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嫂以前在山西收核桃時,都是在山裡亂跑着收,開着一輛大柴油三輪。這東西爬坡力強,但有個毛病,柴油機容易開鍋。所以時不時地需要加點涼水進去,要不然熱騰騰的,人坐在上面開太難受了。
在山裡亂跑着收,就需要在山裡找水,但這并不難找,往往是找個山洞,裡面挺容易找到滲水的地方,拿個東西盛了倒進柴油機裡就行了。這些水是真正的山泉水,不是隻跟車裡加,我自己也喝,有時候拿個壺灌滿,渴了随時就喝。
這種水喝着冰涼,但也不鬧肚子,還是挺神奇的。
其實,如果我們住在山邊就會知道,在半山腰,或者是山根下總是會有一些滲水或者滴水的地方。人們通常叫成“泉眼”,雖然量不大,但一直向下滲或者滴,仿佛就沒有個斷的時候。
很多山區生活的人,就靠這些水生活,有的是直接接根管子下去,有的則是到這個地方挑水。可以說,這些泉眼是山裡人生活中重要的一個東西。不過,黑嫂在灌這些水的時候,會生出很多人都會生出的疑問。那就是,這些水哪裡來的?怎麼會一直源源不斷地向下滲?假如是山頂上來的水,難不成山頂上一直在下雨嗎?
其實,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會明白,山頂上不可能一直在下雨,但要說這些滲出的水跟下雨無關也不對。假如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幹旱期,那麼這些滲水的地方就會斷流。
這讓人摸不着頭腦,既然山頂不是一直在下雨,為什麼這些泉眼裡會一直向外滲?好像跟下雨無關,可時間久不下雨,它還會斷流,好像又有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些向下滲的水當然是雨水,要不然怎麼會平白無故有水?這裡牽涉到一個雨水在山體裡滲透或者說是循環的過程,咱們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因為總有人說山高水也高,意思是不管山多高,從山頂向下挖,水位也就出現得淺,意思是把山體當成了一個儲水罐。
這正确嗎?山上滲出的水是怎麼來的?真的是山高水也高嗎?
Ⅰ:水在山體裡的大循環過程
如果我們注意看的話,會發現所有這些向外滲或者滴水的地方都是在半山腰,有的則是在山根下,很少有山頂上的泉眼。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是很少,并不是沒有,有的山頂也是有泉眼的,但這必須要有特定的條件,比如幾座大山相連,而有泉眼的山頂必定得是群山下的矮峰。其實,這裡仍然是個大循環的過程,隻不過整體地勢改了而已。
比如山腰上的泉眼是這座山水循環的滲出點,而某個山頂上的泉眼,其實是一片山脈的水循環滲出點,本質上是相同的。
那麼,這個水在山裡是如何循環的?
其實,跟平地上的水循環沒有什麼區别,大部分都是來自雨水。當天上落雨,落在山頂上或者山上,這些水有一些會蒸發上升,又變成了雲氣,當雨量大時,蒸發不完,就會向下滲透進入山體。
山體并不是鐵闆一塊,任何山體都不是,裡面有或大或小的縫隙,比如石塊和石塊之間的縫隙,就算是座土山,這些土中間也是有縫隙的,這些水就是在這些東西裡面穿行,也就是向下向内滲,滲的過程,其實也是過濾的過程。
比如石頭會擋住一些大的雜質,而土層則一層層将那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雜質給過濾掉。但是,當山體的石頭和土層過濾這些水時,也會帶給雨水新的東西,從宏觀上來說,這些仍然可以稱為雜質,或者是别的礦物質。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直接喝生水會肚子疼,但喝這個山裡的生水卻并不會肚子疼,其實是山上滲透的水和我們的生水本身所含的礦物質有區别罷了。
這些向下滲的水不能一直向下滲,水往低處流是規則,當這些水一起向下滲的同時,還在找能滲出的點,并不是特意找,是因為這些滲出的點比較低,或者是礦脈的走勢最低處,或者是山脈的走勢最低處。
山體裡向下滲的水都向這個地方彙聚,最終沖破土層或者順着石頭的縫隙滲出來,又或者是滴出來,這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泉眼,也就是山腰或者山腳下的滲水點。
這裡就又牽涉到了一個問題,既然山體的水循環過程和平地上是一樣的,那豈不正好說明了山高水高是正确的?平地上向下挖可以挖到水,山上向下挖,豈不是也可以?
