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家住廣州的羅大爺在某家超市搞促銷的時候,買了2斤多排骨和2塊肉。這一買可就買出了問題。
羅大爺說,當時肉都是直接包在塑料袋裡的,所以就沒有細看。等到買回家後,給老伴兒切肉時,才發現裡面長着一些硬疙瘩↓
這不僅讓羅大爺想起上世紀70、80年代時,曾經見過的“米豬肉”,那時新聞就報道過“米豬肉”裡的硬疙瘩是寄生蟲的蟲卵,人吃了會有嚴重影響……
這肉上的白色小顆粒到底是啥?其實像上圖中的豬肉,的确就是傳聞中的“米豬肉”“豆豬肉”。
米豬肉之所以叫米豬肉,是因為感染了縧蟲囊尾蚴等寄生蟲的瘦肉中有呈黃豆樣大小不等,乳白色的小疙瘩,看起來就像是肉中夾着米粒,所以又叫做米豬肉。其中豬腰部位的肉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
如果不小心吃了,會怎樣?
快餐的叉燒中疑似的寄生蟲感染
如果米豬肉被人吃到了,會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導緻縧蟲病,也就是農村常說的“寸白蟲”。
患者感染後會在小腸長出最長能達4米的縧蟲,而且還會在糞便中排出一節節的白蟲子。
另一種就是囊蟲病了。
誤食了囊蟲後,蟲卵會在腸子裡成蟲,并且鑽入腸壁組織,經血液帶到全身,在肌肉裡長出一個個像米粒一樣的囊腫。還可以寄生在人的心髒、大腦、眼睛等重要器官,導緻失明、癫痫等問題。
所以如果大家發現自己吃的豬肉有疑似的疙瘩,一定要及時就醫。
是的,一旦發現米粒肉,整頭豬都不能吃了,最好全部處理掉。并且建議上報給衛生部門,将其送檢。
因為即便是養豬場,一旦發現某個豬感染了寄生蟲,也基本是會将整個養豬場的豬做檢疫、銷毀處理。原因就是米豬肉的蟲卵有非常強的感染性。
注意,一般的煎炒方式是無法殺死米豬肉中的蟲卵的,隻有高溫炖煮才能将其殺滅,因此大家不要覺得炒熟就可以吃了。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口腔潰瘍?皮膚病?腎虛?……怎麼調理最有效?
了解更多,請點擊 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更多資訊和新鮮好玩的健康小視頻,也可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行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