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4日電 (董湘依)“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在公交車或地鐵站上,我們常能聽到這句洗腦的廣告詞。而“神奇”的是,今年以來,58同城已經被監管部門點名、約談十餘次,僅北京就約談過三次。各地約談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虛假信息及違背誠信。
虛假招聘信息泛濫
9月30日,58同城被媒體曝出存在大量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嫌涉詐騙公司,受騙者被騙金額從730元-1890元不等,涉嫌詐騙金額或超數百萬。
58同城 中新經緯董湘依 攝
詐騙案例無非是受害者在58同城上投遞簡曆,表面上是“企業”以上班培訓或收取押金等由,要求應聘者交付押金并承諾返還,實際是掉入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陷阱。面對巨大的資金損失,受害者更是欲訴無門。
據報道,目前,這些受騙者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平台客服不予受理或受理後反饋時間較長,隻删除相關鍊接并無法提供企業相關詳細信息,同時涉案單筆金額不足報警立案,受害人範圍以及涉案總額正在持續擴大。
無得有偶,今年6月,58同城、趕集網被爆出存在招聘陷阱,超過5500名被害人受騙,詐騙金額近億元,甚至有人落入賣淫窩點、詐騙集團。詐騙金額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餘人,被騙中介費共計6270萬元。
針對上訴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判例一事,58同城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将針對平台用戶求職過程中的時間與财産損失進行平台賠付,并聯合公安司法部門,嚴厲打擊“網絡黑産”。
58同城解釋稱,在其平台發布信息,都需要通過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以及手機号、人臉識别、身份證驗證、芝麻信用認證、銀行卡等綜合資質進行審核。所有在平台上發布的職位信息,均需要通過系統 人工的雙重審核,方能在頁面上展示。任何觸發誠信管理系統的預警,都将限制發帖權限,發帖無法通過。
令人稱奇的是,号稱有如此周全的審核機制,為什麼還一再發生虛假信息問題呢?
違規發布房源信息
網絡信息紛繁龐雜,58同城被屢屢爆出借機“鑽空子”,頻頻違規踩“紅線”,甚至把手伸向了國内萬億規模的租房市場,很多租房者被虛假房源信息坑騙。
中新經緯客戶端(jwview)梳理此前媒體報道發現,在58同城首頁可以看到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出租信息,系統推薦的也是低價的出租房。很多租房者撥打房源信息中的電話詢問後才得知,發布者并非房東,而是不具備營業執照的中介人員或“代理公司”。同時,所謂的“低價”房源也不存在,隻是為招攬租房者的虛假幌子。違規房源信息涉及大棚房、小産權房、群租房等。
更讓人詫異的是,還有報道稱,在58同城等網站上,隻要交一筆費用就可以發布房源信息,并不需要向網站提供房産證等相關證明。
就在“假房源”頻頻見諸報端之時,監管部門多次出手整治。
9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通報稱,58同城等網站房源發布不規範,對個人發布房源信息審核把關不嚴,對發布主體身份認證、房源真實性核實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要求立即整改,下架不合格房源信息。北京市住建委抽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房源信息約2000條,其中58同城和趕集網約1300條,占比超過六成。
9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再次表示,58同城等網站仍然存在部分房源信息未公示營業執照及經紀人員信息卡的問題。如仍整改不到位,将會同互聯網監管部門聯合懲戒。
多次約談仍不收手
多次被點名後,58同城雖公開承諾進行整改,但仍未有收手迹象。9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網信辦依法約談58集團主要負責人,責令立即開展專項整治,整治期間(自9月21日18時至9月25日18時止)暫停北京房源信息發布。
對此,58集團發布聲明回應此次約談,稱将立即啟動專項整改,于9月21日至9月25日期間,下架北京地區所有房源信息。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jwview)不完全統計,58同城已經被監管部門點名、約談十餘次。各地約談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虛假信息及違背誠信。
最早在3月15日,北京市旅遊委等多部門就非法經營者利用58同城平台發布北京"一日遊"等虛假旅遊信息的問題現場約談了相關負責人。要求58同城進一步完善監管工作,保證通過交易平台發布旅遊信息的旅遊經營者信息真實、準确。
4月16日,長沙市雨花工商分局就平台虛假信息宣傳約談58同城等多家平台運營商,并商談嘗試建立聯動機制,定期篩查平台上的虛假信息。
