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的一個周末,欣然訂好了新開的餐廳,當時上海的疫情氣氛雖緊張,但我們還是抱定享樂主義的生活态度,沒有想到,用餐前一天突然被封控,這一關,就是兩個多月,這頓飯,足足等了四個月……
帶着無限循環的大篩給出的48小時核酸碼,我們終于走進了國金三樓的南麓荟館,店裡的環境雅緻幽靜,特别喜歡弘一法師的字,仿佛聞到了古樸的花香。
餐廳配的瓷器也耐看,白胎幹淨素雅,花紋豐富細巧。
桃紅香槟開場,迎來我們的晚餐,南麓專注做杭幫菜,新菜單更是撷取了浙江各地的風味。
老底子腰花,炝的火候和醬汁的勾芡都剛剛好,腰花打理得幹幹淨淨的,刀工又細,顯得更嫩了,調味裡除了傳統的蒜味,還加了芥末,正好搭配底下生脆的日本小黃瓜。
杭椒溏心皮蛋,有心選到了金華的雙黃皮蛋,中間有一大團溏心,特别下香槟!杭椒則由兩種方式呈現,一是做成了燒椒配皮蛋,二是烤過之後去皮,青綠一段,留了些許辣椒籽,還挺辣的。
此時吃一個冰沙番茄解辣,話梅水腌過的小番茄,裡面塞滿芝士和山核桃,爆出清爽的奶味和堅果味,軟融的口感竟然和皮蛋裡的溏心遙相呼應。
老酒糟大蝦,用到了品種改良的太湖沼蝦,殼薄肉壯,紹興酒熟醉四小時,剝開來,蝦腦還流黃,蝦肉飄酒香。
跟着兩道湯羹,呈上精美小盅。
三年老鴨佛跳牆,炖足四個鐘頭的老鴨湯,配上花膠、瑤柱、鮑魚和遼參,原盅炖濃,鴨胸肉夾着扁尖和花菇,用鴨腸捆紮起來,好别緻的處理。
宋嫂魚羹,炖到濃稠的鲫魚湯,帶着杭州經典的酸辣味道,這裡把淡水魚換成了牙揀翅,更顯矜貴。
随濃湯配了香菜和紅醋,先嘗原味再加料,更有滋味。
兩道傳統的杭幫菜,做成了精緻的位上菜:迷你寶塔肉,選肥瘦六四開的土豬肉,做成了一個漂亮的寶塔造型,塔底還藏了梅幹菜,吸足肉味,伴着的小燒餅,卷進了金華火腿碎,帶着蔥香和芝麻香,烘得幹而酥香,跟油潤的豬肉特别搭。
西湖醋魚,我們開玩笑說吃的就是那揮之不去的土腥味啊,這裡呢,改用筍殼魚,做成了更高級的版本,甜酸口味和生姜的比例依然精準。
醬爆遼參杭茄随香米,遼參無所謂的,就是喜歡那細細長長的紫皮杭茄呀!
跟進一支勃艮第,結構細膩又恢弘,如夏末初秋、梧桐轉金的法國古堡,配上幾道熱燙的下酒菜,服務員很貼心:“接下來的菜差不多需要20分鐘,我幫你們陸續起菜咯。”
蘭溪鵝血香幹煲,滾燙上桌,蘭溪豆幹薄薄的,有細緻的豆香,鵝血新鮮,好嫩好嫩。
奉化芋艿手捏菜,芋艿取最嫩的芯子,不但粉糯,還吃得出甜糯,手捏菜用到了甯夏的菜心,薄鹽輕輕腌過,加點豬油一起炒出來,吃得好舒服。
更驚喜一道臭豆腐蝦多士随帕瑪森芝士,熱炸的紹興臭豆腐,借用港式菜做法,夾新鮮手打的蝦膠,靈光在于還加了點蕭山蘿蔔幹,上桌後現刨帕瑪森芝士,芝士徐徐飄落……
輕盈的芝士融化在熱燙的豆腐上,東方的苋菜杆發酵的鮮臭與西式的牛奶發酵的奶臭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又濃又臭的沖撞,絕妙!
配上霞多麗在橡木桶中發酵的味道,啊,忍不住贊美時光流逝的天然發酵……
酒喝多了,加了份蕭山蘿蔔幹炒雞蛋,金燦燦的土雞蛋,攤成軟蛋餅,黃嫩黃嫩的,吸收了蘿蔔幹的鮮甜,配上香噴噴的五花肉絲,開心的喲!
吃得那麼開心,但席間有一道菜能夠引起我們的争議,也是益事一樁——土燒千島湖魚臉是餐廳的招牌菜,魚頭新鮮,配有紫蘇,還有讨人喜歡的金華粉幹和龍遊年糕,但這裡的農家自制醬卻稍許令人失望,說是土醬,不怎麼鹹,也不夠辣,平平淡淡,口味上沒有達到期待中的興奮點。
服務員聽到我們在聊這道菜,真的是拿筆認真地記下了我們的看法,說會反饋給廚房。
杭州老面包子,帶着老酵母天然的面香,蒸的時候還墊着松針,平添一股抹清香。
雖然很想吃醬鴨粉幹菜泡飯,但我還是點了一份韭黃和牛絲拌川,是對杭州片兒川的執念呀!
标準的杭州小寬面,配上韭黃洋蔥、香幹蘑菇,肉絲做了升級,鍋氣和着肉香,吃得心滿意足。
甜品:黑洋酥麻糍
餐後來一碗自家制的酸梅湯,在烏梅湯的底子上加了山楂和雪梨,果酸中有清甜,消食又醒酒……我又喜歡上了這個小碗。
足足等了四個月的飯,今天吃得圓滿,期待日後不要再生變故,我們也好跟喜歡的餐廳常來常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