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金宇 記者 崔如坤
楊航,1997年1月11日出生,共青團員,大學本科學曆,現為菏澤市郓城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服務中心科員。2021年通過郓城縣高層次人才“雙一流”高校引進回到家鄉工作,成為青年人才的一面旗幟,青年工作中的一顆耀眼的明星。從“大學青年”到“網信新兵”變換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面對全新的工作領域和工作任務,他以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刻苦學習政治理論知識和網信業務知識,做到善學善思,堅持在幹中學、在學中幹,理論基礎日益紮實、知識結構愈加優化、履職本領顯著提高。近日,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号。
堅定信念 勇當理論實踐“标兵”
2020年,楊航大學畢業,放棄了高薪就職外地國企的機會回到家鄉,他通過高層次人才和“雙一流”高校引進,來到郓城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服務中心工作。“網信辦是政治機關,講政治是第一要求”,楊航入職的第一天,郓城縣委網信辦領導便向他叮囑強調。在工作中,他始終銘記于心,堅持以崗代訓、學幹結合,努力做到“在學中幹、在幹中學”,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将堅定理想信念嵌入内心。
楊航負責全縣的網絡宣傳工作,他充分調動全縣網絡宣傳隊伍的積極性,努力做好網上對外宣傳工作;他通過深入實際,挖掘新聞素材,唱響主旋律,将好典型、好經驗和好做法努力宣傳出去,他兢兢業業,勤于思考,高标準的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思想政治上求“正”、業務水平上求“精”、服務質量上求“高”,團結協作,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較好的完成了網上宣傳工作的各項任務,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緻好評。
精于幹事 勇當争先創優“尖兵”
楊航堅持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元素,創作新型網宣産品。結合重大主題宣傳創新策劃網絡議題,更廣泛地調動發揮正能量網絡人士的作用,從主推主贊向主創主用轉變,壯大與主流輿論、主流價值觀同頻共振、同心同向的網絡同心圓,讓網絡議題更有影響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他先後落實中央、省市縣級各項重大主題宣傳,積極轉發中央、省市級官方發布的正能量文章,覆蓋範圍廣。在2021年山東網絡文明周郓城縣活動中,點亮了網絡文明建設道路上的文明之光,彙聚奮進力量,與廣大網民一起,共同打造風清氣正、岱青海藍的網絡生态,奏響網絡文明的時代強音。
腳踏實地 勇當敬業愛崗 “哨兵”
網信工作時間長,任務重,在大量的工作任務面前,楊航不是畏難和退縮,而是積極服從組織安排,任勞任怨,做好一名腳踏實地、敬業愛崗的網信“哨兵”。他主動擔當,積極值班值守,全力投入網上正面宣傳、網絡輿情引導處置等工作,及時處置涉疫網上不實謠言,編寫網絡輿情動态。
為了讓全縣更多的群衆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楊航堅持将官方信息向鄉鎮街區進行推送,宣傳委員、通信報道員、文化站長向鎮、村轉發,此舉讓基層群衆及時從官方渠道了解權威信息,有效擠壓了一些謠言趁機作亂的空間,為當地做好疫情聯防聯控,營造了健康網絡生态環境。
不忘初心 勇當心系群衆“民兵”
楊航常以“清正幹事、誠心為民”為座右銘,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處處體現一名青年的為民情懷和清正品質。自上大學至今,無論是在向災區捐款、扶持貧困學生,他都毫不猶豫地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今他仍然堅持每個月向“騰訊公益”項目進行月捐,他都是力所能及的用自己微薄的工資進行幫助。
始終堅持不忘“來時路”的初心使命。參加工作以來,在他的世界裡,似乎沒有節假日,白天時間不夠用,就利用晚上加班補,在辦公室裡放着楊航的被褥,曾幾何時,那個亮着燈光,親人圍坐的家,早已成為了他一個月都住不了幾天的“旅館”。
“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作為青年人才的楊航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事業。他始終将自己比做初心路上的一粒沙,以沙子的品質和胸襟,牢記宗旨,永葆本色,以人民群衆的心願為自己最大的心願,把自己的心願化作千家的歡樂。
“時代潮起,波瀾壯闊;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在新的趕考路上,楊航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報答黨和人民的教育培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