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跟随着輿論裹挾開始紛紛備孕二胎,看到别人在網絡上分享的兒女雙全、其樂融融的幸福家庭場景,很多父母盲目跟風生了二胎。
這些年輕一代的初衷可能是好的,希望能夠給孩子更加完整美好的童年、在父母百年之後兩個孩子也可以相互扶持。
但很多人卻忽視了二胎家庭所要面臨的辛苦和壓力,要知道,在當前社會的内卷程度和生活壓力之下,孩子的養育和教育成本是非常之高的,是否要二胎,也應該在雙親的慎重考慮之下權衡利弊。
那盲目要二胎究竟帶來了哪些後果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表述的,一位生活在三線城市,今年28歲的寶媽評價起自己生了二胎之後的生活,是“折陽壽、生不如死、整夜噩夢”,這樣的說法可能有些誇大其詞,但從中這位寶媽的悔不當初也可見一斑。
對于很多樂觀的網友來說,在夫妻身體狀态尚可、時間精力還算充足的時候要二胎,确實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但每一個人的客觀實際不同,想要的生活也是各有千秋,在此我們隻從現實的角度與各位一同分析生育二胎的利與弊。
從生理的角度來講,女性生育的最佳時間為25-29周歲,在這段期間女性身體的各個生殖器官都已經發育完善并且具備較好的功能。
但伴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社會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早婚,不少人在30歲的時候才會選擇生育家中的第一個寶寶。
此後如果想要二胎,那麼年齡上的劣勢就會凸顯出來。
通常來說,醫學上對于高齡産婦的定義為35周歲以上,高齡産婦生産時存在着很大的危險,很可能出現羊水栓塞的意外,而且年齡越大,卵子的質量也就越差,很有可能出現畸形等症狀。
此時如果執意選擇要二胎的話,那麼認真聽取醫生的建議則是十分必要的。
伴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物質和精神層面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在消費水平整體提高的社會環境之下,撫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所需要的費用對于很多中産家庭來說,都是極為沉重的經濟負擔。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調侃:“如今是否生二胎已經不是家庭問題,而是經濟學該考慮的問題了。”
生二胎,就意味着在懷孕直至生産期間,母親必須要暫停工作在家養胎,此時就需要多方考量父親的工作能力和經濟實力是否允許一個小家庭生二胎。
雖然說一個家庭是否選擇要二胎,不能完全依靠理性從金錢層面加以考慮,但從懷孕生子開始,到幼兒階段的吃穿用度,再到上學之後的教育費用,每一筆都是不小的開銷,從奶粉到學費再到特長班,養孩子無疑成為了無底洞。
由此可見,在決定要不要生二胎的問題上,父母一定要将自己的經濟狀況考慮進去,如果因為二胎的出現,讓自己的經濟情況陷入異常窘迫的狀态,甚至影響第一個孩子的日常開支,那就得不償失了。
通過觀察盲目生育二胎家庭的現狀,我們從中也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無奈和身不由心,一位網友将自己生二胎之後生活質量急劇下降歸結為家庭條件不夠好。
“一套房一輛車一個孩子,四室兩廳,和公婆一起住,公婆自己掙錢,水電氣都是他們交,我們沒有車貸房貸,但每年也留不下什麼存款,總是想着再買一套房子,換個好車。二胎,真的是太需要錢和時間了。”
多少人在盲目跟風要了二胎之後才感受到生活的一地雞毛,生二胎對于夫妻雙方的身體和精神,都是一道嚴峻的考驗。
在知乎上,類似于生二胎之後母親現狀的問題,也讓一衆網友感觸頗深。
一位母親談到自己生二胎的經曆:“有一件讓我心有餘悸的事,當年27歲生完老大,出了月子,沒幾天就恢複得差不多了。但是當35歲生完老二之後,全身就開始酸痛,每個關節都痛,痛得夜裡從夢裡醒來。那時候我希望有一個人拽住我的頭和腳,使勁幫我拉伸,想象了無數遍,想了無數遍,可是沒有這樣的工具和人,隻能在頭腦裡用意念拉伸。”
如果生育了二胎,媽媽的責任加倍,辛苦加倍,爸爸卻成為了甩手掌櫃,這種家庭是不适合生二胎的,就算生了二胎,也隻會成為壓垮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能帶給剛剛降生的寶寶最好的禮物的是什麼,我想沒有什麼比得過一個夫妻雙方相互恩愛、尊重的家庭更重要。
對于一個決定要二胎的家庭來說,首先要做好準備的,就是夫妻雙方必須全面參與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如果父親們可以考慮到妻子育兒的辛苦,願意承擔起育兒的重責,要二胎就不再會成為阻礙重重的事。
同樣是一位生育了二胎的母親,“大的十四歲,小的三歲了,二胎之後三年沒上班了,老公回來不是嫌棄家裡的飯菜不好吃,就是嫌棄孩子太吵,玩具太亂,這樣的日子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二胎,不是想生就能生。”
文字中是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的無助和崩潰,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女性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時媽媽就需要确保孩子的爸爸可以提供持續和有效的幫助,比如換尿布、打掃衛生、做飯等。
生孩子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這來自于人類繁衍的本能和自然和人性的産物。
但完整的愛,才是我們能夠帶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盲目生二胎,除了自我的無知和懦弱,更多的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嚴重的甚至可以毀掉一個家庭。
生孩子從來不是兒戲,每個家庭對于生二胎的觀念也不同,量力而行,對任何一代人都好。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豪想喝牛奶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