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oppo手機充值漏洞

oppo手機充值漏洞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2 18:15:52

■按:未成年孩子在手機遊戲上充值數千元,你覺得這錢應不應該退?

遊戲識别出未成年人,仍能充值

劉小姐向《消費者報道》反映,3月18日晚上,她無意中發現她父親手機裡的微信支付在3月份消費了近2000元。劉小姐稱其父親基本不使用微信,而疫情期間,其13歲的弟弟一直拿着父親的手機上課、學習、交作業,劉小姐便向自己的弟弟了解情況,發現是弟弟用家中的銀行卡綁定了微信,并給各種平台充值共計350多筆,累計充值金額近四萬二千元,這其中就有vivo遊戲中心裡的“小小英雄”“迷你世界”等遊戲,共計充值近四千元。

劉小姐向《消費者報道》反映,“小小英雄”遊戲隻需用vivo賬号登錄,不用實名認證,但目前看不到後台。

而劉小姐用弟弟賬号登錄另外一款遊戲“迷你世界”,在遊戲界面可見“您未滿18歲”等提醒字眼,劉小姐認為該遊戲能識别出使用者是未成年人,但仍能進行充值。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1

▲劉小姐弟弟賬号登陸的“迷你世界”遊戲界面

劉小姐立馬與vivo客服取得了聯系,提出退款申請。

這些充值的錢款實際上都流向了“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據企查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與銷售、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軟件産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樂恒與vivo集團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廣東天宸旗下的這兩款手機遊戲,一款未走實名認證過程,另一款已識别出未成年人賬号,為何都能讓13歲的孩子順利充值近四千元?

畢竟,早在2017年5月1日起實施的《文化部關于規範網絡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不得為使用遊客模式登陸的網絡遊戲用戶提供遊戲内充值或者消費服務。同時還要求網絡遊戲經營企業“設置未成年用戶消費限額”。

《消費者報道》給vivo和廣東天宸公司都發送了采訪函,但截稿前均未收到任何答複。記者與人工在線客服聯系,對方答應24小時内有專人回複,但幾天後仍未有回複。

廣東信耀(黃埔)律師事務所楊仲山律師、劉素婷律師認為,劉小姐13歲的弟弟屬于《民法總則》中的“限制行為能力人”。按該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适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劉弟弟在遊戲平台中的充值金額已遠超其行為能力,且沒有經過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的同意或追認,其與遊戲平台之間的服務合同可推定為無效。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2

孩子充值近12萬,身份認證前充了6.7萬

無獨有偶,OPPO手機遊戲在對待未成年人認證及充值問題上也備受争議。《消費者報道》通過“黑貓投訴廣東站”聯系了譚女士,她稱“家中未滿16周歲的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用OPPO手機遊戲中心下載網易遊戲旗下倩女幽魂、陰陽師、貓和老鼠等手遊并進行遊戲充值消費,累計近12萬元。”

譚女士稱,2020年3月18日前,孩子并未進行遊戲實名認證,就已經累計充值約6.7萬元(其中通過孩子自己已實名認證的支付寶充值約1.3萬元)。這些款項都流向了“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譚女士表示,這時的OPPO手機賬号與軟件商城賬号、遊戲賬号,三者默認同一個賬号,即手機号碼。這一情況在其他OPPO用戶的投訴内容中也得到了佐證。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3

▲“黑貓投訴”上類似案例的投訴内容

3月18日,OPPO上線了未成年人防沉迷遊戲系統,使用OPPO手機的用戶在遊戲付費時都必須完成強制實名認證,譚女士發現,家中的孩子偷偷用大人的身份證進行OPPO遊戲中心實名認證,并陸續充值5.2萬元。

