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隔夜菜導緻腎衰竭?夏天到了,細菌也更容易滋生,隔夜飯菜到底要不要吃,也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麼隔夜菜為什麼不能吃?又有啥危害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吃了隔夜菜導緻腎衰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夏天到了,細菌也更容易滋生,隔夜飯菜到底要不要吃,也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麼隔夜菜為什麼不能吃?又有啥危害呢?
01 吃隔夜菜有多可怕?今年6月底,西安的一家三口,就因為吃了隔夜西瓜,出現了腹瀉、嘔吐等症狀,來到醫院就診。
結果父母診斷為腸胃炎,住進了醫院,而孩子則出現了腎衰竭的情況,差點因此喪命。
無獨有偶,早在2020年的時候,一個男孩就因為吃了隔夜的炸雞薯條,結果全身烏紫,被送到醫院搶救!
那麼為什麼隔夜的飯菜水果會有毒呢?
其實有問題的不止是它們本身,而是冰箱中滋生了細菌,很多細菌都是在0~5度才可以存活,冰箱清潔不幹淨,就為其制造了生存空間。
倘若切西瓜的刀具和案闆有其它雜質,沾染在西瓜表面,又在冰箱中過一夜更是雪上加霜。
而隔夜的飯菜,在經過長達一夜的發酵之後,亞硝酸鹽的含量會迅速上升,冰箱冷藏3-5天後亞硝酸鹽會達到峰值。
而這種物質可與胃中蛋白質的分解産物胺類發生反應生成具有極強緻畸性、緻癌性的亞硝胺,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一類緻癌物。
02 什麼是隔夜菜?很多人都認為擱置了一晚上的,才叫隔夜飯菜,其實隻要是放置5~8小時的菜,就已經算是隔夜菜了。
也就是說早上八點做出的飯菜,到了下午就已經算是隔夜菜了,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吃了呢?
其實關鍵點并不在于儲存時間長短,而在于這一過程中産生的亞硝酸鹽和各種細菌,緻使食物變質,才是導緻人生病的根本原因。
育兒專家崔玉濤建議大家隔夜飯菜家長要謹慎食用,孩子最好不吃或者少吃。
尤其是以下5類食物,最好不要隔夜食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03 這6種隔夜菜最好别吃!葉菜類
實驗發現,室溫放置12小時後,葉菜類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上升,部分超過了國家标準20mg/kg的上限量,
放置24小時後,甚至部分達到了100mg/kg以上,而冷藏24小時後,雖然所有菜的亞硝酸鹽含量還在安全值内。
但是蔬菜中的維生素經反複加熱,大部分都會失去活性,營養價值下降,所以也不宜多吃。
涼拌菜
涼拌菜本身就沒有經過烹饪高溫殺菌這一過程,細菌含量比較高,長時間存放更容易導緻食品安全風險,建議當餐吃掉,不要再隔夜。
尤其是涼拌木耳,更加要謹慎食用,長時間泡發的木耳,可能會産生椰毒假單胞菌,這種細菌會産生緻命的毒素——米酵菌酸。
2018年曾有一個新聞,個7歲的小女孩吃了隔夜的木耳之後也引起了中毒,最後進了ICU還是沒有搶救過來。
因此涼拌的木耳,還是不要隔夜食用,泡發1~2小時的木耳還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泡發超過8小時的,要慎重食用。
切片類水果
切開的水果暴露在空氣當中後,變質和腐敗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像蘋果和香蕉、桃子等水果,一旦接觸到空氣,不久之後就會變黑,而檸檬和橙子雖然表面沒有變化,其實内部也已經開始腐壞。
很多家長把西瓜放在冰箱中冷藏,孩子吃後拉肚子,就是因為在這一過程中滋生了細菌,而不僅僅是因為西瓜生冷。
海鮮類
海鮮和水産品本身就帶有很多細菌,易被微生物污染而變質,如果加熱不充分,即便冷藏也有緻病微生物繁殖的風險。
豆制品
豆漿最好是現煮現喝,央視曾邀請專家做過一組實驗,結果發現陳豆漿的細菌含量是新鮮豆漿的30倍!
即便是冰箱中冷藏的豆漿,在超過6小時之後,也最好不要繼續喝了。
隔夜茶水
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部分流失,其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黴菌繁殖的養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