其實這是不正确的,因為山體并不能當成一個儲水罐,它也無法永遠鎖住這些水,這裡牽涉到地下水層的問題。我們在下面說一下,解釋一下這個山高水高的不正确處。
Ⅱ:山高水高是個誤讀
有不少的人認死理,認為山高水高是正确的,比如有些人會舉出一些例子,說我們老家有座山,山頂上就有水,如果不是山高水高,這些水是怎麼來的?甚至還有人舉出長白山天池的例子。
我們上面就說了,有的是獨山地形滲水點,有的是連片山脈滲水點。獨山滲水點,滲水的地方必定是這座山最低處,而成片山脈滲水點,必定是這片山脈的最低處,這個原則是不能違背的。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所謂的山高水高是站不住腳的,我們看到的山高水高,是因為隻看小地形而忽略了大地形。
比如我們在平原地區打井,找個地方向下挖就行,可能五十米打到地下水層,可能是七十米,但總歸是能打到地下水層。可如果我們在山上向下挖呢?有可能三五百米還打不到地下水層。
因為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地下水是有規律的。比如有人說,這山腰上都有滲水點,說明這座山水資源豐富,向裡面挖會沒有水?事實上就是沒有水。為什麼沒有水?水都從這個地方滲出來了,哪裡會進入地下?
水的大循環過程是什麼?雨水落入地下,一部分蒸發,一部分向下滲透進入地下水層,地下水層的水被人抽出來使用,一部分蒸發,一部分又向下滲。向上蒸發的水分太多,雲層撐不住又下雨,下雨又一部分蒸發,一部分滲透,如此形成了大循環過程。
而山體裡呢?下雨,一部分蒸發,一部分向下滲,然後向下滲的到了山腰或者山腳處,從泉眼的地方給漏出來了,有多少能滲入到山體地下?
所以,山體下的地下水層會非常深。注意我們這裡說的并不是沒有,而是非常深,而且是分着地方的,十分難找。
整體來說,山體的水循環過程和平地上是有差别的,平地上直接向下滲入了地下水層,而山體上的會從山腰或者山腳漏出來,這就造成了山區打井找水困難,因為地下水層太深了,而且太難找了,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地下多少米處哪裡最低。地下水層也是分着高低的,什麼地方低,什麼地方就多,跟平地上是一樣的。
所以,所謂的山高水高是有特定條件的,說山高水一定高,一定有水,這是錯誤的,假如山高水高成立,那山區就不會有缺水現象了。由于山體水循環的特殊性,這裡的水多水少取決于下雨,當一段長時間的幹旱發生時,山體裡本身向下滲的水會滲完,也就造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泉眼幹涸。
Ⅲ: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山體滲水和平地上的水循環有細微差别。某座山有水滲出,當然不是因為山頂永遠在下雨,沒有這樣的地方,之所以長時間向外滲水,是因為本身水在山體慢慢向下滲有個過程,這個過程造成了我們所認為的永遠不斷。但真要長時間幹旱不下雨,這些地方也會斷流的。
所以這個山體向外滲水跟下雨有關,但不能說滲水就是因為山頂永遠在下雨,而是山體本身下滲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短暫的儲水現象。
還有就是,所謂的山高水高,取決于地形和地勢,以及周邊的山脈高低,如果抛開這些大地勢地形的話,山高水高這句話無法成立,因為再高的山,水也是向下滲的,如果有滲出點,山體是無法永遠鎖住水的,既然鎖不住,何來山高水高之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