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國人特别喜歡吃帶餡兒的食物,過年過節的餃子,早餐的大包子,端午的肉粽棗粽……
其中,要屬餃子蕞受歡迎,筋道的皮,飽滿的餡兒,誰人不誇一句“國民美食”,但在閩南福建福州,餃子的地位遠不如當地的特色小吃肉燕。
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别,必吃肉燕,還有着“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可見肉燕在當地的重要性。
北餃子、南馄饨,肉燕也算是馄饨中的一種,但它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普通馄饨是以面粉和面擀成薄皮再包餡,肉燕則是不同,它的皮并非是面粉制成,而是用豬肉做的。
圓頭散尾,形同飛燕,又是用肉做的皮,這“肉燕”的名稱就此而來。
肉燕的巧妙,在于皮
用豬肉做成餃子皮,很多人可能聞所未聞,但這在福州卻是件常事兒。
作家郁達夫的《飲食男女在福州》裡描寫到:初到福州,看見好些店家都有一個大砧頭擺在店中,一兩個壯強的男子拿了木錐,對着砧上的一大塊豬肉一下一下的死勁地敲。
肉要用到豬瘦肉,純人工敲打才能保持肉的纖維,并在不斷地敲打中剔除裡面細小的筋膜來保證肉燕的口感。
經過重擊敲打,原本整塊的豬肉形成了粘性十足的膠狀肉泥,再撒上番薯粉輕輕拍打,用擀面杖擀成透光的薄片,再用刀切成四方的馄饨皮就大功告成了。
制作完成的肉燕皮晶瑩剔透、薄可透光,汆煮後帶着一份韌性,比普通馄饨更增添一分滋味。
肉燕還有個名字叫“肉包肉”,用肉制作的皮來裹着肉制作的餡。餡料以肉或是蝦為主,再根據季節搭配提鮮的時蔬,好吃不搶味,營養滋味雙豐收。
如此包制的肉燕外皮筋道順口,内餡豐富有滋味,吃過肉燕的人沒一個說不好的,難怪在福州,餃子的地位都不如它。
肉燕的珍貴就貴在純手工,從手工敲打肉到幹肉燕皮、包裹肉燕,都需要人工手動操作,不借助任何機械,慢工出細活,肉燕的滋味那鐵定是好的。
如今想吃上這一口肉燕也不難,全國各個城市都開有福鼎美食的店鋪,大多數都有肉燕賣,進入點上一碗即可大快朵頤這美味。
暖粉有聽說過或是吃過肉燕嗎?歡迎也來留言區談談您對它的評價。
每個地區都有它獨有的“怪滋味”,外人看來怪,可自己吃着好,您的家鄉是否也有這樣一種食物呢?
(暖暖的味道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