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谏
作者:《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谏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谏,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作品出處:《戰國策·齊策一》
文學體裁:記叙文
編 者:西漢劉向
(二)字詞解釋文章以“孰美”的問答開篇,繼寫鄒忌暮寝自思,尋找妻、妾、客人贊美自己的因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與國大事有機地聯系起來。由自己的“敝”,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婉諷“王之敝甚”,充分顯示了鄒忌巧妙的諷谏藝術與娴熟的從政謀略。鄒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體悟,委婉地勸谏齊威王廣開言路,改革弊政,整頓吏治,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6]
第一部分,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部分,寫鄒忌以切身經曆設喻,諷谏齊王除蔽納谏。
第三部分,寫齊王納谏及其結果。
(四)主旨理解文章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谏,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進谏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隻有廣開言路,采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并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五)寫作特色1.設喻說理、類比說理:從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國,喻治國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中,從生活瑣事類推到治國大事。
2.多用三層遞進式的排比:如鄒忌與妻、妾、客的對話;鄒忌分析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