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蛭養殖中最重要的因素為水、苗、草。而水是生命之源,不管是水蛭還是水草的生長,都離不開水,而定期肥水可以使水體更加穩定,更加适合水生物的生長,養殖前期要注意肥水,中期要注意調水,後期就要注意保水、肥水,即培養水體中的有益藻類。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定期肥水并且是肥水養殖呢?肥水養殖的好處有哪些呢?影響肥水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肥水養殖的好處:

1、肥水有利于浮遊生物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可以為水蛭提供天然餌料和必備的營養物質。
2、肥水可以加快水草的生長,還可以控制控制青苔的生長(水瘦易長青苔)。
3、藻類多了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水體溶氧。
4、藻類光合作用吸收降低甚至消除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
5、藻類可以為螺蛳提供充足的餌料,增大其抱卵量。
6、藻類豐富的塘口,其水體穩定,有利于水蛭生長。
7、水體中有蟲子時不能殺,養殖塘中的水就容易混,這時就要加大劑量肥水,培養藻類,使蟲子有吃的,可以防止水體變混,同時還可以加速蟲子的生長,縮短蟲子的生長周期,從而是蟲子自動消亡。
8、後期高溫時,養殖塘中藻相均衡,可以有效抑制藍藻的大爆發。
影響肥水的因素:

1、氣溫低,藻類活力低,生長緩慢。
2、光照不足,藻類繁殖緩慢。
3、水中藻源不足,培養藻類慢(可先加入一部分外源水,再肥水)。
4、清塘藥物殘留,有的藥物對藻類有害,抑制藻類繁殖。
5、蟲子,吃藻類,容易渾水(先殺蟲,不能殺時,就加大肥水的劑量)。
6、青苔,過多的話會吸收肥料,影響肥水。
8、沙底塘,由于底部滲水,導緻肥水持續時間短。

注:每年三月份開始溫度就慢慢回升,輪蟲、枝角類昆蟲開始大量繁殖,如果不及時肥水的話,水會慢慢開始變的白混,水質就會變的很差,影響水蛭和水草的生長,所以需定期肥水從而達到穩定水質水相的效果。
在水蛭養殖中,必須要對肥水引起重視,通常會在肥水後再放苗,但很多養殖戶未能引起重視。實際“肥水”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諸如肥水不穩定、肥水難等問題。需要我們綜合分析以上因素,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肥水是水質養護的重要内容,可大大降低養殖動物的發病率,同時可促進養殖動物的生長。
水蛭養殖的肥水方案:

定期使用【蛭藻肥】或【蛭康大包肥】進行肥水,同時配合使用【蛭康菌團】來進行培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