但譚女士認為這個認證就是‘瞎搞’,因為既不需要人臉識别,也不需要手持身份證拍照,隻需要輸入姓名和身份證号碼就可以完成。

“現在信息洩露那麼嚴重,别人隻要知道姓名和身份證号碼就可以完成實名認證”譚女士補充道,“還有網友家的小孩拿爺爺身份證做實名認證的”。

AI人臉識别校對、手持身份證拍照等身份驗證方式已在生活場景中普遍應用,但在這些遊戲認證過程中為何無法實現?為此,《消費者報道》向OPPO和歡太公司都發送了采訪函,但截稿前均未收到任何答複。

查閱近些年的新聞,會發現這類事情并不鮮見,而受最近的疫情影響,不少孩子在家上網課時要使用家長的移動設備,又有一波未成年人陷入了充值陷阱。據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台顯示,近期關于廣東天宸與vivo、歡太與OPPO的投訴累計已有上千條,内容多為“誘導未成年人消費”、“自動扣款”、“無需實名認證”等,涉及金額在幾百至十幾萬不等。

VIVO、OPPO遊戲監管受質疑

黑貓投訴平台近期發布的“315十大行業亂象”報告顯示,商家普遍不會支持此類投訴訴求,認為賬号是屬于“家長”的,而且充值的時候也通過了密碼驗證,不存在所謂“誤充值”的情況。目前雙方的責任難以清晰界定,扯皮現象嚴重。

針對未成年人充值情況,vivo的在線客服對于未成年充值的問題有着整齊劃一的答複: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4

在舉證方面,家長感覺困難重重,遊戲運營商要求家長證明未成年人不在家長監督下充值,甚至需要監控錄像來證明,而未成年人充值往往是背着家長或繞過監控進行的。

上文提到的譚女士,她先後聯系了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和OPPO公司,提供了申請退款所需的各種材料,包括戶口本、第一監護人手持身份證照、孩子身份證明、支付記錄、遊戲賬号等。同時,對方還要求她提供孩子充值時的監控視頻,她認為“不合理”。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5

▲oppo客服需要譚女士提供能證明小孩充值的視頻

相比之下,劉小姐的退款申請之路還算順利,在提交了多份證明資料後,她稱自己已于3月27日等來了vivo的反饋,其中一款遊戲因無法與商家協商,不能退款,另一款遊戲受益方不是廣東天宸,也不能退款,除去這兩款遊戲,可以退還充值金額的90%。

“史上最嚴”的措施,怕了嗎?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提出六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條便規定自施行之日起2個月内,網絡遊戲企業須要求已有用戶全部完成實名注冊,對未完成實名注冊的用戶停止提供遊戲服務。選擇遊客體驗的玩家無須實名注冊,但體驗模式不超過1小時,不能充值和付費消費。

該通知同時還詳細規定了同一網遊企業提供的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歲的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200元;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400元。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6

這份“防沉迷網遊政策”一出台就被冠以“史上最嚴”的稱号,那對于企業有多少震懾力呢?知名博主“談典看法”認為,這隻是一份通知文件,法律效力低,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對企業的震懾力有限,類似于一種規範性的指引,并不能因此就杜絕未成年人誤充值的問題。“談典看法”認為,對企業較有震懾力的是《網絡安全法》,該法可以進行行政處罰。

《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網絡産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絡産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對于違反這條規定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緻危害網絡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與罰款金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513.7億元(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

此類現象難杜絕,原因或在于此

而在手機硬件市場競争加劇的背景下,遊戲分發傭金已逐步成為手機廠商(如oppo、vivo)的重要收入來源。這些品牌手機内置的應用市場、遊戲商店,已成為賺取用戶傭金的重要入口。換言之,隻要用戶通過他們的商店下載了手機遊戲,充值數額越多,他們的收益也就越大。

此外,由于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台有實名認證程序,不少遊戲公司為了減少開發成本,也為了降低用戶進入遊戲的門檻,就在遊戲和支付平台之間做一個簡單的關聯認證。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也為未成年人大開方便之門。

oppo手機充值漏洞(孩子玩手遊充值近12萬)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