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tp續航和nedc續航的區别?關注「黑洞科技觀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wltp續航和nedc續航的區别?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關注「黑洞科技觀察」
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國内電動汽車的續航測試。
從今年1月1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更重要的是,從今年開始續航裡程的測試工況,由NEDC(新标歐洲測試循環)測試法改為WLTC(全球輕型汽車測試循環)測試法。
雖然具體的測試循環還沒有公布,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新的續航裡程将更加真實,也就是更少。去年各家追求的700公裡續航,短期内将不複存在。消費者再也不用面對購車前NEDC續航畫的大餅和真實續航之間的巨大尴尬。
很多讀者可能會疑惑,既然WLTC比NEDC好那麼多,為啥我國會選擇NEDC呢?
今天我們就簡單說說我國的汽車測試之路。
NEDC的曆史使命首先我們要說一下,NEDC測試标準,不是針對電動汽車,NEDC規定的測試工況是為了測試燃油車的油耗和排放。
NEDC起源于二十世紀70年代的ECE-15标準,經過多次演進,最終在1997年正式定名為NEDC。
我國從實施機動車排放測試标準以來,一直采用NEDC工況。這也不難理解,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合資車企就是上海大衆,而歐洲車企一直是我國汽車産業發展最重要的力量。
任何一個标準,本質上都不是為了把企業卡死,隻是為了産業的良性發展,機動車排放标準也是這樣。歐盟也是在2017年才放棄NEDC,選擇WLTC。
我國在國六排放标準測試中也開始采用WLTC工況,和歐盟相比,其實也不算晚。現在,這個測試方法終于用到了電動汽車。
咱還是先說NEDC,NEDC工況包含了4個市區循環和1個郊區循環,其中市區循環的車速較低,郊區循環的車速則高一些。
測試方法是将車輛放在台架上,和輪胎接觸的滾筒帶有電機用來模拟不同工況下的阻力。在車頭前放置一台鼓風機,用來模拟和當前車速相符的氣流。
測試員根據下圖規定的工況駕駛車輛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一共1180秒,行駛11.03公裡。通過尾氣檢測手段判斷車輛油耗和排放數據。
簡單的說,就像汽車年檢的尾氣檢測流程一樣,隻是測試時間更長,過程更精确。
廠家在車輛研發過程中都會持續進行這種測試。NEDC的測試中,所有其餘負載(空調,大燈,加熱座椅等)都會關閉。
總體上來說NEDC的工況偏簡單,不能夠很好的模拟實際駕駛情況,但是考慮到NEDC的長久曆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技術在持續進步,有了更好的标準,不等于原來的标準就沒有曆史意義。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測試,其實隻是借用了NEDC測試的工況和台架,收集的測試數據變成了電耗和續航裡程推算。
WLTC測試标準WLTC是聯合國牽頭制定的标準,2016年才正式發布。
WLTC标準規定的工況,最大的變化就是測試時間變長,增加到1800秒;行駛裡程變長,增加到23.27公裡;另外最大車速、加減速度都有所增加。可以說測試條件更加嚴格了。
從速度曲線的上看,直覺感受就是比NEDC複雜不少。可以試想一下,讓人慢悠悠的做一件事情,和急促的做一件事情,肯定是後者更費力氣啊。
所以對電動汽車而言,WLTC測試将更加費電!
我國自己的标準說了這麼多,可能有讀者會問,怎麼都是國外的标準?
我們就沒有自己的标準麼?
大家别急,我們在2015年就開始中國工況(CATC)項目研究,按照目前的計劃,應該在2025年推出更符合我國道路駕駛情況的中國工況測試标準。
到那個時候,電動汽車也将迎來更合理的續航裡程測試。
不管怎樣精心的設計,測試工況也不可能覆蓋所有人的駕駛情況。
所以續航裡程測試結果,始終不能完全反應電動汽車的真實續航。
新能源汽車領域最重要的,是電池技術研究、提高充電便利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