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沐喵
來源:星陪伴(xinghuivip)
《詩經》中的“興”語往往兼有“比”義,《樛木》就是如此。
“興”者起也,“先詠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朱熹《詩集傳》)。
從這一解說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二句,乃是首章所詠之本體;“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則是引起所詠之詞的“興”體。
後二章每章隻改動二字,大體意思與首章相近,運用的是“國風”常用的“疊章”形式。
以反覆詠唱逐層推進,在回環往複中造成濃濃的感情。
故從“興”之引起的“所詠之詞”看,這乃是一首為“君子”祝“福”的歌,當無可疑。
《樛木》這首祝頌君子安享福祿的叙事詩,蘊藏着人際關系的哲理,而這個人際關系的哲理,是借用“葛藟”的特性來完成的,這就是詩中的比興。
從《樛木》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保護與被保護的作用。
盡管你是一棵彎彎木,不能成其大材,但隻要有像葛藤一樣組成支持你,牽附你的人際網,也能獲得福祿。
因為葛藤有錯綜複雜的網狀關系,可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這就是人際關系的作用。
因此,“葛藤萦之”是人生通達的途徑,不遵循這條途徑,就會陷入舉步維艱,孤立無援。這裡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不可忽視。
《詩經·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樂隻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樂隻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樂隻君子,福履成之。
樛(jiū):下曲而高的樹。
葛(gé)藟(lěi):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紅色,莖可做繩,纖維可織葛布。藟似葛,野葡萄之類。
累:攀緣,纏繞。此處又作纍。
隻:語氣助詞。
君子:此處指結婚的新郎。
福履:福祿,幸福。後妃能逮下而無嫉妒之心,故衆妾樂其德而稱願之曰:南有樛木,則葛藟累之矣,樂隻君子,則福履綏之矣。
綏:安定,安撫人心的意思。
荒:覆蓋。
将:扶助;或釋為“大”。朱熹:《詩經集注》将,猶扶助也。
萦(yíng 營):回旋纏繞。《康熙字典》:玉篇萦,旋也。廣韻 繞也。
成:就;到來。
大意: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
葛藟爬上這根樹枝,并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
一位快樂的君子,他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安撫人或使人安定。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
葛藟爬上這根樹枝,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并且這根樛木都被葛藟覆蓋了。
一位快樂的君子,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扶助他人。
南方地區有很多生長茂盛的樹木,這些樹木中有下垂的樹枝。
好幾根葛藟爬上這根樹枝,纏繞在這根樹枝上快樂的生長蔓延。
一位快樂的君子,能夠用善心或善行去成就他人。
這同時也是一首祝賀新婚的民歌。
詩人先以葛藟纏繞樛木,比喻女子嫁給丈夫。然後為新郎祝福,希望他能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詩凡三章,每章隻改易二字,句式整饬,以群歌疊唱的形式表達出喜慶祝頌之情。
就像孔子所說:“君子成人之美”。
《樛木》這首詩講了一位君子在沒有嫉妒心之後的所作所為。
也就是看到别人有優點的時候,真心的為别人高興,看到别人有困難或不足的時候,無私的給予幫助和補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