6月14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産管理局對58同城等網站進行約談和問責。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指出,部分房源存在價格虛假、面積虛假、圖片虛假、描述虛假等情況,責令其盡快完成自查整改。
7月2日,上海市消保委發布《2018年空調維修消費體察報告》指出,58同城等11家平台涉嫌從不法經營者欺詐消費者行為中謀取不當利益。随後,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點名痛批58同城等平台,“維修人員無良該受懲,相關平台失察同樣難辭其咎。”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截圖
上海市消保委透露,通過58同城平台找到的維修商搜不到注冊資料,且上門後虛構電腦闆故障,欺騙不成又弄壞機器。更出人意料的是,58同城還以“涉及商業隐私”為由拒絕提供商家的企業信息。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對58同城進行了首次約談,後者表示,已關停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商家,将加強對上海市維修類别商戶的後台數據審核。7月11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第二次約談58同城等三家互聯網平台,督促其建立有效的誠信機制取代競價排名。
8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多部門集中約談了58同城等12家房源信息發布主要網站,要求規範房源信息發布。同時要求立即開展自查,下架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房源信息。
58同城多次被約談背後,表面是認錯态度良好,實則缺乏具體落實。有媒體調查發現,在前述報道的招聘詐騙案曝光後,58同城于6月發布的加強對商家資質審核聲明并未得到妥善處理,升級版“58服務保障計劃”也未取消多次違反條款商家的信息發布資格。
亦有報道指,對于消費者舉報的虛假房源,58同城在确定後也隻是“負責删除,并沒有針對中介機構的處罰措施”。
網友自曝受騙經曆
58集團CEO姚勁波在去年底公開表示,“每天有3億人次用戶在58同城找工作。” 作為國内大型招聘平台之一,58同城擁有大量的用戶和商戶群體,也成為很多人求職或租房的選擇。
58集團CEO姚勁波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但與此同時,該平台虛假信息泛濫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更讓人不解的是,58同城曾公開聲稱有嚴格的審核把關程序,但為何仍默許這些虛假信息大量存在?
對此,業内人士指出,58同城商業模式存在硬傷,在該平台發布招聘信息和二手房信息條目越多,收費越多,但如果沒有騙子和虛假信息,信息量就會大量減少,企業的收入也會相應下降。平台往往會為了業績,有意無意放松監管。
相關報道截圖
中新經緯客戶端(jwview)在微博上發現,不少網友反映,自己有在58同城求職或租房時因虛假信息被騙的經曆。
“說好的面試後不收取任何費用,結果叫我交200元的體檢費”,一位網友稱,面試後未被用人企業錄用,對方承諾三個月後退還,但實際并沒有。
還有很多網友紛紛吐槽:
@ 山垂平野闊1120 :58上面假信息太多,受騙者不在少數,問題一直沒得到徹底解決,不明白這樣的網站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劉佳雨:在58租過房,一再确認是不是房東.。。見面發現還是中介…
@林宇昊:58真是個神奇的網站,各種詐騙騷擾,還能活到現在。
@哎呦中不中:曾經在一家公司就職,公司讓每個員工上58同城發招聘信息,來應聘的電話一個沒接到,倒是一天接了10幾個讓付費,給你消息挂首頁的電話。郁悶,是有多缺錢。
詐騙者通過平台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平台到底該擔何責?難道受害者隻能幹吃“啞巴虧”?
根據《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平台應該全面落實用戶實名登記的規定,這樣公安機關也有據可查。若網絡平台未履行用戶實名登記的審查職責,或者網絡平台知道或應當知道用戶在平台上發布違法或虛假信息,網絡平台應該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全球合夥人律師郭韌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可确認平台此前是否做出了先行賠付的承諾,若有則平台要承擔責任。其次,即使平台沒有承諾,要看平台大小,因為58平台較大,若成千上萬的騙子存在,那麼和其享有的聲譽和江湖地位和承擔義務不符。對于58平台來說,它有義務幫助受害者,包括向公安機關去舉報。
舜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懷勇也表示,房産網站既然收取費用盈利,就應對信息的真實性負一定的監管責任。一旦發現中介發布的房源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網站除删除虛假信息外,還應對發布虛假房源信息的中介公司采取一定處罰措施,如将發布虛假房源的中介或業務員列入黑名單,禁止其今後在網站上發布信息等。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衆号(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