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始,我們首先來看一個案例。
在醫院的診室裡,迎來了一位患者,小玲,女,37歲。她此次是因為“頭暈伴心悸1月”就診,小玲的工作比較繁忙,經常會加班,有時候甚至到22:30才下班。回到家洗漱後,刷刷手機,經常要到12:00或1:00才能入睡。因為平時工作繁忙,小玲也特别喜歡喝咖啡,并依賴咖啡,每天1-2杯是必須的。這次,她覺得從1個月前開始出現頭暈,頭昏沉沉的,偶爾有心悸、心慌的感覺,因為在網絡上看到了太多年輕人猝死的新聞,所以她有點害怕,希望來醫院好好看看。
小玲感到心悸、頭暈(圖片中人物非小玲哦)
我對她說:“根據您的情況,首先您沒有特别的家族史,父母及兄弟姐妹都基本正常,您既往也身體健康,但是您的作息時間及長期咖啡不是特别的好,睡得太晚了,這也會導緻頭暈及心悸的,這是初步考慮;但是放心一點的話,建議進一步查動态心電圖、心超、血常規、血生化及頭顱影像學檢查(可以選擇頭顱CT或頭顱MRI),根據檢測結果來反應您的身體狀況如何”。
小玲說:“醫生,我體檢時查過心電圖的,我心電圖都是好的”。
我說:“心電圖與動态心電圖是不一樣的哦,動态心電圖是查24小時的心髒情況,而心電圖就是反應檢查的那一瞬間的心髒情況,動态心電圖更能反應心髒的具體情況”。
小玲明白了,但是你知道心電圖、動态心電圖及24小時心電圖的區别嗎?很多人可都是“傻傻”分不清呢,在此,特寫一篇文章來解釋哦,請跟我學習吧哈哈。
心電圖記錄單
心電圖儀器哦
“心電圖、動态心電圖及24小時心電圖”中的動态心電圖與24小時心電圖的意思是一樣的,隻是不同的稱呼而言,千萬不要以為又多了一種心電圖檢查哦。
在醫學上,心電圖(ECG)是指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髒每一心動周期所産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簡單通俗地可以理解為:心電圖檢查就是您躺在床上,然後心電圖醫生将各種導聯、各種線連在您的手上、腳上及身上,并用心電圖機器拉取記錄,根據記錄進行分析,分析當時做心電圖的時候的心電活動,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間接反應心髒是否擴大、肥厚等情況。心電圖操作方便、檢查結果出來快、臨床意義大,所以臨床上應用很廣泛。在碰到病人有“胸悶、心悸、胸痛”等臨床表現時都會建議患者檢查一下心電圖,判斷有無器質性疾患,意義很大。
醫生聽診心髒情況
動态心電圖儀器,小小的一個哦
而動态心電圖在醫學上的解釋是:通過動态心電圖儀在患者日常生活狀态下連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其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并借助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以發現在心電圖檢查時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為臨床診斷、治療及判斷療效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動态心電圖與心電圖的最大區别就是檢查的時間,分别是24小時及一瞬間,所以,動态心電圖的檢查意義更大。如果一位胸悶、心悸的患者查心電圖,結果是好的,未見明顯異常,那能否診斷他/她一定沒事呢?這個不會,一般醫生都不敢直接跟他/她說:“您這個沒事”,一般都會說“目前檢查出來是好的,未見明顯異常,但建議根據您的症狀,如症狀持續不緩解,建議進一步查動态心電圖”。一般而言,如果動态心電圖檢查結果都是好的,那患者在心髒這一方面的問題大概率應該是不大,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些患者的症狀是需要長程心電監護才能發現的,長程心電圖監護是指監護1-2周,甚至更久。
還有一點,很多患者會咨詢的問題是:“醫生,我做動态心電圖,這個需要睡在醫院裡嗎?”答案是“不需要哦,大多數醫院都是不需要的,将動态心電圖機器背在身上,做24小時檢查就好;機器不大,背在身上,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哦”。
可以在家裡做動态心電圖檢查,可以繼續享受天倫之樂
以上醫學知識分享你都懂了嗎?有任何疑問或者感想都歡迎提問哦,我看到後會回複的哈。了解健康知識,以備不時之需。祝你越來越健康,萬事如意!
本文由神經内科安安醫生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多讀書、多實踐,堅持更新我的醫學科普,為大家傳播正規的醫學科普,包括各種醫學養生之道、疾病科普及醫院裡的那些檢驗檢查的意義,希望對你受用哦!同時也期待做你的家庭醫生,提供一對一醫學咨詢及網上配藥,方便患者,祝你身體健康、阖家幸福!
神經内科安安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