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搖籃·山水吉安 吉安 JIAN
1200多年前
一片樹葉經過泥與火的煅燒
在黝黑的茶盞之中
煥發出重生的光彩
“木葉天目盞”——吉州窯的代表瓷器
它背後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溯源:什麼是木葉天目盞?
什麼是茶盞?喝茶的器具一般分為三種——碗、盞和杯。若依照大小來分,碗最大、杯最小,盞的大小介于碗和杯之間(一般杯有手柄,碗和盞沒有手柄);若依照不同時期來分,宋代都叫盞,早期都叫碗。
木葉天目盞就是一隻黑色的陶瓷茶盞,内壁或底部,釉面下有一片樹葉,叫作“木葉”。
而“天目”,就是浙江的天目山。唐代時,日本的和尚到中國來取經,常去天目山佛教寺廟留學,回國時,就會帶些寺廟中所用的黑釉茶盞送給親戚朋友。日本人十分喜愛它,将其稱之為“天目盞”。後來,“天目”成為對中國黑釉瓷的尊稱。
吉州窯的工匠,在生産黑釉茶盞時鑲進了一兩片樹葉,叫作“木葉天目盞”,受到了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成為當時最珍貴的茶具。
誕生:木葉天目盞如何制作?
按照古法,木葉天目是将天然樹葉浸水腐蝕,僅存脈絡後,沾釉貼在器物上燒制而成。現代匠人還有一種創新的做法,将樹葉自然晾幹後置于盞中,葉片舒展不翻折,經過高溫燒制,木葉殘留的灰質成分在釉面上鈣化,留下的痕迹形成了葉子最真實的形态。
它是宋代茶盞中最具特性的作品,是吉州窯獨創的一種陶瓷裝飾工藝。它的誕生,不僅代表了吉州窯作為民間藝術瑰寶的無二地位,同時也充分彰顯了吉州窯最最名貴的陶瓷技藝。
攝 / 顯影中國
一般是一片葉子貼在盞心,也有貼在盞壁、盞口的,或二葉三葉重疊的,木葉紋樣直接以植物(主要是桑葉)的标本為主。桑葉,又叫蠶葉,與禅同音,所以又有參禅之意,佛意濃厚,使用木葉天目盞喝茶參禅,有助于悟禅明理,達到禅茶一味的境地。這也恰好說明了,民間藝術裝飾是接近自然、貼近生活的,并通過這種自然之美來表現一定的審美願望。
攝 / 顯影中國
有人認為吉州窯木葉天目的産生與禅宗有一定的關系,是受貝葉的啟發而産生的裝飾意象,也有人認為它的産生是秋葉飄落中偶然之得。
流轉:遠銷國外,備受珍藏
木葉天目盞,是吉州窯瓷器的代表作,注滿水平視盞口,會發現樹葉竟“脫離”盞底,宛如輕舟在水面漂浮,飄零在水中的葉子,脈絡愈加清晰,舒卷有緻,其光灼灼。
從宋元時期,它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國外,被譽為世之神器。但由于燒制極其複雜,柴燒工藝的不可控,往往是“一窯生,一窯死”。數百件作品中都難有一件佳作,古木葉盞成品率低,存世量極少。
2014年,在香港十月專場拍賣會,一隻南宋吉州窯木葉盞以75萬港币成交。而現存于日本、美國等地博物館的世界上僅有的幾隻古吉州窯木葉盞,都被尊為國寶級文物。
傳承:斷燒幾百年後涅槃重生
随着元代後吉州窯漸趨衰敗,到明代中期斷燒,木葉天目盞的燒造技術也随之失傳,成為了一個千古之謎。
到如今,匠人們的不斷探讨,研究,實踐。無數個日日夜夜在窯前的守候,無數個新方案的實驗,無數次吸取失敗之後的經驗,最終才迎來了木葉天目盞的成功複燒。
這背後的繁複工藝
數代匠人們的努力
同樣讓現代的我們感受深刻
這
才是木葉盞可以傳承至今的最大理由
才是我們一直孜孜不倦
努力關注傳統手工藝的動力!
·end·
來源:
無
「文旅吉安」 旅行|閱讀|咨詢|美食|雜記 空· | ||
|
出 品 方:吉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
本期責編:林葉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