蠻高興的,已經超出預期了。
半年後,何女士按照專家的要求,去複查,又拍了骨齡片。當時兒子身高155.2厘米,女兒146.9厘米,但這次預測的終身高降了:兒子175.9厘米,女兒154.7厘米。
“聽醫生說我兒子骨齡超了1.2歲,女兒超了0.5歲,一下又焦慮起來了。”何女士說。
問醫生怎麼辦?回答說,不用吃藥,很正常,多運動,科學飲食就可以了。
“那天我特意旁觀了一個多小時的門診,對每個孩子,醫生都是這幾句話,一個藥都沒開。當時感覺像是白跑了。”
考慮到孩子已經11周歲多了,過了幾天,何女士決定帶孩子去另一家醫院的專家那裡“把把關”,看看有沒有辦法“最後沖刺一下”,确保能長到175厘米和160厘米。
“甚至想好了,有藥吃藥,沒藥幹脆打生長激素算了。”但這個想法被醫生一口回絕。
回想兩三年前的長高門診求醫問藥經曆,何女士說,當時過于焦慮了,真的沒必要一而再地去看門診的。當時醫生說的那些生活注意點,這幾年也基本一個都沒做到。醫生說要多運動,他家就在天花闆上吊了個鈴铛摸高,但也隻新鮮了一兩個星期就不再堅持了。醫生說葷素搭配要科學,但兒子喜歡吃肉,壯得像頭牛。女兒剛好相反,非常挑食,精瘦精瘦。醫生說要少吃零食,而家裡零食不斷,孩子随意取食從不限制。醫生說晚上要早睡,但從小學開始,兩個孩子很少在晚上10點前睡覺的。
上個月兩個孩子剛過14周歲生日,測了一下,一個174厘米,一個162厘米,都大大超過預期了。
“我們周圍一些和我們身高差不多的同事、朋友,他們的兒子有的已經在上高中,有的在上大學,身高也都超過了175厘米。問了一下他們,都沒看過長高門診,更沒吃過長高藥。所以前段時間我和我先生總結了一下,現在的孩子之所以能長這麼高,可能還是跟從小營養比較好有關。隻要檢查出來不是真正的矮小,家長真的不用太焦慮的。”何女士說。
很多孩子在發育早期
骨齡都是提前的,這很正常
浙大兒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黃轲主任醫師介紹,平時他的門診一天大約接診五六十個病人,到了暑假,基本上一天要看七八十個病人。“最高峰期是在接近暑假結束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看上百個病人。基本上從早上7點看到晚上7點,整整12個小時,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很趕。”
黃轲主任醫師說,最近門診裡最多的是來看身高的,其次是性早熟。前兩天,門診裡來了對母子,媽媽有些焦慮。“醫生,我兒子是不是性早熟了?以後是不是長不高了?”隻見她翻出兒子的骨齡報告說,兒子今年11周歲,前不久剛拍了骨齡片,顯示骨齡已13歲左右,當地醫生說孩子的骨齡偏大了2歲,懷疑是性早熟。
黃轲主任看了孩子的骨齡片,又給孩子做了體格檢查,孩子身高150厘米,偏胖,但睾丸還沒有發育,沒有出現性發育的迹象,不需要藥物幹預治療。
“一般來說,在孩子發育早期,骨齡生長先啟動,然後再是身高快速增長,最終兩者持平。骨齡先于身高增長,很多孩子在發育早期,骨齡都是提前的。因此,不能單看一次骨齡情況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情況。在這個特殊時期,如果進行藥物幹預,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獲益。” 黃轲說。
單憑骨齡并不能準确預測身高
6歲以下兒童
不推薦常規檢測骨齡
“不少家長不管孩子什麼情況,到了門診開口就要求給孩子先測個骨齡,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必要做骨齡檢測。門診中,真正需要測骨齡的大約隻占2/3。也就是說,約有1/3的孩子無需做骨齡檢測。”
黃轲主任醫師說,經過評估,認為有性早熟、矮小或者和同年齡段正常的平均身高相差較大等異常情況的,才需要做骨齡檢測。
“在門診中,我們也碰到過一些家長,孩子隻有兩三歲,而且身高發育在正常平均水平範圍内,也帶着來測骨齡,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低年齡段兒童正常骨發育存在較大的變異性,骨齡評估診斷價值有限,因此,6歲以下兒童不推薦常規檢測骨齡。”
骨齡不是預測身高的唯一标準,不能單憑骨齡來判斷孩子的終身高,遺傳、營養、内分泌激素、疾病、生活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終身高。
“目前骨齡可用于預測成年身高,但并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精确預測成年身高,其結果存在很大差異。”
影響骨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性早熟的孩子,下丘腦垂體被激活,激素水平上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骨齡進展會非常快,當骨齡進展速度超過年齡,就會導緻身高的丢失。此外,腎上腺分泌的激素水平,也會促進骨齡進展。
黃轲認為,不能誇大了單次骨齡對身高預測的作用。盡管骨齡的規律性變化能比較好地反映兒童體格發育情況和生長潛力,但由于骨骼發育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也受到内分泌激素、炎症、營養狀态、某些藥物、應力作用等多因素影響,導緻骨齡的進展呈現連續性、非勻速性、個體性的特點,因此單次骨齡檢測隻能反映該檢測時間節點的發育狀況,據此預測未來身高并不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