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站輻射有多少種

基站輻射有多少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4:44:37

基站輻射有多少種?5G時代的到來,象征着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擁有5G,就可以擁抱美好生活,但是近日,長春市金色家園小區基站拆除讓整個小區陷入“信号死角”的狀态因部分業主擔心基站有輻射,不同意運營商将其建在自己樓頂或者隔壁樓頂,最終導緻長春市三家運營商及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市分公司停閉小區通信基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基站輻射有多少種?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基站輻射有多少種(通信基站輻射有多大)1

基站輻射有多少種

5G時代的到來,象征着從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擁有5G,就可以擁抱美好生活,但是近日,長春市金色家園小區基站拆除讓整個小區陷入“信号死角”的狀态。因部分業主擔心基站有輻射,不同意運營商将其建在自己樓頂或者隔壁樓頂,最終導緻長春市三家運營商及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市分公司停閉小區通信基站。

通信基站符合要求

但未達成一緻而拆除

針對此事,中國吉林網聯系了三家運營商及中國鐵塔長春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對此事進行了回複與解答。

據了解,為保障金色家園小區通信的需求,2017年6月,運營商在金色家園建設2個基站,位置分别為金色家園東南角和小區3号樓處。基站産權歸屬為鐵塔公司,2個基站均符合國家的輻射要求,并取得了環評手續。

基站建成後,運營商多次接到小區部分居民以輻射為由的投訴,要求拆除基站。在與市民、物業進行了多次溝通、洽談後,意見最終還是無法達成一緻。

“居民要求物業公司6月28日将基站下電,7月8日,鐵塔公司、執法局、社區、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一起進行了商讨,但還是未取得一緻結果。”運營商負責人說, 7月17日,收到金色家園物業要求拆除通知, 7月19日收到執法局拆除通知,最終在7月22日将基站拆除。

停站後手機服務受影響

接居民投訴近60餘件

經測試,停站後的金色家園居民的手機服務受到嚴重影響,信号弱無法撥打和接聽電話,通話質量差,掉線頻繁,無法登錄微信等社交平台,有的個别區域甚至無法撥打110、120、119等應急電話。

負責人介紹,從基站拆除以後,截止到目前,單一家運營商就已收到了金色家園無法通話和上網的投訴60餘件,嚴重影響用戶使用。

家住金色家園的劉女士對于沒有網絡的日子表示特别無奈。“現在回家上不了網,黑眼袋都少了很多,每天都能按時睡覺。原本很多工作可以拿到家裡完成,但是現在卻隻能在單位加班了。”

對于應急電話無法撥打,很多市民也非常擔憂,沒有網絡已經影響了生活品質,現在連電話都無法打通,徹底回到了原始社會。

不過采訪中,一些市民也表示甯願要健康,可以放棄網絡。

運營商希望達成共識

讓市民享受通信服務

負責人表示,移動通信基站像水、電、暖、氣等一樣,是百姓生活的公共基礎設施,另外,通信基站也是應急保障設施。通信設施既滿足百姓的日常需要,也是各行各業日常生産信息化、智能化等有力保障和支撐。

通信基站的建設是嚴格根據城市各功能區的布局、人口的分布、通信和信息需求等,結合綜合環境,科學的規劃站點位置、高度、密度、數量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适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衆通信服務需求。

對此,運營商也希望能與金色家園的業主達成共識,早日恢複通信設施,并保證今後能夠正常運轉,滿足用戶越來越豐富的通信需求。

通信基站的輻射并不危害公衆健康

缺乏多方溝通與專業知識普及

為幫助群衆正确認識通信基站輻射問題,中國吉林網記者聯系了運營商專家。

運營商專家坦然表示,目前拆除基站的事情在全國也并非個案,這主要是多數市民對通信基站的不了解,也是“談輻射而色變”心理引起的。同時也是多方缺少溝通,導緻相互不信任,讓市民不約而同地反對,大家對基站的心理恐慌遠大于輻射實際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輻射通常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電離輻射,例如X射線、γ射線、核輻射,會對人體有一定損害。非電離輻射,例如紫外線、微波、無線電波,對人體沒有影響。

通信設備的輻射屬于非電離輻射。通信設備是工業級标準,設備運行和指标的穩定性,遠優于家用的日常電器,可靠性更強。

運營商專家解釋,通信基站的輻射并不危害公衆健康。基站在試運行階段都進行環境影響測量,基站的輻射影響輕微,根本不足以構成輻射污染。

運營商專家也希望廣大群衆能夠支持通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保護,防止因對電磁輻射誤解而阻撓正常施工及破壞信息基礎設施。讓大家共享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的紅利,共助吉林經濟與社會發展。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泓鳴

編輯: 王韬 吉網新聞熱線:0431-8290222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