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上線了一款售價118元的改名卡。顧名思義,這項服務是專門來修改微博昵稱,但118元隻能改一次的限定卻讓網友炸開了鍋!
“去公安局改個名,都不要118元。。。”
“一張改名卡可比一年會員都貴,真有你的浪總”
“我爸給我起名才花100”
除了價格讓人意外,想要購買改名卡還要看用戶滿不滿足權限——
總結一下:
開通了年費會員的用戶才可以購買和使用改名卡,否則無效。買了卡,但不是年費會員或者年費會員過期了,那買了也白買。所以想使用先花108元購買或重新辦理年費會員;
這個道具有效期僅為31天,31天抓緊改名,過期無效。
可能是網友反映太過激烈,上線不足一天後,這項“割韭菜”服務緊急下架,官方表示收到用戶反饋,功能上存在問題,暫對改名卡做下線處理,對已購買改名卡的用戶贈送一年會員作為補償。
說句實話,優質服務内容消費者特别願意買單,但這種行為很明顯在割韭菜——改個微博昵稱需要118 ,還必須成為年卡會員才享有這個服務?!
難道是因為奢侈品屢屢奇葩的單品雖然被吐槽但仍然搶購一空的戰績,讓品牌誤以為大家仍然會在吐槽中接受這樣一項服務?奢侈品雖然價格奇高,但買到的其實是品牌标簽,提升的是消費者身份地位,而微博呢?消費者在額外負擔一筆費用的同時得到了物質或者精神層面的東西嗎?沒有!隻改了個名字!
事實上,品牌這種“割韭菜”的行為在近兩年屢見不鮮。視頻網站“超前點播付費多看X集”“超前點播直通結局”等等服務就是在用戶已經成為平台付費會員的基礎上額外付出的。這樣一來,不僅會員心裡很抵觸,還為盜版資源的流出提供了“便利條件”,這樣既損害了劇方的收視率又傷害了VIP用戶和粉絲群體。
除了超前點播這種被人诟病的形式外,視頻平台的網劇播出還出現了集卡、看視頻、充會員、分享視頻鍊接等方式增加貢獻值,到一定程度可解鎖主創合體線上見面會、劇集加更等福利,以及粉絲購買道具為劇集角色打榜、劇集聯名周邊音像制品售賣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操作,平台可謂玩得風生水起,賺得盆滿缽滿。雖然有大部分消費者是沖着愛豆偶像來買單,但本質上來說這何嘗不是平台利用愛豆偶像在割粉絲的韭菜?
一些APP上的“大數據殺熟”也是割韭菜的表現。此前曾有網友表示使用某外賣平台會員下單和非會員下單,結算頁面顯示的預估配送價會員要比非會員高出1-5元不等的配送費。還有網友曾表示,在某電商平台購物,同一商家的同樣一件商品,高級會員賬号反而比新注冊賬号多花25塊錢。這種遭遇還發生在酒店住宿、出行打車等消費行為裡,同一家酒店、同一段行程,不同的用戶會看到截然不同的價格。
在飯圈有個名詞叫做「脫粉回踩」,多個案例都證明了明星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一旦坍塌,脫粉并回踩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粉絲對于明星是如此,用戶對于平台也是如此。
當商家用各種非理性、甚至惡意的、明目張膽的方式将成本轉移到用戶身上,從用戶身上一茬接一茬揮舞鐮刀,謀求利益的時候,長期積累下的失望一旦爆發,品牌必會遭到反噬,這對于品牌的傷害将會是巨大的。消費者支持為優質服務内容買單,但拒絕無腦的“割韭菜”行為。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