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
“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每當看到這首詩,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給我們上課的那些老師,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學時期的兩位老師,一個給我們教化學,一個給我們教語文。教化學的,源于他在課堂上的一句話:遍地都是鋁了。這句話出自一堂化學課。
那天化學課,在談到鋁的用途時,他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比如鋁勺子、鋁鍋等,引來同學們莫大的興趣。忘記老師叫什麼名字了,隻記得他姓張,闆寸頭,喜歡穿白衣藍褲,腳踏藏青色的圓口鞋。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家常使用的鋁制品還不是很多,對老師所說的鋁制品多少是有點兒陌生的,何況班裡的同學大多是來自農村。以至去别人家串門,也要看看人家有沒有鋁制品。但好像每次都讓人洩氣。鄉下的人家,家中多用鐵鍋鐵勺鐵用具。老師說不要急也不要慌,看着吧,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每個人的家中都會使用鋁制品,到那時,就會“遍地都是鋁了”。
張老師的一番話,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和力量,也給同學們帶來學習化學的勇氣和動力。古往今來,鐵替代了陶,鋁怎麼不會替代鐵呢?也同時,“遍地都是鋁了”這句話,成為了張老師的代名詞,一提到他,就會有人模仿着他的語氣說:“遍地都是鋁了!”自此,喜歡學化學的同學開始多起來,化學成績好的人數每天都在攀升。高中畢業,高考成績發下來,有的同學考取了某某大學的化學系,就算不是化學系,也一定是個與化學有邊的專業。
不等化學老師預言的“再過十年二十年”,20世紀80年代後,不知不覺中,家裡的鋁制品增多了起來,從鋁鍋到鋁勺子,從鋁壺到鋁盆,不單單是鋁,鋁合金用具也不乏生活用具。在鋁的用品普及後,又被402鋼無情淘汰前,生活中“遍地都是鋁了”的預言已經實現了,細看家裡的廚房裡,誰家沒有幾樣勺、鏟鋁制品呢?時光更叠,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多少科學技術被運用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家庭、個人和辦公的必需品?!
讓學生認識未來,昂頭前瞻的,不是父母,而是我們的老師。
高中畢業我離開了那個小學校,再回去,張老師已經調走了,至于調去哪裡不知道,曾經多方打聽過,也不了了之。後來我也做了十幾年教師,與本縣的教師多是熟悉的,但還是沒有打聽到他的消息。隐約聽朋友們說,張老師在教育局搞起了教研,整天泡在論文及整理的校外課程與試卷堆裡。追着這些消息再打聽,又好像不是我認識的那個張老師。曾想象着有這麼一天,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看到他,老去的張老師,應該是沉默寡言的,一頭濃密的黑發已然變得稀薄,鬓角如雪……想一想,就有一種想要流淚的感覺。是為所有逝去的青春吧。
上初中時,教我語文的老師姓江,大概是因為多病的原故,每次從我們身邊走過,鼻端總是飄來一縷淡淡的藥香。後來知道她每天都在吃藥,按一下她的手背,會現出一個深深的凹痕。江老師在大學裡讀的是英語系,後來到我們學校教起了語文,因為學校沒有開設英語課。記得剛入校那天,江老師就站在教室前的院子裡,看一堆同學在那裡發新書。新書發下來,江老師站在講台上,白皙的皮膚,短發,深藍色的小西裝,顯得非常幹練利落。站在黑闆前的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黑闆上,微笑着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低頭掀動課本,目光擡起來,新學年的新一節課,就此開始。
她在講授新課的時候,喜歡在教室裡走來走去,擡着頭,氣宇軒昂。在讀《我愛韶山的紅杜鵑》這篇課文時,語意情深,眼角浸着淚花。在讀《孔乙己》時,語氣裡有了一種調侃:“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裡面預備着熱水,可以随時溫酒……”上古文課時,她總是一邊讀一邊仰了頭,之乎者也地從每一張課桌旁走過,面帶自信,從容溫和。
上初一時我得了一場大病,近兩個月不能正常上課,江老師就到家裡來給我補課。她知道我喜歡讀書,特意給我布置寫作文,然後由我母親交給她批閱。我的作文簿上不隻是江老師的批語,還有其他班級教師的贊譽,顯然是江老師推薦給别的老師看了。聽同學們說,不光我們初中班,就連高中老師都在當範文讀。這些消息給了我自信,同時幼小的心田裡也播下了文學的種子。江老師無私的傳授和細緻入微的關懷,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
江老師教了我們三年,二年初中,一年高中,到我們上高二的時候,江老師被調到新組成的英語教學組,這才不教我們語文了。後來我們忙于畢業、備考,江老師也調進縣一中教學,我在外地讀書的時候,江老師又調到市教育局去了。時光就這樣一頁一頁地翻過,有一年春節,我從同學那裡找來江老師的電話号碼,給老師打了一個電話,接電話的是她的家人,在對方的疑惑中沒說幾句就把電話挂了,聽說江老師年前得過一場大病,語言有些不清,也早已很少接電話了。
時光如駒,稍縱即逝。當我翻開人生的扉頁,卻發現所教導過我的那些老師們,已經奔向祖國各地,就像《教師頌》這首詩裡寫的那樣,“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每當同學之間有重大的活動,或若自己獲得什麼榮譽時,都會想起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多年後,雖然我和老師一步步走遠,但是老師所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和信念,卻一直伴随着我,從未消失。從老師身上傳承下來的那些美好與善良,也已成為我追求的一部分。它促就了我人生的幸福,也促就了我事業的成功,縱使歲月無言,老師當年的教誨與鼓勵,也依然真誠,猶在耳畔。
(以上文、圖皆為原創)
作者簡介:
若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曾在《中華散文》《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滿族文學》《山西文學》《黃河文學》《北方文學》《雨花》《歲月》《讀者》等國内外報刊發表數百萬字。有作品編入冀教版小學語文課本、高中語文閱讀課本及初、高中語文試題,入選各年度散文年選、精短美文精選、中國散文排行榜等選本。著有《悠悠茶香》《高天上的流雲》《像一片葉子一樣成長》《善良如嘉木》《花一樣的燈盞》《秋野之上》等多部散文集。曾獲“沂蒙文藝獎”“齊魯散文獎”“中國金融文學獎”“冰心散文獎”等獎項。
壹點号若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