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曆史,請點擊關注哦!
如果問到三國時期誰最具有智慧,想必幾乎百分之一百的人都會說是諸葛亮。諸葛亮年輕時,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接着一把火燒了曹操的軍隊,使得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破滅;然後乘着勝利的餘威,讓劉備空手就拿下了荊州,進而攻占益州,最終幫助其從一個豫州牧,搖身一變成為三分天下的諸侯,蜀漢的開國皇帝。
諸葛亮這份功績和君臣關系自然被無數的後人所歌頌。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又以一己之力數次率軍北伐,還差點滅了魏國西線大軍,但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而諸葛亮在臨終前點亮49盞燈,表面看似為了續命,實際上裡面暗藏着兩大計謀,那這兩大計謀到底是什麼呢?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曾設計把司馬懿大軍成功引到了上方谷,當一把火準備把司馬懿父子三人以及魏國精銳燒死時,天空偏偏下起了大雨,最終司馬懿得以逃脫。而撿回一條命的司馬懿自此變得更為謹慎,無論蜀軍怎麼邀戰,他都堅守不出。
當然,諸葛亮心裡明白,司馬懿并非害怕,而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一舉擊敗蜀軍、洗刷恥辱的機會。如果司馬懿知道自己死了的話,必定會帶着大軍全力攻打,屆時剩下的蜀軍可能會有被全殲的危險。所以,諸葛亮死前要點亮49盞燈,是為了迷惑司馬懿,讓其以為自己還活着,甚至生龍活虎,最終迫使他不敢輕舉妄動。
後面果然和諸葛亮預料的一樣,當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并悄悄地撤軍。當探子報告給司馬懿說蜀軍撤軍時,司馬懿認為這是諸葛亮的計謀,不為所動;但當接二連三的報告稱蜀軍已經撤退,司馬懿才覺得不對勁,而當親自去看時,發現蜀軍大軍已經撤退。
他急忙點齊兵馬追趕,蜀軍将士看到司馬懿大軍到來,于是擺出諸葛亮的車馬和蠟像,這時司馬懿遠遠看見,以為又中了諸葛亮的計,趕緊命大軍撤退,蜀軍最後得以安然脫身。當然,司馬懿最後還是中了諸葛亮的計!
要說諸葛亮死前要點亮49盞燈,一是為了迷惑司馬懿,這本質上是為了對外防備,而第二大計謀則是用在了蜀國内部,為了揪出誰有不臣之心,誰有謀反之意。
不過這要先從蜀國最初的核心說起。大家都知道,劉備是依靠荊州起家的,剛拿下益州時,朝廷裡面是荊州派占大多數,但随着荊州的丢失,荊州派就尴尬了,因為現在的情況是益州本土派的勢力更強,荊州派有雀占鸠巢的嫌疑。不過由于有劉備和諸葛亮掌權,所以兩邊的矛盾還可以在調和控制當中。但諸葛亮一去世,麻煩就來了,因為朝廷裡面沒有誰有特别高的威望,再加上劉婵沒有多大本事,自然就無法壓得住那些野心家,終究會跳出來争權的。
結果在諸葛亮施法的時候,魏延突然跑進來說有十萬火急的軍情需要禀報,并故意碰倒了主燈,其實不過是希望諸葛亮早點死,自己好早點奪權罷了。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了,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叛,但因為諸葛亮早已交代了楊儀和姜維,所以魏延當場就被誅殺了。
單單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後人稱諸葛亮為“智多近妖”是有原因。其他厲害之人三步一計,而他卻可以做到一步三計,而且每一條計謀中還藏有計中計,使人疲于應對。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諸葛亮隻活到了五十多歲,如果再長命一些,也許蜀漢的曆史還能再改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