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八年臘月,在京城通往保定府的驿道上,一輛馬拉的輕便轎車正向前急馳。坐在車廂裡的是一位年近五十歲的漢子,從那寬大的前額、高高的顴骨、炯炯有神的雙目、以及那鋼針般的胡須上,不難看出這位漢子性格倔強,他就是清代著名才子龔自珍。
馬車來到一座高門大院,這裡就是直隸布政使衙門。管家進去通報,不一會兒直隸布政使托渾布便出來迎接。他是龔自珍的同年,當初龔自珍的這位朋友在京城時,兩人就曾無話不說。
他們寒暄了一陣,仆人早已準備好了酒菜,兩位好友便在客廳裡對飲起來。幾杯醇酒下肚,話匣子打開,他們便天南海北無所不談,直到鼓打二更,彼此都有幾分醉意,這才撤了席,龔自珍便在書房裡休息。
第二天托渾布一覺醒來,天色已經大亮。他推開書房門,隻見管家正在屋裡收拾,卻不見客人的蹤影。他打量了一下屋子,目光停留在桌上的幾頁稿紙上,他拿起來一看,原來是龔自珍寫的一首詩:
《自春 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诠次》
清代:龔自珍
黔首本 骨肉,天地本比鄰。
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聖者胞與言,夫豈誇大 陳?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宗周若蠢蠢,嫠緯燒為塵。
所以慷慨士,不得不悲辛!
看花憶黃河,對月思西秦。
貴官勿三思,以我為杞人。
詩的大意是:百姓本來是我們的骨肉,天地乾坤也好像是鄰居,彼此關系密切,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先賢張載的言論道理深刻,豈是誇大之辭?四海之内秋意蕭索,栖居一屋豈能獨得春意。
寡婦不擔心織機上的緯線不夠,卻憂慮周王朝的大廈即将傾倒。天下慷慨人士,必然心懷悲愁。月下賞花,卻擔憂黃河泛濫成災,更牽挂西邊的百姓安危。但是令人痛心的是,王公大臣們不願正視現實,卻認為詩人思慮再三,不過是杞人憂天。
作者以宏觀的視角、審慎的思維,指出大清王朝危在旦夕,更指出民不聊生乃是切膚之痛。所以他在開篇即以“黔首、天地”,點明江山社稷與廣大勞動人民的密切關系。
接下來才子又引用南宋大儒張載的言論,認為人民乃吾同胞、萬物更是同類。然後又化用《左傳》中的典故,“嫠”就是寡婦的意思,“蠢蠢”是形容混亂的狀态。
詩人認為,周朝的織婦都知道擔心國家的興衰,大清朝的文人墨客更應該未雨綢缪。所以那些有識之士才會慷慨悲歌,心裡常懷悲戚。
朋友讀完這首詩,深感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岸胸懷,字裡行間更透露出不願随波逐流的愁情。龔自珍的這首名作,比喻形象,說理透徹,文學功底也非常紮實,讀完令人深思。作者善于錘煉字句,更是用典無痕。
作者以比興開篇,又運用了一些恰當的比喻,更引用了南宋大儒的觀點,十分貼切具體。結尾抒發了作者的心志,更彰顯出詩人民本思想和愛國情操。
當時龔自珍處境窘迫,生活艱難,此行其實是請求朋友的援助,隻是不好開口。而朋友既感動于對方的愛國熱情,又憐惜其不幸遭遇,于是慷慨解囊,讓管家将一個沉甸甸的包裹和一封信交給龔自珍,自己卻假借有事沒有露面。
詩人深知朋友是怕自己難為情,心裡萬分感激,雖然此行目的達到,但是他卻覺得肩頭的擔子更重了,也不斷地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